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荣荣 《学理论》2012,(19):113-114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农民工继民工潮之后,开始出现返乡现象,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农民工就业和三农问题的有效形式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具有重大意义。从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一社会现象入手,对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创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阜阳市作为全国五大劳务输出地之一,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产业转移、就业环境的改善等原因的影响,阜阳的部分农民工加入了返乡创业这一浪潮中。然而,在这一浪潮中,农民工遇到了诸如创业资金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文化素质偏低等障碍,对此,提出了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结构、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优化创业结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朱莹 《学理论》2012,(4):75-76
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城市推力和农村拉力的双重作用影响,大批农民工失业返乡,这对创新我国社会管理水平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在党的领导下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农民工自身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有效推进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我国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情况,从如何发挥基层组织的服务职能视角对湖南省芦溪县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强烈,但由于资金、技术缺乏,加上没有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与培训,农民工返乡创业率并不高。根据现状并剖析其原因,从如何发挥大学生村官的服务职能,以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6.
在农民工大量返乡创业与回归问题上,劳务输出地政府缺乏战略规划,服务意识淡薄,没有承担起相应的政府责任。目前返乡创业陷入政府相关服务不到位、创业资金匮乏、用地难等困境,劳务输出地地方政府必须转变观念,采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成立市县"返乡创业办公室"等具体措施,建立健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地方政府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要求城市帮扶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有更富余的经济收入以提高消费水平,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可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被迫返乡回流,对当地新农村的建设产生极大的阻碍甚至危害,以甘肃庆阳地区为调查地,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了解当地农民工返乡回流状况,并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分析和找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与对策,使农民工返乡回流成为加快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和财富。  相似文献   

8.
杨家栋 《学理论》2010,(11):21-22
我国近来出现了部分农民工返乡的情况。农民工返乡产生了农村就业、稳定压力加大等负面效应;但更有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等积极作用。正确对待农民工返乡,应充分认识其积极作用,抓住城乡统筹发展机遇,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9.
纪志耿 《学理论》2012,(7):23-24
后金融危机时代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沿海和内地要素比价的深刻变动为四川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提供了资源性契机,四川等西部地区工业用地的低价格、劳动力低工资带来的低成本、能源和资源的低价格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强劲支持。  相似文献   

10.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实体负面影响的日益显现,我国春节前后农民工就业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对此,当前应实施一些解决农民工就业的措施,并把此次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冲击作为调整城乡劳动力就业政策的契机,完善并建立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李克强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有产业作为支撑,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口集中。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相互依存,城镇化建设能够培育创业者,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又能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通过加强政策引导、积极营造创业氛围、加大金融税收支持力度、完善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开展创业教育与培训,来健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体制,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潘艳敏  崔永军 《学理论》2009,(27):164-165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涌现出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他们经过城市文明和市场经济的洗礼,积累了一定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流动的农民工群体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主要有:非农收入增加夯实了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劳动力素质提高丰富了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民主法制意识增强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民主法制进程。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2)
随着越来越多的老一代农民工返乡,其返乡社会适应问题凸显并逐渐引起关注。本研究从经济层面、生活层面、人际心理层面的研究发现其经济适应压力排在第一位,生活与人及心理压力次之;造成其社会适应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也是造成社会适应问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闫小沛  高建凯  杜海侠 《学理论》2010,(10):105-106
关于新农村建设及农民工维权问题的研究,社会各领域大多有所涉猎,但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论述"权益"的内涵及农民工所遭遇的权益问题,分析了解决农民工权益问题的必要性,据此找出其权益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我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15.
后危机时代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契机与困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08年武汉市返乡农民工就业安置调研数据,深入探究多次经济波动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对经济波动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契机、困境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目前经济形势下仍存在阻碍返乡农民工顺利创业的因素,外部障碍主要表现为扶持政策的适应性不强与产业转移的"粘性",而内部阻力在于企业前景不确定下的高风险、创业行为的随机应对性及返乡民工自身创业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置业动因及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城市和沿海城市挤压与农村的推力双重作用下,返乡置业成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新现象。在打工城市受住房制度上的排斥和与内地城市买房政策吸引是新生代农民工返乡置业的制度动因;乡土情结及家乡亲情的羁绊是新生代农民工返乡置业的文化动因。由此也给家乡政府带来了社会管理上的机遇与挑战,使他们顺利融入城市,让他们有条件地放弃农村利益,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政府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也是学术界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爱梅  张国良 《学理论》2010,(18):45-46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如何找到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模式、载体、途径和方法是当前新农村建设急需破题的棘手问题。而农民自主创业又是新农村建设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活力的力量。本文对浙江省农民自主创业过程产生了许多新的模式进行研究,从中受到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8.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沿海地区一些企业亏损倒闭或大规模裁员,导致了数以千万计的民工返乡。面对大量民工返乡,我们不应只是看到对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带来的压力和负担,更应看到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的一次良好机遇。民工返乡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就地转移劳动力、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返乡民工是建设新农村的资金源、技术源、信息源、人才源,其价值不可低估。我们要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优势,积极引导民工返乡创业,大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陈熠  廖玲华 《学理论》2010,(23):19-20
从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直至如今形势的好转,农民工返乡后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以返乡农民工就业适应性为主要问题。因此,试从多样化的农村群体的就业影响因素、农民工就业适应性的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较为详细地概况当前学界有关农民工就业适应性影响因素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此作出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20.
李玉明  廖玲华 《学理论》2010,(23):17-18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颇多,理论涵盖经济、社会、心理、人力资本等,从不同学科角度来诠释就业行为,基于此,结合当前一些学者的相关就业指标的研究,分别从经济层面、职业层面、社会层面以及文化心理层面四个维度对返乡农民工就业适应性指标进行简要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