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影响汽车零部件进口措施”WTO争端解决案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9月15日美国、欧盟、加拿大正式要求WTO成立专家组,审理中国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关税的措施。本案涉及GATT第3条(国民待遇问题)、TRIMS规则中的地方成分要求、《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中的国内含量补贴等法律问题。中国可以主张我国相关《办法》规定的征税性质为关税,来避开GATT第3条的适用。退一步说,即使GATT第3条适用,中国仍然可根据GATT第20条(d),提出“豁免”主张。对于本案中对中国不利的诸多方面,可以考虑在今后出台类似规定,并注意相关措词,以免授人以柄。  相似文献   

2.
李良林 《研究生法学》2005,20(4):94-100
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GATT1994)第3条是WTO法律体系中国民待遇原则的基础条款,该条要求国内税和国内规章必须平等的对待所有相同产品,禁止国内税和国内规章给予进口产品低于相同国内产品的待遇。在GATT1994第3条中,第1款(以下简称3.1)、第2款(以下简称3.2)和第4款(以下简称3.4)是其最主要的三款,也是争端解决机构(以下简称DSB)受理的争端中被援引次数最多的条款。  相似文献   

3.
保障措施是指在GATT或WTO体制中,成员方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为保障本国利益、维护国家主权背离多边贸易体制下应承担的义务,而不必承担责任的规定。在总协定保障机制中,起保障作用的条款有:针对“不公平贸易”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的第6条、为保障国际收支平衡而实施数量限制的第12条、发展中国家为保护本国新兴工业的第18条、保障本国公共利益、资源的第26条以及关于安全例外的第21条。但通常所说的保障措施是指1994年GATT第19条以及以其为基础而制定的《保障措施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相似文献   

4.
刘冰 《海峡法学》2012,14(3):59-63,71
频繁爆发的极端天气,使得全世界都意识到气候变化的异常,为此,大多数国家都主张应通过制定有约束力的全球性气候框架公约来应对气候变化。但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德班气候大会上与会各国并未实现这一愿望,相反,在国际贸易领域中,一些国家借保护环境为由,意欲推行碳关税以达到减轻自身承担减排义务的目的,而以WTO基本规则作为考量标准,碳关税的征收违反了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等重要规定,并且无法通过GATT第20条一般例外的审查,其本质为一种新型的贸易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级手表等奢侈品被征收消费税,引起了一场是否违反 GATT 第3条规定的国民待遇的广泛争论,本文从 GATT第3条对于"相同产品"的规定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探讨了瑞士高级手表与国产普通手表是否"相同产品",从而推出了对高级手表征收消费税并不违反 GATT 第3条的规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政法学刊》2015,(6):49-55
WTO首次解释和适用了GATT第3.8(a)条政府采购例外条款,界定了政府采购的主体、方式、政府目的和非商业目的及其之间的累积性关系。依据GATT第3.8(a)条的解释,可以得出成功援引GATT第17.2条国营贸易企业例外条款的适用条件。GATT第3.8(a)条的解释可以适用于解释GATS第13.1条政府采购例外规定和GPA(2014修订)第2.2(a)条采购规定。不受GATT和GATS非歧视性待遇义务约束的符合GATT第3.8(a)条、GATT第17.2条或GATS第13.1条的政府采购措施可能受到GPA(2014修订)第4.1条和第4.2条非歧视性原则的约束。  相似文献   

7.
秦娅  吕晓杰  李伶 《清华法学》2013,7(2):123-149
当前世界贸易组织(WTO)关于出口限制的制度呈现两个极端:一方面,大多数WTO成员可以几乎完全自由地征收出口税,这使得WTO有关出口限制的纪律难以奏效;另一方面,少数几个加入成员承担着不得为任何目的征收出口税的严格义务。WTO对中国原材料案的裁决更固化了后一个极端。本文旨在揭示WTO现有制度的不合理性,尤其是仅由少数几个成员承担的严格义务所引发的后果。此等义务不仅剥夺了这些WTO成员将其自然资源留给本国使用的所有者权利,也使他们失去了控制资源产品环境负外部性的一个有效工具。这些义务的实际不可变更性还与国家对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的原则相矛盾。为纠正这一不合理状况,本文建议,将所有单独承担的出口税义务纳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的关税减让表中。这样做将使所有负有出口税义务的成员获得GATT提供的政策空间和灵活度。此外,本文认为,要争取发展中国家对建立全面出口纪律的支持,关键在于承认出口税的合理功能。WTO应当以规范进口关税的相同方式规范出口税,而不是简单地推动出口税的取消。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美国制定了立法案试图对外国产品征收碳关税。按照WTO规则分析立法案,碳关税制度在整体上符合国民待遇原则和GATT第20条一般例外条款,但很可能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从政治角度而言,实施碳关税面临若干现实障碍。从长远来看,建立全球性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制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合适方法,但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市场准入与国内规制在WTO法中应如何合理界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美国———赌博”案裁决的终结,市场准入与国内规制的关系问题备受关注。WTO法对成员方市场准入与国内规制措施存在不同约束,但对相关条款如何辨别和适用于两类不同措施缺乏明确的规定。在GATT项下,由于关于第3条注释的存在,GATT第3条与第11条相互排斥,且第3条优先适用。在GATS项下,市场准入与国内规制既有区分,也存在适用中的重合,为此需要对第16条中的市场准入的限制措施从严界定,以避免该规定侵占WTO原本为成员方所保留的国内规制自由的领地。  相似文献   

10.
贺小勇 《法学》2012,(6):59-66
"中国原材料案"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均裁决中国不得援引GATT第20条作为违反"议定书"第11.3条的抗辩,国内实务界和理论界对此普遍持批评态度和担忧情绪。其实,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关于GATT第20条是否适用"议定书"第11.3条的裁决符合《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所规定的条约解释规则。该案有关GATT第20条不适用"议定书"第11.3条的裁决对将来涉"议定书"争端的负面影响不大,因为除极个别承诺外,"议定书"中绝大部分条款都通过纳入的方式可援引GATT第20条。该案中更应深入思考的法律问题是,假设中国有权援引GATT第20条,中国采取的资源出口限制措施为何不被专家组认定为是"与保护可用竭的自然资源有关"的措施?中国宜以该案败诉为契机,采取既符合WTO规则同时又能真正有效保护国内资源的合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黄文旭 《时代法学》2010,8(6):108-114
WTO与碳关税有关的规则主要包括GATT1994中的边境调节税、最惠国待遇原则、关税约束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一般例外条款等。碳关税在本质上是一种与碳排放有关的进口环节边境调节税。GATT1994第20条可能成为碳关税合法的依据。WTO争端解决案例为分析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资料。碳关税的设计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符合WTO规则。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护美国的经济竞争力和避免碳泄漏的发生,近年来美国国会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法案均规定了边境调节措施。边境调节措施的基本制度包含适用的国家、适用的产品和计价方法等。边境调节措施违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WTO的关税制度、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在国际层面上,我国可以向WTO提起诉讼。如果美国援引GATT第20条一般例外条款进行辩护,我们可以通过证明边境调节措施不符合该条序言的规定来应对。在国内,我国应选择合适时机开征碳税。  相似文献   

13.
美国关税法“337条款”与TRIPs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廉思  万勇 《知识产权》2006,16(3):86-90
GATT 199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与TRIPs协议第3条均规定有国民待遇原则,但前者要求给予进口产品的待遇不低于国内产品的待遇,而后者则是要求给予其他成员国民的待遇不得低于本国国民的待遇.本文通过分析认为美国关税法"337条款"并不违反TRIPs协议第3条,因为外国人与美国人都可以同样的利用"337条款"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此外,本文还具体分析了"337条款"与TRIPs协议第41条、51条及52条的关系,文章最后探讨了"337条款"对中国公司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美国关税法“337条款”是否违反GATT1994?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万勇 《知识产权》2005,15(3):60-64
"337条款"这一术语是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1337节的简称,现在被汇编在<美国法典>第19编1337节.一直以来,"337条款"不仅在美国国内,而且在国际上都是二个备受争议的条款.本文首先介绍了GATT有关"337条款"争端的历史,然后分析"337条款"是否符合GATT.要对这一问题作出判断,关键是看其是否构成GATT第20条下的例外.因为即使"337条款"违反GATT第3条的国民待遇原则,但只要其符合GATT第20条的例外,在WTO下也是合法的.对于"337条款"是否符合GATT第20条,首先要看其是否满足第20条(d)项的要求,然后还要看其是否符合第20条的引言.  相似文献   

15.
蒋帅 《律师世界》2002,(9):28-30
GATT1994第20条(b)项和(g)项是就环境例外所作的规定,连同第20条的引言一起被称为环境例外条款。环境例外是指WTO成员为保护环境而采取的措施可以不受GATT1994贸易规则的约束。如GATT1994第11条要求各成员取消数量限制,然而,一成员为保护环境,可以禁止不符合某一环境标准的外国产品进口。不得把GATT1994的任何规定解释为阻止WTO成员采取或实施以下环境措施:(b)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g)有关保护可用竭的自然资源的措施,但此类措施应与限制国内生产或消费一道实施…  相似文献   

16.
英国的税收名目繁多。就现行的税收制度来说,也有很多门类,这是由于征税的理由多种多样,又须互相取得协调的缘故。英国的税收可分消费税、所得税和资本税。消费税就是所谓的“间接”税,因为这是并非直接地向最终纳税人征收的。所得税和资本税则是“直接”税,因为这是直接地  相似文献   

17.
《保障措施协议》是对GATT第19条规定的保障措施规则的澄清和细化。但GATT第19条“未预见的情况”条款并没有出现在《保障措施协议》里。对于这一规定上的差异引发的争议,WTO争端解决机构已通过一系列案例和解释对“未预见的情况”作出了判断即GATT第19条应与《保障措施协议》累加适用,成员方在援用保障措施时必须证明“未预见的情况”的存在。此种做法值得商榷,从乌拉圭回合的谈判过程、WTO协定和文本、保障措施的实践以及各国国内立法等都表明“未预见的情况”不应被继续适用。否则,可能会给现行的保障措施体制带来更大程度上的不确定性和造成适用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8.
2007年2月2日,美国正式向WTO提出申诉并要求同中国进行磋商(WT/DS358),认为中国政府《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法规的某些退税、减税、免税等规定,以企业使用国内产品为条件,或以出口表现为标准,构成了进口替代补贴和出口补贴,违反了WTO《补贴和反补贴协定》(SCM协定)第3条“取消禁止性补贴”的义务;导致进口产品享受的待遇低于国内同类产品,造成不公平的竞争环境,违反了GATT第3条第4款的“国民待遇”义务和TRIMS协议第2条的“禁止当地成分”要求。8月31日,WTO成立专家组进行审理。这是继汽车进口零部件争端后,又一起针对中国的司法审理案件,  相似文献   

19.
韩龙 《法律科学》2007,25(2):137-144
国内外论著在涉及人民币汇率义务的衡量时,普遍指向了GATT第15条,认为应当以此来确定IMF与WTO在人民币汇率义务问题上的管辖归属和衡量依据.然而,GATT第15条仅规定了IMF与WTO在经常账户下的货币兑换和国际支付方面的关系,并没有规定二者在汇率安排问题上的关系,汇率安排属于IMF辖域.西方的指责属于汇率安排问题,人民币汇率义务应由IMF依IMF协定第4条进行监督,而不应由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  相似文献   

20.
1990年1月1日,台湾当局利用中国大陆申请加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GATT)的议题被搁置的机会,以“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单独关税领地”的名义向关贸总协定秘书处提出“加入意愿书”(Communilaticn),援引GATT第33条有关入会规定,申请加入GATT。1992年10月,GATT理事会决定成立一个中国台北工作组,审议台湾、澎湖、金门和马祖作为是单独关税区加入GATT的问题。这也是GATT就大陆与台湾加入问题达成的一种妥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