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2010年4月苏丹近20年来首次大选的临近,苏丹这个非洲面积最大、同时也堪称面临最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国家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而占苏丹全国总面积约1/5、总人口1 7%多的达尔富尔地区因其持续的冲突、苏丹政府对这一冲突所采取的备受争议的政策,以及中国和苏丹日益加深的经济合作(特别是能源合作),也使中国的非洲政策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之一。由于中国和苏丹有着传统友好的密切政治经济关系,国际社会对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上可以发挥的作用存在着非理性的过高期望,以为单凭中国之力就可影响苏丹政府的政策。而有关达尔富尔问题的各种争议也对中国长期以来坚持的"不干涉内政"原则构成了挑战。本文认为,"不干涉内政"不应当被解读成不愿承担"保护的责任"。事实上,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上的政策近年来已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灵活性。考虑到达尔富尔问题的复杂性和目前苏丹南北关系的脆弱性,中国政府所倡导和推动的"接触方法"要比"制裁动议"对于维护苏丹的稳定与和平更具有建设性。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主要关注从2003年到2008年12月中国对苏丹西部达尔富尔地区冲突的立场。苏丹国内和国际上都有人指责中国与苏丹政府之间存在着特殊关系,向苏丹政府提供了无条件的支持。中国也被指责阻碍了旨在推动苏丹政府和平解决达尔富尔冲突、停止该地区蔓延的暴力活动的国际决议。这在很大程度上困扰了中国外交,使中国外交投入了宝贵的精力和时间,来为自己的立场辩护,并在国际舆论面前改善自己的形象。实际上,这是对中国在达尔富尔冲突中立场的误读,忽视了中国立场的转变和为冲突解决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陶短房 《南风窗》2008,(5):76-77
乍得最近的冲突对苏丹达尔富尔局势"构成不稳定因素",而有关大国走乍得捷径干预达尔富尔时局的构想,也势必遭遇更多质疑和更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苏丹危机挑战中国海外石油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丹西达尔富尔地区的治理危机--然后演变为百万人流离失所的人道主义危机这一国际事件,威胁中国在海外的石油利益,而成为直接考验联合国安理会的中国外交的最好例子。  相似文献   

5.
新闻眼     
《南风窗》2004,(16)
非洲"黑白文明分割线"上的苏丹,目 前的严重事态始于去年2月,当时正值新伊 拉克战争爆发前夕,故不为国际传媒所关 注。不过,国际社会的调停工作一直没有 停歇。小布什上台当年即任命参议院元老 丹福思为总统特使,全权调停苏丹内战。 苏丹南北的黑白冲突由来已久,当南 部地区的黑人通过十多年武装斗争获得自 治权后,西部达尔富尔地区的黑人群起效 仿,要求喀土穆的阿拉伯中央政权解除袭 击黑人村庄的阿拉伯民兵的武装,并同意 达尔富尔自治。叛乱发生后,白人政府纵 容下的阿拉伯民兵更是频频袭击黑人村 庄。一年半的冲突造成1万多人丧生,百 万人流离失所。 在丹福思的推动下,苏丹交战双方曾 于今年5月签署和平协议。布什总统随后  相似文献   

6.
新闻眼中国     
《南风窗》2008,(5):8-8
奥运政治化又发醇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海外版2月20日在封面刊登该报高级编辑丁刚的署名文章《"奥运政治化"不得人心》,指责西方"某些人士或团体"把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与北京奥运挂钩,一是拿西方的标准来看中国的对非政策,二是借达尔富尔问题来宣泄他们对中国的不满。随着奥运会的临近,西方社会的奥运会政治也开始处于一个全面动员状态。从社会名人到国会议员到政府部长  相似文献   

7.
《当代世界》2008,(8):12-14
2008年7月7日至11日,应中国共产党邀请,苏丹人民大会党外事书记、总统顾问、苏丹前外长穆斯塔法·奥斯曼·伊斯梅尔率苏丹全国大会党代表团访问了中国。9日,在北京贵宾楼饭店,伊斯梅尔接受了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当代世界杂志社等中方媒体的联合采访,就两国关系、党际交往、达尔富尔问题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8.
谢奕秋 《南风窗》2008,(16):11-11
7月14日,总部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ICC)总检控官奥坎波指控苏丹总统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在该国达尔富尔地区犯有战争罪等10项罪名,要求法院批捕巴希尔。此举遭到苏丹政府强烈谴责和阿拉伯国家的批评,但美欧却在或明或暗地支持。巴希尔目前的反应中规中矩。针对ICC指责他犯下对250万人的屠杀罪、反人类罪和战争罪,巴希尔反驳称所有指控是谎言,ICC没有起诉他的司法权;针对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他理智对待ICC的指控,保持与联合国的全面合作,巴希尔则回应说,他不会因此报复驻苏丹的联合国维和与救援人员,并将通过对话和内部途径使达尔富尔地区实现和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苏丹经济合作促进两国共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丹,这个位于尼罗河流域历史悠久的、非洲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近代以来反侵略、内战一度使该国成为同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近年来达尔富尔问题的出现,以及中矧同苏丹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际媒体,把苏丹问题和中国相联系,非议、赞誉,众说纷纭。 2008年眷节之际,笔者有幸随考察团参观访问了苏丹,亲历了苏丹近年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到所有这些变化不能不归功于中国同苏丹的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0.
意见与媒体     
英国《士兵》杂志2006年3月号文章:《从大屠杀到恢复秩序》子弹、炸弹与弯刀已经不仅仅是造成苏丹西部达尔富尔地区大批平民死亡的主要致命武器,在过去二年的流血冲突中,许多孩子失去了他们的兄弟与父亲,今天,他们又在经历着饥饿与疾病的折磨。苏丹解放军、正义平等运动等武装组织仍然在这块相当于法国大小的干旱及贫穷的地区交战厮杀,还有许多人即将加入到已经高达18万人的死亡名单中去。幸运的是,这场人道主义危机并非没有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