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 型传记纪录片《走进毛泽东》在北大隆重首映了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 ,情绪非常激动 ,许多人都被影片深深地打动了 ,在百年大讲堂中 ,啜泣声不断 ,气氛很是感人。电影结束后 ,导演留下来与观众座谈 ,北大人踊跃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意见 ,大家余兴未尽。其中有一个观众向导演发问 :影片为什么没有文革时期的情节 ,这是影片的一个结构性的缺陷。女导演不慌不忙地回答说 ,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关于毛泽东生平的历史片 ,而只是要集中表现毛泽东的个性和人格魅力 ,大可不必面面俱到嘛。这一问一答触动了我 ,因为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也一直想看看…  相似文献   

2.
一部深刻感人的艺术精品———《离开雷锋的日子》观感郑复聪由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紫禁城影视制作公司联合摄制的故事片《离开雷锋的日子》,是近年来影坛上一部不可多得的主题严肃、深刻,艺术风格朴素、感人的优秀国产故事影片。它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和审美作用,对于社...  相似文献   

3.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它充分体现了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坚强意志。这是一部和平统一法, 保护、爱护、关心台湾同胞法,法律条文充分尊重我们台湾同胞的情感和当家作主的愿望,字字句句饱含着对我们台湾同胞的关心和爱护,处处体现了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6,(25)
正今天这个论坛是以民宿为主题的论坛。我说的民宿是广义的民宿,它至少有这么一个标准,我把它叫"三有"。第一个,有魂,它不是一般的店,它有人。第二个是它有根,就是它植根于这个地方独特的山水,而不是一个人工制造的东西。第三个,有特色。刚刚日本专家说得不错,民宿的概念是从日本延伸过来的,到中国台湾发扬光大,现在中国大陆把它吸收过来,偏离了原有的路线,刚才这位专家真诚地给了一些建议。这个时代给我们造就了非常美好的平  相似文献   

5.
扁担     
扁担,一个农村用来担东西的工具。但在我们这种出生贫寒的农村家庭里,它并非是一个工具所能承担的含义,因为,是它把我送进了大学的门槛,是它一直鼓励我在举步维艰的逆境中匍匐前行……在我出生的村子里,大学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神圣地,其中一条拦路虎就是经济的落后。而我三年大学的学费,也完全寄托在了父母那充满爱的扁担上。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一辈子不会骑车,更没机会开车,唯一能使唤的就是把他们双肩磨得布满血泡的扁担。从我记事起,扁担就已占据了我的心灵。小时候,不懂事的我常常被父亲用扁担追着我打,渐渐地,我对扁担产生了巨…  相似文献   

6.
陈孔立 《台声》2003,(1):10-11
全国台联一贯重视对台湾民情民意的调查研究,在和台湾同胞接触中,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深入了解他们的心态,经常反映台湾同胞的意愿和要求,对于促进两岸的沟通,增进两岸的共识,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我认为这是台联的特长,也是台联的优势。作为全国台联主办的刊物《台声》,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在这个方面多做工作,把它办成一份有鲜明特色的刊物。优势与特色当前全国各种媒体多有对台专栏,还有一些专门对台的刊物,但似乎都办得差不多,你有的栏目,我也有。宣传方针政策、报道涉台要闻、介绍台湾情况、评论两岸关系、纪实专题报道、重…  相似文献   

7.
访台杂记     
一 诗,不仅是心灵的一种活动,更是心灵的一种高层次交流。因此,1978年夏,我曾邀请生活在台湾的诗友张默等九位来大陆,访问了上海、杭州后,又到北京召开了两岸诗人第一次诗歌朗诵会,这是神交进入人交的更具体的心灵交流。那个时候,他们就盼望我去台湾访问。1995年6月,台北举行两岸诗学研讨会,我才有机会回访。那是很感人的诗灵魂的交流,使我深深感到,天可分地可分,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8.
当奥运火炬正在世界各地热传时,我们观赏到一部非常好的电影《买买提的2008》。它具有"小故事、大内涵"的艺术特点,轻松、幽默而富于情趣,通过一个充满喜剧色彩的感人故事,生动、形象地向人们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影片热烈礼赞"同一个  相似文献   

9.
<正>你印象中"弹钢琴的女生"是怎样的?恬静,淡雅,有气质?古晓梅符合你对钢琴女生的所有想象。古晓梅是一位来自台湾的钢琴师,目前在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专业担任钢琴教授和键盘教研室主任,也是厦门大学唯一一位获得俄罗斯及美国双钢琴博士学位的钢琴师。从2013年来到厦门,古晓梅一直生活在这里。她说,厦门和台湾都是闽南文化,在语言上同出一个根源,"无论我走到哪里,他们知道我是台湾同胞都对我非常的关照,并把我视为自家人。厦门是个非  相似文献   

10.
我认为监督法草案三次审议稿修改得非常好,符合我们国家的实际。从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讨论,到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第二次讨论,当时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希望监督法尽早出台,尽早将人大的监督职能纳入到法制化轨道,这一点非常必要,也非常迫切。当然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但是本届人大常委会做了大量的工作,把这个问题解决得非常好,这次将它的范围界定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我认为处理得非常好,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情,也提高了常委会监督职能,将它更好地纳入到了规范化和程序…  相似文献   

11.
影片《焦裕禄》中有一组感人的镜头:焦裕禄在大年三十晚上,走家串户访贫问苦。当他来到两位老人家时,握着老人的手说:“我是您的儿子,来看您老人家啦!”老人感动得只抹泪说不出一句话。像焦裕禄这样,逢年过节向下跑,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中的好党员、好公仆不胜枚举。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他们都是杰出代表。与此相反,逢年过节向上跑的事也屡见不鲜。花公款、坐公车,不远千里给上级拜年者有之;买重礼、送红包,登门造访者有之。到了年节,一些地方把“给领导送温暖”当作头等大事,想方设法给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意思意思”。他…  相似文献   

12.
曹亚琴 《求索》2014,(6):99-103
心灵和谐是人的主观状态,是通过自我意识达到的一种和谐状态。它是人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内在知、意、情等要素相互协调、运行流畅的状态,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从静态上看,它是以自我意识为主导的心灵内在备要素的相互协调并适应外在世界的状态。从动态上舌,它是以自我意识为主导的心灵内在备要素从和谐发展到不和谐再到和谐的动态发展过程。心灵和谐既包括个体心灵和谐,亦包含群体心灵和谐。个体心灵和谐反映的是个体的心灵状态,是群体心灵和谐的起点和基础;群体心灵和谐是存在于群体心理的、和谐反映客观事物的普遍特征,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灵和谐状态,二者辩证统一、紧密联系,体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的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在谈到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时有这样一段发言:“这部片子把金钱与爱情的关系,贫与富的关系,在危难当中每一种人的表现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次我请政治局的同志也去看一看,不是说宣传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是说我们要知彼知己,才能百战百胜。切不可以以为我们才会做思想工作。”究竟是什么样的影片,使得共和国的领袖如此扼腕浩叹?影片《泰坦尼克号》叙述的是八十五年前发生在北大西洋的一次真实的沉船事故,在这次事故中,1500多人葬身海底,成为本世纪人类最大的一场灾难,影片真实地再现…  相似文献   

14.
情溶工夫茶     
林长华 《两岸关系》2005,(12):58-59
我们闽南人是在工夫茶中泡大的,闽南与台湾一峡相连,共风同俗。台湾同胞看到闽南人喝茶的礼节和习俗,有一种亲近感,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我小时候,看着大人们津津有味地品啜酱油般的工夫茶,不禁感到好奇。我曾备足喝中药汤的勇气,皱着眉喝下去。初喝似嫌其苦,但苦过之后便充满着回味无穷的甘香,习惯后喝其它茶就不够滋味了。我们闽南人把工夫茶看成比大米还重要,把它与人生所有的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举凡寻根谒祖、婚丧喜庆、敬老尊贤、交朋结友、和解是非等等无处不是以茶当先。所以,闽南人把茶冠于米之首,平时习称茶叶为"茶米",如果有谁说"茶叶"反而会让人感到别扭。在故乡闽南,几乎家家户户都置备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泡。一泡工夫茶几多人情味。它体现出闽南人的热情、豪爽。  相似文献   

15.
我曾看过美国一部好莱坞经典大片《云中漫步》。影片的拍摄风格、美丽如梦的景色和诗一般的表现技巧给人视角和心灵的震撼,使我很长时间沉浸在兴奋和激动之中,难以忘怀。我想如果借鉴电影的这种描述手法,围绕一个主题采取讨论式对话,必定会给课堂教学吹进清新之风,也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平等对话、平等探讨是新课程标准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对话可以促进参与者进行高水平的思考,促进知识的保持,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道德判断水平。通过有效的互动,学生能获得心理方面和社会学方面的发展。基于上述思考,我在进行“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以一位踏青者的身份出现在春天的原野时,我惊呆了。田野里洋溢着生机,一种生命的生机,使人不得不驻足与它共享活力。绿色的麦苗,一大片一大片,一望无垠,它燃烧着希望,饱含热情。这一大片的绿啊,衬托着远处的山峰,衬托着山涧的小溪,衬托着弯曲的竹林,是那样的柔和与苍劲。这时,烦恼全被吓跑了,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沐浴在春风中,心旷神怡。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是我们一腔不尽的希冀,它给单调的白纸赋予色彩,把我们的天涂蓝,云抹淡,风抚轻。如果人生是一场戏,那么,我愿把生活情趣比作舞台上熠熠生辉的彩灯,是它点缀了心灵;如果人生是一片茂密…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1,(2):50-55
不记得哪位名人说过这样的话,文学创作是由于不可遏抑的灵感。我并不懂得文学创作,也自觉缺乏富于创作的灵慧,但我写下的每一篇文字,都是我的人生,也是心灵旅程最真实、坦白、朴素的记录。都源自于自由得无可阻挡,直率得不假思索的心灵之音。  相似文献   

18.
事情虽然已过去几个月了,但那热烈感人的情景仍不断涌现在我的脑际。那是在今年春夏之交,福建湄洲妈祖金身应邀赴台湾作百日巡游,我作为护驾团成员随着妈祖銮驾从台湾北部到南部往返达四次之多。在祖国宝岛的这些日子里,我深深地感到了台湾同胞对湄洲妈祖的无比敬仰和深情厚意。  相似文献   

19.
喧闹和繁杂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主旋律,人和人的碰撞,人和物的磨擦是一门无从逃避的必修课。工作的快节奏和生活的多样化在给人们带来欢乐、带来温馨的同时,也带来困扰,带来了烦恼。心灵,时常被揉搓得倍感疲惫。那么,我们该到何处去寻求心灵的憩息之地呢?也许,每一颗心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休憩之地。它或许是轻歌漫舞的卡拉OK舞厅,或许是五光十色的电视荧屏,或许是费心熬神的麻将桌旁……而我认为,一方有书的天地更适宜我的心灵憩息。置身于一方有书的天地,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照得鲜亮而炯然有神。打开书,走…  相似文献   

20.
尽管“民主”是一个外来词汇,就像引进的马铃薯和番茄一样,但我从来不认为它是一个属于政治理论范畴的概念,而是把它当作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心灵品质。当下,我常常感觉到在社会中只要人们一说起“民主”,总爱把它当作“上层建筑”来议论,好像离自己很远,其实,“民主”不远人,就如同道不远人,它是个人的一种心性或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