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4岁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把中央拘政策“翻译”成最通俗的语言,准确地传达给听众:他讲政治课享受“明星待遇”,经常被要求“返场”:他把美国电影中的“阿甘”当作偶像,永远执著地做事。哪怕是在病床上。不久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解放军总医院。亲切看望病中的方永刚。高度称赞他传播和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先进事迹.号召广大共产党员、全军官兵向方永刚学习。  相似文献   

2.
陈思炳 《党课》2007,(8):52-53
为何方永刚到海岛给部队干部战士讲课,家属们抱着孩子也要听他讲?为何方永刚到农村乡镇讲课,很多农民都放下手里的农活赶来听课?为何连方永刚都没想到,一位80多岁的老人,竟然躺在担架上听他讲了一上午的课?为何方永刚能把最难讲的政治理论课,讲成了深受干部战士和群众欢迎的课程?方永刚讲课成功的奥秘何在?我从学习《人民日报》报道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理论教授方永刚的感人事迹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因为方永刚的课讲得“新、实、活”。  相似文献   

3.
王锐 《奋斗》2007,(7):47-47
方永刚,一个普通的理论工作者。20多年来他把教授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当成神圣的事业,视为生命之约,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体现了一个理论战士与时代同步、与真理同行的不懈追求。他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荣称号.他是真正的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方永刚的感人事迹,折射出一名共产党员、高等院校优秀教师的高尚道德风范、人格魅力和博大胸怀。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7,(6):120-121
1963年4月22日,方永刚出生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萝卜沟乡,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1981年,方永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复旦大学。是党的政策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这一点方永刚一直牢记于心。大学生活给家境贫寒的方永刚留下的却是温暖的记忆,  相似文献   

5.
玉树地震灾区结古镇。广东公安边防总队医疗救治点。连日来活跃着一个“康巴汉子”的身影.他不停地在受灾群众与救治官兵间穿梭。他叫扎西江才。玉树地震前,他的身份是玉树县人民法院法官:地震后,他成了一名“编外救援队员”。  相似文献   

6.
近几个月来,方永刚的模范事迹在华夏大地广泛传诵,“方永刚现象”引发了人们普遍的关注与思考。面对这一事实,我们要问,方永刚打动我们的是什么呢?回答是肯定的:是他生命中体现的追求真理、热爱真理的精神,是他境界上体现的恪尽职守、忠于使命的精神,是他行动上体现的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的精神,是他人生道路体现的百折不挠、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一句话,是方永刚同志崇高的生命境界和伟大的人格力量打动了我们,是他的精神让我们产生热爱与景仰之情。  相似文献   

7.
同方永刚一样,我也是军队的理论工作者,所以对方永刚所追求的事业有着特别的感受。方永刚同志是我军杰出的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他长期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教育事业,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优异成绩。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他的风范和品格显示了一名共产党员政治信仰的力量和优秀教师的高尚境界,不愧为忠诚党的理论教育和宣传事业的楷模。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看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同志时,高度赞扬方永刚同志深入学习、坚定信仰、积极传播、模范践行党的理论,体现了共产党员的高度政治觉悟和优秀教师的高尚师德师风,号召广大共产党员和全军官兵向方永刚学习。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我们应该响应胡锦涛同志的号召,向方永刚教授学习,特别要学习他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师德师风。  相似文献   

9.
32名玉树特警用双手“刨”出118名群众4月17日,青海省玉树州的一条街道上.几名特警队员在疏导交通。身后的运兵车里,一群浑身泥污的特警队员正在休整。他们是玉树州公安局特警支队的队员,刚刚用手挖出了第118位被埋群众。这支年轻的队伍.曾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4月14日玉树地震刚发生时。29岁的副支队长索文明就立刻从家里冲了出去,一路奔跑。他要带领队员去救人!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0月的一天下午.某中学初三学生杨小小擅自离校去玩,没有到教室上课。班主任张老师检查教室时发现了杨小小旷课的事实。因见杨小小的书包在课桌内他便打开察看.当发现杨小小早恋的信件后他便将书包、信件等拿到了办公室。杨小小回校向张老师索要书包时.张老师出示信件要求其解释.杨小小在拒绝解释的同时乘老师不备一把抢回书信塞入自己口中,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时代,孕育了我们党的创新理论;党的创新理论,催生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典型——方永刚。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教授方永刚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引起广泛而强烈的反响。他用忠诚托起使命,用奋斗践行使命,铸就了事业的辉煌,谱写了生命的华章。胡锦涛总书记称赞方永刚深入学习、坚定信仰、积极传播、模范践行党的理论,并号召广大共产党员和全军官兵向他学习。方永刚身上集中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高度政治觉悟和优秀品质。学习方永刚,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方永刚精神的实质是真学、真信、真情传播、真诚实践党的理论。坚定的理论信仰…  相似文献   

12.
敬业者──记共产党员、洪洞县文化稽查队队长贺伟段永刚贺伟今年46岁.做文化工作却已有30多年.30多年间,他为事业为信念而奋斗.这信念支撑着他走过了每一个风雨飘摇或阳光明媚的日子.1989年前后,一股"黄流"冲击着洪洞县的文化市场,时任县文化局副局长...  相似文献   

13.
乌兰 《实践》2007,(7):8-9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先进事迹,在全国和我区引进广泛而强烈的反响。胡锦涛、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探望方永刚同志时,对他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坚定信仰党的理论、积极宣传党的理论、模范践行党的理论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号召广大共产党员和全军官兵向方永刚同志学习。前不久,中宣部、教育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在京联合召开方永刚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并下发了《关于  相似文献   

14.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方永刚教授,以他感人的模范事迹,在全国人民面前为党的理论工作者树立了一个可亲、可敬的形象,赢得了人们广泛的称颂。对于方永刚的这种共产党员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高尚师德师风,胡锦涛同志给予了高度赞扬,并为方永刚的精神作了20个字的精辟概括:"深入学习、坚定信仰、  相似文献   

15.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的先进事迹通过各种媒体广为传播后,在全国各行各业各界群众中引起了很大反响,特别是广大的理论教育工作者更是深受教育.细心研读方永刚的先进事迹,笔者觉得他的事迹和精神体现了一个"深"字."深信"是他的力量源泉、"深爱"是他的不竭动力、"深情"是他的精神归宿、"深究"是他的工作习惯.  相似文献   

16.
正初见薛舒栋,只见他头顶藏式小毡帽,戴着耳麦,腰挎小音箱,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向大家介绍玉树扶贫产业一条街的概况……我加了他的微信,翻看他的"朋友圈"发现,从2016年8月到玉树后,他的朋友圈所发的工作动态、风土人情都与玉树相关,可以看出,玉树早已和他休戚相关……第二次见到他时,已是熟人,我们不禁攀谈了起来。我问他在玉树两年多,最大的体会是什么?他摘下毡帽,我这才发现,他的头发几乎全白了。薛舒  相似文献   

17.
玉树!玉树!     
7.1级的强烈地震突袭玉树,出摇地动;房屋倒塌。从那一刻起,无数人心系玉树,祈祷玉树,守望玉树。从那一刻起,人们对玉树刻骨铭心:玉,玉树的玉;树,玉树的树。  相似文献   

18.
方永刚是社科理论界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先进典型,社科理论界首先应该学习方永刚。社科理论工作者要学习他真学、真信、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精神。真学、真信、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应该成为社科理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9.
方永刚到海南给部队干部战士讲课,连家属们也抱着孩子去听;方永刚到农村乡镇讲课,很多农民都放下手里的农活赶来听课;一位80多岁的老人,甚至躺在担架上听他讲了一上午的课。为何方永刚能把最难讲的政治理论课,讲成深受干部战士和群众欢迎的课程?从《人民日报》报道的海军  相似文献   

20.
4月初,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解放军总医院,亲切看望了正在这里住院治疗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高度赞扬方永刚传播和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先进事迹,号召广大共产党员、全军官兵向他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