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红娟 《前进》2002,(2):29-30
导干部的从政道德,是在从政实践中表现出的个人素质。正确对待职务、岗位、权利和责任,是从政道德的实质所在。因此,从政道德是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综合反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新时期我们党应该成为“三个代表”,不解决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问题,要成为“三个代表”就是空话。一、从政道德建设离不开民主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决定党的威信和人心的向背。良好的从政道德可以密切干群关系,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促进党的事业健康发展;不良的从政行为则会丧失人心,涣散斗志,败坏风气,甚而危及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要求,加强从政道德建设,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从政道德是从政者在其工作实践中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至关重要,有德才能从政,无德无法从政。  相似文献   

3.
贾文涛 《前进》2002,(2):34-35
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在公民建设中处于中心地位.就其自身而言,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是履行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的基础.他们的从政道德水准,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固和存亡.就其对社会公众的影响来讲,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发挥着引导、促进或阻碍、破坏社会道德进步的作用.就整体而言,领导干部的群体道德素质和从政道德水平是比较好的.但是,领导干部队伍中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一问题能否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不仅极大地影响着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进程,而且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秩序,以及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本文试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角度,探索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的"软"、"硬"环境,以求为"综合治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理论课题,又是一个现实而急迫的实践工作。目前,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促使领导干部培育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实现由“他律”到“自律”,从而达到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 1、夯实基础,在从政道德教育中强化宗旨意识。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当务之急是抓好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强化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牢固  相似文献   

5.
从政道德是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社会公德的基石。高尚的从政道德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领导干部对高尚政德必须孜孜以求,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更应保持正确的权力观,深厚的百姓情,纯朴的平常心。  相似文献   

6.
《时事报告》2006,(5):8-8
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强调,做人要讲道德。道德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固之基。做人。应该身先立德;做官。应该以德从政。德为官之魂。官德就是从政道德,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养,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对共产党人的“官德”做出了精辟的概括。  相似文献   

7.
为政以德,修己安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也是治国兴邦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我们党通晓历史规律,始终重视干部从政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8.
论行政道德的制度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浩明 《桂海论丛》2001,17(1):76-78
加强行政道德的制度化建设 ,强化和完善行政道德要求在行政法规和相关法律中的建构 ,加强行政道德立法 ,规范行政官员的从政行为 ,健全和完善行政道德监督机制 ,是预防和查处行政道德失范与行政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守住从政道德的底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生有医德,教师有师德,从政为官要有官德。官德,它不同于一般的职业道德,其本质是一种政治道德。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从政道德处于最高层次的核心地位。对其他方面的道德建设有着直接而广泛的影响。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对于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北京大学教授何怀宏曾提出底线伦理的理论,他说:市场经济初始,价值多元化胚胎形成之际,底线伦理面临着挑战,不杀人、不说谎、不欺诈、不奸淫、不偷盗亟待重申。你可以做不…  相似文献   

10.
浅论乡镇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修养王强所谓从政道德,是指享有一定行政权力的人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乡镇领导干部是乡镇工作的主力军。他们既是地方制定发展规划的参与者,又是具体的执行者和指挥者。他们直接面对的是广大的农民群众,其从政...  相似文献   

11.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始终强调领导干部从政之德,在干部选拔任用标准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考核评价干部上,坚持“德、能、勤、绩、廉”,“德”字居首。正所谓“德正事业兴,德厚根基牢。”当前,党领导下的各项事业正处在蓬勃发展期,如何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实现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推进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事业顺利发展,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认真思考的重要命题。一、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恰逢其时。势在必行新形势下,党面临着各种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考验,精神懈怠、脱离群众等各种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十八大以来,中央从作风建设、联系群众人手,下大力气转变作风.改进党风。党风建设,道德是基石,从严治党就要从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抓起。  相似文献   

12.
曾芳莲  桂富阳  吴丽玲 《传承》2013,(12):84-85
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要从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个体的自我教育和集体的普遍教育相结合、灌输说教与警示惩戒相结合等途径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要从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个体的自我教育和集体的普遍教育相结合、灌输说教与警示惩戒相结合等途径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周云峰 《创造》2002,(3):22-23
所谓从政道德,是指享有一定行政权力的人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即人们常说的“官德”。从事地方行政工作的领导干部,既是地方制定发展规划的参与者、又是具体的执行者和指挥者,更多的是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其从政道德水准如何,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热点,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党的整体形象,关系到本单位、本部门  相似文献   

15.
<正>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道德的民族,千百年来,道德作为文明根基一直滋润着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医生有医德,教师有师德,作为领导干部,也有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也就是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俗话说,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问题,直接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关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各种思潮及价值观念相互交锋,各种各样的利益诱惑交互呈现,加强和改进党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     
正政德,亦称"官德",指从政者的为政之德、政治品德,它以从政者的思想道德规范和思想行为准则为主要内容。自古至今,历朝历代都重视官员的个人道德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特别强调党员干部政德建设,因为它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基、用权之道;它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的根本所在,是治党管党的重要内容;更是关系到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成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7.
官德,是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官者因其位高权重影响大,成为全社会的道德示范群体:为官者德高,则整个社会的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能得以真正提高。官者无德,必然导致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良。因此,反腐倡廉,加强官德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我体会,树立领导干部良好形象,一定要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踏踏实实办事”。堂堂正正做人。做人是从政、办事的基础。当领导干部要从做人开始,而做人关键是要讲良心,有道德。周恩来同志多次  相似文献   

19.
权力观漫谈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江泽民同志强调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是因为坚持正确的权力观,树立良好的从政道德,是党政领导干部履行好职责的重要前提。领  相似文献   

20.
要讲官德     
官德,即从政道德,也就是党政干部的职业道德。它是万德之首,是社会主义道德系统工程的主体和枢纽。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的今天,必须加强从政道德的建设,也就是说,要讲官德。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来是重德的。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万物莫不尊道而重德”的句子,指出道德这东西既尊且贵。官德就更为先哲圣人们所看重了。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把天下为公视为为政之“大道”。(尚书·周官)里说.“N公灭私‘民食其怀。”青为为波着阳公心除主白R的私心,天下的百姓就会信任归附。汉村一学者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