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警察科技进步的涵义 警察科学技术是警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科技进步无疑也是警察文化进步的一种物质标志。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新观念的产生和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警察作为一种特定的政治现象,与人类的政治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警察作政治分析,就是从政治权力的不同层面,对警察性质、警察功能、警察体制、警察与执政党、警察与行政、警察权与公民权、警察与现代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准确把握警察这一特定的社会政治现象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警察自杀是一个容易引起社会民众关注的敏感话题.沉重的工作压力是导致警察自杀的外因;职业生涯重创、婚恋矛盾激化、战友伤亡影响、身体病痛折磨等重大生活事件的刺激是导致警察自杀的重要诱因;性格缺陷、认知偏差、情绪障碍等主体因素是导致警察自杀最关键、最直接的原因;社会支持系统脆弱或对支持的低利用度是警察自杀不能忽视的因素.健全社会支持系统,为警察提供强有力的情感、归属、自尊和实务支持,是预防警察自杀的心理基础;建立预警系统,及时识别警察自杀的信号,是化解警察自杀危机的重要前提;挖掘积极元素,唤醒警察自身强大的内心力量,是避免警察自杀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4.
警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人类的发展进步,对各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警察职能的体现形式必将发生转变。 第一,要针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科技、智能性犯罪增多的特点,强化一警多能,坚持科技强警。要通过自主学习、统一培训等形式,全面提高警察的政治思想素质、科  相似文献   

5.
警察的产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治阶级为维护社会秩序而设置的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警察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对于警察的起源,历来就有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警察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是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观点,认为“有人类就有警察”、“警察将永远伴随人类”。后种观点把警察说成是一种超阶级的永恒的自然现象,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原…  相似文献   

6.
警察职业倦怠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职业倦怠是警察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严重影响民警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警察职业倦怠的产生有职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方面的根源;警务管理部门和警察个体应从提高警察薪酬待遇、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建立身心保健机制、提供岗位变化和升职机会以及改变内部心理元素、关注工作兴奋点、增强工作效能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调控消极情绪、培养业余爱好等方面来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民法文化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规则和社会成员对权利的向往和追求。民法文化可以变革警察执法观念 ,限制警察公权力的滥用 ,规范警察自律  相似文献   

8.
警察国家是指政府不受法律约束,呈现极权特征,任意侵犯个人权利和自由,对人民实行全面、严密和镇压性的控制,凭借警察等暴力工具维持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的国家.警察国家的统治方式在思想层面上,通过舆论控制等进行愚昧统治;在政治层面上,制造人民公敌,消灭异己,通过警察实行恐怖统治;在社会层面,消灭市民社会,极度干预并全面监控个人生活,倡导告密行为.人们的反抗方式主要是破坏规则、外逃和寻找反对组织,但结局都将失败.目前,警察国家并不是过去式,遏制警察国家的产生必须依靠法治,法治国家是警察国家的最大对立面.  相似文献   

9.
警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了阶级、国家和警察后,经过警察长期实践、创造、总结而形成的行业文化,其核心是一种警察意识形态。 警察文化对促进警察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警察社会化是指新警员学习警察文化,养成警察的社会个性,内化警察的思想、行为规范,获得并胜任警察社会角色的过程。其内容包括基本生存方式和技能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化、个性和生活目标社会化以及角色社会化等。警察社会化无论是对警察个体还是对警察群体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幸福教育对提高警察生活品质,推进社会和谐,促进公安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认知重塑警察幸福观,情绪行为引导改善警察的幸福感,文化感染提升警察幸福的心理品质,切实提高警察幸福感。通过各种形式的渗透和教育,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培养警察感悟幸福、珍惜幸福、享受幸福和传递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构建新理念,开展生命教育,是我国依法治警、素质强警、科教强警和文化育警的具体体现。警察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应该包括探寻矛盾的统一、引导生命的发展、发现生活的乐趣、维护心理的健康四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3.
每个人都从童年开始他的精彩人生,每个人的童年经历将会是精彩人生中心理健康的基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应该承担让儿童快乐成长的责任,让儿童体验快乐,创造快乐,使儿童在快乐中成长为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个体,以健康的心理去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警院新生的主观幸福感,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某警院215名新生进行主观幸福感研究。结果:警院新生总体幸福感指数为106.34±13.58,说明警院新生总体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警院新生仅在精力这一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老师领导对自己的关注度与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和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精力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松弛或紧张以及对健康的担心均存在显著负相关。警院新生的情绪自评与总体幸福感、忧郁或愉快的心境、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精力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Policing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the spectrum of services that impact living conditions, quality of life and social justice for Aboriginal communities. The ultimate policing goal should be to contribute to the realization of societies with safe living conditions and equal access to opportunities, health and happiness. In Canada, Aboriginal peoples were marginalized by colonization, becoming victims of social injustice whos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communities are felt to this day.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trust can be regained through improved communication, community engagement and empowerment. Trust building is critical for police and communities to move forward together. Truth telling, transparency and restorative justice may allow police agencies to align with the values of Aboriginal communities, support citizen empowerment, and better carry out the public will.  相似文献   

16.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刻领会并准确把握公安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人才工程、精品工程和惠警工程,并把警营文化建设与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和谐警民关系、实现民警快乐生活幸福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公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文化软实力向公安核心战斗力转化。  相似文献   

17.
EEP模式是一种直接作用于个人与机构绩效提升的人性化服务模式。在警察幸福文化建设中应用EEP模式,可在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次上开展增进警察文化与警察心理资本之间"契合"度的文化活动,实施自觉的人格管理,激发内在工作动机;重视情感需求,增强团队凝聚力;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以提升民警的希望、信心、坚韧性和乐观等心理资本,增强民警间的相互信任、合作和群体效能感,快乐工作,幸福生活,进而提高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8.
旅游经济的增长为目的地居民的幸福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单纯的经济增长不完全等同于人们的快乐与幸福。目的地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必须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和主观满足体验,不能以牺牲其幸福为代价,这样才能实现旅游经济与目的地居民幸福感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引导旅游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复兴时代的人道主义是后来的世俗人道主义的一个主要来源,它的总的理论倾向是反对基督教神学与教会,反对封建制度,提倡人的高贵与尊严、独立与自由意志,主张实现个人价值与发展个人才能;它批判了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神学的禁欲主义的观点,鼓励人们追求快乐与现实幸福;它讴歌财富与劳动,主张积极生活,鼓吹人们参与商业与政治活动,建立不朽的功勋与荣誉。所有这些都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20.
幸福是一种心理欲望得到满足的状态,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幸福指数是对人们通常所说的幸福感的量化,是人们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自身生活状态所作的满意度方面的评价。幸福感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诸如年龄、性别等自身因素,通货膨胀率、收入水平等经济因素及人文环境、体制环境等环境因素。本研究从收入水平、医疗条件和服务、安全感等14个方面构建了幸福感指标体系,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展开调查,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启示为:影响幸福感因素随着所处物质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当下非经济因素正成为提高居民幸福感关键。提高居民幸福感靠发展并正确引导人们对幸福的认知。本文同时建议,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服务型政治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构建和谐的安全环境多方面提升居民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