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康 《法律适用》2012,(1):77-80
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深刻变革,劳动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劳动争议案件呈现出数量膨胀化、内容复杂化、区间多样化、诉讼群体化和难度增大化的特点,笔者就此作一些探讨,以供同仁商榷。一、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一)社会保险争议应否全部纳入人民法院受案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确定了社会保险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但是否应把所有社会保险争议全部纳入人民法院受案范围,是一个在实践中争议广泛  相似文献   

2.
劳动争议案件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保证劳动关系的协调与稳定。随着我国劳动关系向市场化转变,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为充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和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必须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纠纷。以下根据上海、广东、天津和新疆高院对当地法院近年来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情况调查,结合最高法院的统计数据和中国劳动保障报社提供的资料,对现阶段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赵亮 《法制与社会》2011,(31):150-150
按照我国现行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费统一为每件十元,本文认为此有不妥,建议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费应区别情况收取:有争议金额的,按照财产案件的标准收取;没有争议金额的,按固定数额收取。  相似文献   

4.
岳海龙 《法制与社会》2013,(24):251-252
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涉及亿万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对用人单位用工有直接的影响,对现行劳动法作了较大地修改和调整,使这部法律更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更有利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从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基层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劳资矛盾更加尖锐,很多问题都凸显出来。劳动争议相关法律条款虽有比较明确的界定和补充,但基层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过程中疑难法律问题仍层出不穷,给劳动争议审判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本文结合审判实践,针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受案范围、时效问题、举证责任、劳动关系的认定以及证据认定问题作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制度体现为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在劳动争议诉讼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社会及法律地位上不平等性,对我国劳动争议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提出了特殊要求。本文拟就我国现行法律性文件对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的特别规定作简要归纳与分析,思考在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晓荣 《政府法制》2009,(21):54-5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也明显提高,但劳动争议逐年增多,处理难度明显增大。同时,劳动争议处理周期过长,导致企业办案人员明显不足,一些劳动争议案件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极易引发事端,有些集体劳动争议事件处理不好,还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积极有效预防和及时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切实维护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稳定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作为劳动法的基本概念之一,工资是全部劳动关系中的核心之核心,厘清工资问题对于劳动争议案件的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资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对价,即劳动报酬,认定某项收入是否为工资,应基于确认该项收入是否系劳动的对价。加班工资是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定劳动者是否加班,是否应支付加班工资,关键在于查明劳动者是否得到了正常的休息以及付出的实际劳动是否控制在法定工作时间内,而不应仅仅根据劳动者在岗时间跨度机械计算加班工资。在特殊岗位、特定工时制度和工资计算制度下,对加班工资的认定也要有所区别。在工资问题的举证责任分配上,应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法院应根据特殊规定并结合实际案情,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进行分配,以确保公平。  相似文献   

8.
当前相当比例的劳动争议案件进入检察监督环节,并呈现诉争焦点相对集中、新业态领域案件增多、息诉压力居高不下、案件多元化和复合化趋势明显等特点。检察机关在办理该类案件中面临法律适用难、协同治理难、促进和解难等困境,需要根据劳动争议纠纷特点和案件类型精准开展检察监督,并构建部门联动和协作配合机制,打通劳动者权益保障协同共治的“最后一公里”,革故鼎新提升专业化办案能力,从而实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劳动争议检察监督案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郝甜 《法制与社会》2013,(31):114-11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劳动争议纠纷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如何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更好的协调、稳定劳动关系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对我国现行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进行利弊分析入,对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方式提出了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劳动争议案件中的举证责任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争议案件是民事案件中一个事关社会稳定的重要案件,确定正确的举证责任分担原则对于审理好劳动争议案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劳动争议案件的特殊性,并结合我国规范劳动争议案件的主要法律、法规来阐述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分配。  相似文献   

11.
劳动争议案件是民事案件中一个事关社会稳定的重要案件,确定正确的举证责任分担原则对于审理好劳动争议案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劳动争议案件的特殊性,并结合我国规范劳动争议案件的主要法律、法规来阐述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分配。  相似文献   

12.
13.
劳动争议案件中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汇总劳动争议涉及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常见情况 ,深入分析此类鉴定在时间、鉴定要求、材料收集等方面有不同于一般民事案件鉴定的特殊性 ,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建议将引起劳动争议的被鉴定人的民事行为划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两类 ,相应产生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 ,认为劳动争议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民事行为能力评定应采用“有或无”的两分法 ,而民事责任能力评定办法、标准应同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  相似文献   

14.
15.
《法庭内外》2008,(11):56-56
随着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先后颁布实施,我周劳动法律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应对这种新变化,更好地开展劳动争议案件审判工作,北京市丰台区法院集中对今年1月至8月的劳动争议案件进行了调研,发现当前劳动争议案件呈现叶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能否与劳动者的其他诉求在诉讼程序中一并解决是一个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法律和司法解释虽然对此有相关的规定,但人们对其背后的法理却不甚明了。本论文正是试图对其中的原因进行分析,以解决司法实践中人们对这类案件的法理困惑。  相似文献   

17.
劳动争议的二元结构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祝君 《法学》2012,(1):94-103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下的争议处理机制的弊端集中表现为机构重叠、程式冗长、多头管、重叠审,无法达到"公正、及时"的立法目的。我国应接受国际通行的劳动争议属性的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二元结构区分理论,并以"双轨制"的复线方式为争议处理路径。对权利争议,以社会、民间机构调解或仲裁为先。调解成立的,可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调解不成立的,可提起诉讼,一审终局。仲裁"一裁终局",不搞司法续尾。对利益争议,由劳动争议三方协商机制管辖和处理,该机制应具有处理终结权。申言之,应以二元结构理论为基础,以复线处理方式为路径,重构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郭阳平 《法制与社会》2013,(13):252-253
通过对劳动争议案件中的恶意诉讼问题的表现形式和成因分析,本文认为应该建立多种程序处理解决劳动争议案件机制和完善实体法方面的恶意诉讼惩处规定来共同解决劳动争议案件中的恶意诉讼问题。  相似文献   

19.
劳动争议案件中的举证责任是如何分配的?怎样的分配才可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是保证社会和谐的关键,所以举证责任分配的制定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劳动争议案件司法精神病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uan W  Huang FY  Tang T 《法医学杂志》2002,18(3):160-163
目的探讨劳动争议案件的司法精神病鉴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1年156例劳动争议案件司法精神病鉴定中的被鉴定人一般资料、案由、委托方、鉴定时机、病史、鉴定结论等情况。结果44.2%的被鉴定人处于30~39岁,委托方多为法院(68.6%),大多数案件由家属和法院申请鉴定;终(中)止合同的案件占75.7%,劳动报酬的案件大幅度上升;争议起始至申请鉴定平均相距21.9个月,12个月以内的占69.2%;鉴定诊断精神分裂症82例(51.3%),无精神病16例(10.2%),结论与既往临床诊断一致的占91.2%;评定为有、限制、无行为能力的比例分别为23.7、23.1和52.6%。结论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在数量、案由、鉴定时机等方面发生较大变化,有关民事行为能力的评定应引起司法精神病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