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颐 《法学》2014,(11)
"公民—城邦"体制是早期西方文明留给后世最主要的遗产之一。而建立在人的先在性、人与公民的区分以及政制民主制上的近代"公民—国家"体制大大地拓展和强化了古典的"公民—城邦"体制。近代"公民—国家"体制赋予了国家令人畏惧的前所未有的巨大权力。对于近代"公民—国家"权力的限制难以全然依赖政制民主体制,这是近代"公民—国家"体制的结构性问题。借助于多重政制与社会重建,反思近代"公民—国家"体制,有望维持和保障独立自主的人的和谐共存这一近代革命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
民主与宪政分别有着各自的内涵与特质,共时性地概念化、形而上地谈论民主与宪政的关系,可能会遮蔽和忽略掉一些历时性问题.文章以英美与法德之间的比较为线索,通过历时态地考察近现代英美法德四国的民主乃至整个政制绩效不同的深层原因,发现问题的关键可能不在于民主而在于是否有宪政:英美两国的民主是继承宪政基础上的宪政民主,法德两国的民主则是在建立全权制基础上的无宪政民主,宪政有无对英美法德四国民主乃至整个政制绩效的不同产生了根本性影响.纵览英美两国从宪政到宪政民主与法德两国由民主到宪政民主的政制形态发展历程,可得出基本认识:优良政制建设的关键是必要的宪政优位,民主只能对宪政给予补充而不能作为其替代,更不能作为其否定.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中国革命紧密结合的产物和结晶,其产生和形成就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的。主要表现在:坚持主观与客观有机结合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思想路线;坚持从现象到本质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认识路线;贯彻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4.
谢觉哉是新中国民主宪政思想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继承毛泽东所提出来的新民主主义宪政观的同时,还在多方面对此理论进行了宪法法理化的延伸和发展。他从宪法法理的角度阐发了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基础理论、阶级基础和基本原则,并对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历史使命和作用有所揭示。谢觉哉对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的延伸、细化,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宪政理论学说体系,而这也成为谢觉哉宪政思想的精华及重大贡献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宪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留给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对今天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作一简要回顾和初步探讨.一辛亥革命后,毛泽东就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反对复辟帝制的主张,他认为君主国是"天下之恶魔",要求制定民主宪法,甚至要求制定省宪法,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宪政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宪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政权理论,特别是关于民主与法制建设理论的重要构成。它包括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宪政的思想,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的宪政思想。这是毛泽东宪政思想取得成功的阶段。之后,毛泽东开始离开由他创立的反映全党智慧的毛泽东思想,也背离了他的宪政思想,犯了错误,使宪法和民主与法制受到破坏。在毛泽东身后,邓小平纠正了毛泽东的错误,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7.
作为近代民主政治思想的核心概念,民权一词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传统权力一元化思维模式揭示了民权产生的权力来源;以义务为本位的法律思想造成了民权之个体权利诉求意识的缺失;以顺服为核心的儒家伦理规则窒息了个体权利主体的生成;以宗法为特征的传统组织模式则直接抑制了多元对抗社会的萌生.在传统文化的重构下,民权远离了西方的人权理念.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自“二大”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学说,创立了民主立国思想。主要包括民主建国论,代表式的民主体制和自治性的民主治理结构的构想,以及民主立国的原则与框架的创设等。这些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为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今天。它仍有重要的政治导向意义,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论宪政与民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林广华 《法律科学》2001,2(3):21-30
宪政与民主是两种不同的理论 ,二者存在着差别 ,也存在着契合。民主与宪政都是现代政制的基础。然而 ,民主强调公民的参政权和政治秩序 ,宪政强调对政府(国家权力 )的限制和防范。这一区别使二者的互相补充与结合成为必要。也就是说 ,理想的政制是民主与宪政的结合 ,即宪政民主。  相似文献   

10.
哈耶克、弗里德曼的理论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矛盾,他们一方面主张市场经济体系是一种建立在自由交换基础之上的经济体系,是一种没有强制性权力关系的经济体系,另一方面又主张只有市场经济体系才能将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分开,并使经济权力得以对抗政治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