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沉 《党员文摘》2003,(4):11-12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蒋介石积极准备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发动内战,以消灭共产党。中共中央针对此局势,准备以不变应万变。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报告,发表了《蒋介石在挑动内战》的声明,与蒋介石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然而,第二天即8月14日,蒋介石却出人意料地向延安发来电报,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共商国是”。为了弄清蒋的意图,毛泽东找来李克农。  相似文献   

2.
1945年8月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国大地上只剩下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大武装力量,国共关系如何发展,引起国内外关注。8月14日,蒋介石给延安发来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同时,电令驻延安的国民党军队联络参谋,当面探问毛泽东的答复意见。  相似文献   

3.
在他64年的人生经历中,没有过硝烟弥漫、纵横征战的壮烈场面,然而他却是共和国将星中耀眼夺目的一颗.由于他特殊的工作性质,他的许多故事鲜为人知,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迷雾.他就是李克农将军,本文将要介绍的是他保卫毛泽东的故事.重庆:蒋介石尴尬地举杯假笑;毛泽东也笑了,心中暗赞李克农情报工作好.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两条道路的抉择.蒋介石施放和谈烟雾连发三电,力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共商国是.中共中央接到蒋介石的邀请电后,紧张地思考着对策.在这个时候,最关键的是要明白敌人的真正企图.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相似文献   

4.
历史行进到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表示接受美、英、中三国的波茨坦公告。15日,日本广播天皇的“结束战争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终于迎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为了中国的和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毅然飞赴重庆,与蒋介石共商和平建国大计。 身入虎穴 1945年8月10日晚,当蒋介石得悉日本发出乞降照会的消息后,立即指示其陆军总司令何应钦,要他命令日军驻华最高指挥官“维持现状”,“除按指定之军事长官的命令之外,不得向任何人投降缴  相似文献   

5.
重庆:蒋介石尴尬地举杯假笑;毛泽东也笑了,心中暗赞李克农的情报工作。 扩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两条道路的抉择。蒋介石施放和谈烟雾,连发三电,力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共商国是。中共中央接到蒋介石的邀请电后,紧张地思考着对策。在这个时候,最关键的是要明白敌人的真正企图,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相似文献   

6.
1941年.由于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李克农奉命从国统区撤回延安.任中央社会部副部长.为了庆贺李克农多年来第一次全家团聚.毛泽东在枣刚请李克农一家吃饭.朱德作陪,在吃饭的时候.毛泽东问李克农的二女儿李冰:你知道你爸爸是干什么的吗?李冰说不知道.毛泽东又问李克农的小儿子李伦.李伦也摇了摇头。毛泽东哈哈一笑.说.你爸爸是大特务,  相似文献   

7.
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发出乞降照会,14日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新四军第五师根据延安总部朱德总司令8月10日受降第一号命令,向华中地区日军第六方面军发出通碟,限期缴械投降.8月15日15时,朱德总司令电令日本侵华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饬日军第六方面军派出代表,到大悟山地区接受第五师师长李先念受降指令.  相似文献   

8.
宋庆龄作为国民党左派的领袖人物,一直高举孙中山的革命旗帜,反对蒋介石的反共内战政策,并与中共保持着密切联系。1949年新政协召开之际,中共自然不会忘记宋庆龄。为此,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向宋庆龄发出了邀请电。然而,宋庆龄却认为“一动不如一静”,坚持留在上海。  相似文献   

9.
正1945年8月14日—23日,蒋介石3次给延安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并且把邀请电报在广播电台反复播放,以显示他的和谈"诚"意。但他却不做任何和谈准备,因为他认定毛泽东不会来重庆。不料,8月24日,毛泽东接到第三封邀请电报后,复电说:"鄙人极愿与先生会见,商讨和平建国大计。"造成蒋介石这种被动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民党驻延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和张治中不仅私交深厚,而且能共言天下事。在他们长达25年的交往中,有许多美好而感人的故事。 “他就是二到延安的好朋友” 建国初期,毛泽东常常这样向别人介绍张治中:“他就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连续三次给毛泽东打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共商国是”。为了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阻止或延缓全面内战的爆发,尽可能地去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经过长达8年浴血抗战的中国民众强烈渴望建设一个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迫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一心想打内战的蒋介石于8月14日至23日不足10天的时间里,向延安连发三封电报,假意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相似文献   

12.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和平与内战的选择。蒋介石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玩起了“真内战假和谈”的把戏,接受了吴鼎昌“假戏真做”的主意,于1945年8月14日、20日和23日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前往重庆“共定大计”,美军司令魏得迈也于23日向毛泽东发了去重庆谈判的邀请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经慎重考虑,决定同意毛泽东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抗战全面胜利后,摆在国人面前的问题是中国向何处去?在经历了长达八年的浴血抗战后,全国同胞都渴望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的新中国。蒋介石迫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连续向延安发去了三封电报,假意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点将   194 5年 8月 15日 ,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在此前后不到半个月内 ,蒋介石连发三封紧急电报到延安 ,邀请毛泽东“惠临陪都”。蒋介石居心何在 ,一时间 ,在中共中央引起了不少猜测。为此中央连续开了两个半天的会议进行反复研究和讨论 ,主要问题集中在毛泽东的安全是否能够得到保障。虽说美国多次表示愿意出面担保来去安全 ,可一旦出现意外 ,什么借口不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中央部分领导同志出于种种考虑 ,坚决不同意毛泽东亲去重庆。要和谈 ,蒋介石可以来延安嘛 ,我们也保证他来去自由。而毛泽东却以特有的果敢和智慧提…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赢得发动内战的准备时间,并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嫁祸给共产党,连发三封电报公开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共商国是。国内外舆论对蒋介石的此举评价不一,大多数人把蒋介石的邀请看作是对共产党摆下的一桌"鸿门宴"。然而,雄才大略的毛泽东通过对战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认为赴渝对争取政治上的主动有利,毅然决定冒险赴渝。在重庆,国共双方几经博弈,最终以签订"双十协定"为结,而后毛泽东安然返回延安。在重庆期间,毛泽东可以说是身在虎穴。面对多年的对手,蒋介石怎么会不对毛泽东有所筹谋?几十年来,很多人一直在困惑,蒋介石为何没有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加害或扣留毛泽东呢?其实,毛泽东得以全身而退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秦立海 《世纪桥》2002,(6):25-26
1945年8月14日,即在日本公开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前一天,蒋介石出人意料地向延安发电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共同商讨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随后,又在8月20日、23日接二连三地发电相邀,一时显得情真意切,急不可耐。在此关键时刻,是谁向蒋介石献此良策,使其先拔头筹,暂时掌握了战后国共斗争的主动权?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成为了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  相似文献   

17.
1945年8月,抗战全面胜利后,摆在国人面前的问题是中国向何处去?在经历了长达八年的浴血抗战后,全国同胞都渴望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的新中国。蒋介石迫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连续向延安发去了三封电报,假意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为了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利益,也为了表示对和平的诚意,  相似文献   

18.
1945年8月14日,即在日本公开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前一天,蒋介石出人意料地向延安方面发电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共同商讨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随后,他又在8月20日、23日接二连三地发电相邀,一时显得“情真意切,急不可耐”。在此关键时刻,是谁向蒋介石献此良策,使其先拔头筹,暂时掌握了战后国共斗争的主动权?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成了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既非张治中亦非赫尔利一种观点认为是张治中向蒋介石建议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顾清怡在其《张治中与国共谈判》一文中指出:日本宣布投降时,国共“两党摩擦日趋加…  相似文献   

19.
蒋介石延安之行姜东在延安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故事。今天,当我们回顾延安历史,追寻毛泽东等一代伟人战斗生活十三个春秋的足迹时,不能不为毛泽东最大的政治对手─—蒋介石视察延安补上一笔。1917年3月底,国民党占领了被中共中央主动放弃的延...  相似文献   

20.
1945年8月,蒋介石连续发来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和平谈判。中共中央认真分析抗战胜利后的形势,决定接受蒋介石的邀请。8月28日下午3时37分,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等从延安飞抵重庆。这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时刻,这是一次永载史册的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