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凡  东平 《政府法制》2014,(9):41-41
1949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进京,创建新政权。那么,在他们进京之前,他们的子女们都在何地上学?新中国成立后,中央领导人的子女们又是在哪个学校学习?他们的学校与普通老百姓的有何异同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网络水军”已经渗透了互联网的很多地方,他们逐利性和隐匿性强,影响、扭曲甚至有时操纵着网络舆论的走向。那么,这个隐藏在灰色地带的群体到底由什么样的人构成?他们是如何在网络中“翻云覆雨”?他们又有怎样的“从业心态”?记者深入“军营”,与部分“水军”进行了对话。  相似文献   

3.
“60后”省部级干部成长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后”省部级干部是我国政坛冉冉升起的新星,他们年轻、务实,充满个人魅力,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各界关注。他们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他们当中真的有三分之一出身“团口”吗?  相似文献   

4.
城市与乡愁     
徐睿 《公民与法治》2011,(13):49-49
乡村是许多人的乡愁,一寻根便能寻到故土。出生在城市里的孩子,他们有无乡愁?他们又到何方去寻找自己的根呢?  相似文献   

5.
他们是被外界称为“世纪瘟疫”的边缘人群,他们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将如何迎接“外面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陈文彬 《中国司法》2008,(10):51-55
监狱服刑人员、劳教人员是特殊群体或特殊公民,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他们的人格不受侮辱,他们的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在对他们的管理工作中,管理机关是否可能出现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侵犯他们的合法权益?这些人群是否可以诉求行政复议的救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我所在的监狱罪犯中,喜欢写作的人很多,他们中有的是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他们的作品曾被《浙江法制报》等报刊杂志刊登,但有的报社和杂志社知道他们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后,就不再刊登他们的文章了。请问:法律是否禁止刊登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的文章?他们的作品是否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在内刊和非内刊上发表作品有何区别?请您指教。  相似文献   

8.
高墙虽遮蔽不了他们过人的才赋,但高墙外风云变幻。他们能否再找回昔日的荣光?是“江湖”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遗忘了江湖?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中,日理万机的高层领导人,是否有时间休假?在各种公众的节假日,他们能否保证休息?  相似文献   

10.
李滢 《检察风云》2014,(18):38-39
在你的心目中,婚姻是什么?是爱情的坟墓,还是爱情的天堂?或是一段平凡却需要用心经营的日子? 曾经有一个来访者芳芳,说她不想结婚,她觉得结婚没有意义,婚姻该有的他们都有了而且还更自由。他们各自有一套房子,工作忙时就电话短信联系,有空时就聚在一起吃饭、旅游。他们觉得这样在一起很开心。芳芳不明白为什么要结婚,结婚的意义是什么。我告诉她如果现在的状态是你认为的婚姻状态那就错了。真实的婚姻中有开心、快乐、分享,如你们现在这样,还有朝夕相处、争吵、摩擦,更有争吵过后的化解、包容、彼此妥协后的关爱。他们这样的相处“看起来很美”,其实是对真正亲密关系的回避,和婚姻关系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从前,有一个王国发现了一座大金矿,国王准备在民间征集大批精壮劳力前去开采。有一个大臣献策说:“陛下,开采金矿何必到民间去征集劳力呢?我们可以利用监狱里的囚犯们。他们不是特别喜欢金子吗?让他们去开采金矿,他们肯定十分乐意,干起活来一定比谁都卖力。”  相似文献   

12.
这些年,我到处宣扬民主,有些朋友觉得很不可理解,有些朋友认为我是在说空话、喊高调,甚至认为这样做不着调。他们会说:你为什么不关心民生?你为什么不去帮农民争取土地?你为什么不去反对拆迁、反对征税、反对贪污腐败?你为什么空谈民主?中国没有几个人在谈民主,大家都在做实事,那才是真正的民主……  相似文献   

13.
他们疾行穿越、翻山越岭,他们睁大眼睛搜寻每个角落;他们随时保持冲锋的姿态,几宿几宿不合眼;他们夜以继日抢通道路,几天才喝一碗粥;指甲抠掉了、手指扎伤了、血和灰混在一起,谁也没喊疼。他们顾不上吃顾不上睡,真是天神么?其实,如果脱掉那身军装,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孩子。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公司和公司领导者的履历变得日益国际化,足迹遍及全球的公司主管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他们最初的国家身份,他们公司的总部又在何时成为他们真正的家?  相似文献   

15.
张暄  刘梅芳  张明 《政府法制》2012,(30):60-6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古人面对远方来宾的一种喜悦情怀——因喜而尽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古人面对凄惶寒士的一种博爱理想——因爱而为政。如今,外来务工的流动人员,他们不仅是远方来宾,而其中许多人,不惜抛家舍业背井离乡谋取生计,更类一名寒士。对于他们。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对于他们,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物质载体,相片上存在着多种民事权利,如肖像权、著作权、隐私权、名誉权等等,从而在相片上形成了一组权利群。这些权利相互关系怎样?他们如何确认?如何行使?如何保护?当他们发生冲突或竞合时,又如何协调?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结合这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管见。一、相片上著作权的确认相片作为一种摄影作品是可以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的。当然这里只能说“可以成为”著作权客体,因为并非一切相片都是著作权客体。依各国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的不同,在某些国家相片一经拍摄完成,即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而在另…  相似文献   

17.
在和律师朋友的交往中,在编辑来稿的过程中,在调查采访中,我曾听到或见到过不少律师朋友关于他们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经验。但作为律师服务的对象──一级政府的首脑──县、市长们对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看法如何呢?他们在工作中又是如何使用政府法律师顾问的呢?尤其是现在举国上下强调法治的形势下,他们对律师的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有何要求呢?我一直想弄清这些问题。1994年2月,我正在故乡天门市休假,在拜访天门市司法局的几位局长和天门市第一律师事务所的杨虞海主任时,又谈起这个问题。他们爽快地提出为我安排一次采访…  相似文献   

18.
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爱多老总胡志标,白云山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见兆汉,珠海福海公司董事长罗忠福,神州集团董事长张鸿强,爱德电器集团梁卓华,威力集团总裁许德海,高路华集团原总裁黄世灵,东方时代广场总经理卢俊雄,原乐百氏品牌创办人方实,他们曾经是全国乃至全球瞩目的商海蛟龙,他们曾经创造了一个一个的辉煌和奇迹,但最终他们却走向了销声匿迹。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每一个悲情故事又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  相似文献   

19.
医骗之罪     
成韵  林莉丽 《检察风云》2012,(12):48-49
他们任职于上海一家咨询中心,一周不到的时闻,他们就失业了。这听来颇为凄惨,也许又是一个经营不善的教训?恰恰相反,在短短数日内,他们已获利上万。不过,走的却是邪道……  相似文献   

20.
张一君 《法人》2008,(5):88-89
尽管这些人已经离开微软多年,但人们依然认为他们的“风光”与微软密不可分。与唐骏一样,杜家滨、李开复、吴世雄、吴士宏、陈永正……为什么微软培养了一批高调的职业经理人?为什么他们只把微软当做一个客栈?这一切表象的背后反映了微软什么管理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