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发展与外交政策的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中国外交政策的和平本质。这种和平的本质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具体内容是:古代中国的强盛与“朝贡和睦”外交的被动性;近代中国的衰落与“以夷制夷”外交的被迫性;当代中国的变革与“和平共处”外交的参与性;未来中国的崛起与“有所作为”外交的共荣性。中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行不同的外交政策有着不同的原因。但不管其原因和特点的差异性有多大,其和平的本质却始终不变。  相似文献   

2.
发展是硬任务、首要任务。中国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中共十六大的政治报告指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能的”。报告同时强调“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3.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绘制了未来5年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在对外工作部分再次提出,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是对当代中国对外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达到什么目标和怎样实现目标的深刻阐述,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外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和国家外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德国统一后政治文化发生变化,并对德国外交政策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为:推动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坚持和平与反军国主义的安全防卫政策,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促进睦邻关系的发展。统一后德国政治文化对其外交政策选择的影响积极方面是主要的,但也有值得注意的消极方面,主要是德国政治文化本身包含相互矛盾的因素,即坚持多边主义与坚持反军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这影响了其和平主义与文明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渊源与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既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渊源,更是基于新世纪之初对国情与世情的深深思考而作出的现实选择;既包含原有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永不称霸的外交方略,更包含新近提出的“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四大要义;既蕴含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与发挥,更显示出中国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6.
<正>新中国建立以来,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领导人把握运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经过几个历史时期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外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其中处理国家关系所形成的诸项原则,堪称中国外交政策之精髓。作为学习和研究心得,笔者将其归纳为十点,这里着重就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作一简述。1.国家利益原则。这是国际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外交"三不"原则是指"不干涉内政、不结盟、不当超级大国"."三不"是中国几十年来实行的外交基本原则,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体现,也是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前提因素.在国际形势动荡多变和中国同世界关系发生很大变化、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国际事务上发挥更加积极主动作用的现今,是坚持还是要修改甚至放弃"三不"原则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国际政治研究》2003,(2):80-80
连玉如撰写的学术专著《新世界政治与德国外交政策——“新德国问题”探索》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围绕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以后出现的“新德国问题”,对统一德国在变化了的国际关系中外交政策的连续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原则和操作两个层次、历史和现今两个时期、内政和外交两个领域进行了较为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提出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 ,它是中国透析大国兴衰历史而作出的明智选择 ,是传承传统“仁”、“和”思想的现实体现 ,是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必然要求。这一战略的提出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 ,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战略的实现有十分有利的因素 ,但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报告对当前国际形势进行了深刻分析,并对中国的对外关系进行了全景式的阐述和展望。报告重申了中国对外关系的原则立场,即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发展道路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时,报告根据内外形势变化突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战略和政策创新。第一,报告更加凸显中国的全局观念和大国视野。报告的外交部分以"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为题,立意高远深刻,表明中国作为一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重点阐明我党对今后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做出的基本判断。报告一方面指出“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另一方面也强调“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面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因素相互交织”以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新的表现”,报告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上全面阐述了我党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伊拉克战争的硝烟未尽,伊朗核问题又浮出水面。欧盟积极介入伊朗核问题的谈判进程,意在掌握中东和平进程的主导权。大国和伊朗间日趋激烈的政治博弈,使伊朗核问题大有一发牵动全局之势。欧盟对伊朗外交政策的摇摆不定,伊朗政府的强硬核立场,使得欧盟的斡旋能力大打折扣,欧盟在外交上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13.
和平发展和构建和谐世界思想与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发展与构建和谐世界两大思想是中国当前外交战略的基本内容。两大思想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它们不仅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而且更具有创新意义。其主要体现为:屏弃意识形态痕迹,提出以和平、合作、和谐为核心的外交战略新理念;在全球化趋势发展背景下,提出了中国外交战略的新指导思想;正确认识时代潮流发展,在外交战略中注入了"合作"新要素;体现了具体外交政策和外交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在两岸各方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由开创期进入巩固深化阶段。这也意味着两岸关系同时进入了“深水区”,面临着如何突破政治瓶颈,开创新前景的问题。为此,大陆方面继在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商谈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协商达成和平协议”的努力目标和方向后…,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时又郑重宣示,“着眼于长远,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内政与外交:历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外交政策或外交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研究内政与外交的关系。一国的外交是其国内政治的延伸,这句话多少被视为外交学的一条“公理”。不过,长期以来,我们很少专门探讨这方面的问题。中国外交研究是改革开放后才起步的。在开展学术研究之初,人们关注的必然是一些相对具体和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仅以1252字,就简明扼要地概述了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这是江泽民同志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在全国最重大的事件中第二次全面地向全党、全国人民对当前国际形势进行精辟的分析和判断,并简要地全面阐述了中国的外交战略和政策。第一次是在2001年庆祝党的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即“七一”讲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发展模式吸引力、机制规则的控制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实质就是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在促进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上,软实力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我们既要充分挖掘和发挥既有软实力资源的优势,又要积极推进改革,坚持创新,做大做强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下半年后,中国在外交战略上逐渐用“和平发展”取代以前的“和平崛起”.美国部分研究者对中国该战略产生的背景、战略内容、实施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积极作用都作了较系统而客观的分析,提出一系列可取的观点.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当今美国政府理性制定对华政策并推动中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对中国学者深入研究本国“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文化对于“和平”的认同 在中国人的认识中,阿拉伯民族是一个尊崇和平的民族,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是一位传播和平思想的先知,和平理论是伊斯兰教思想的根本。《古兰经》中这类经文很多,而且穆斯林每天都在理解、省悟“和平”的理念,平日见面时的寒暄语也离不开“和平”的问候。  相似文献   

20.
“权力国家”、“贸易国家”和“文明国家”是外交政策研究的三种理论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三大主要流派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理想主义相对应。这三种理论模式的一般理论特点与要求是什么?它们对研究德国外交政策的适用性如何?说服力怎样?能解决德国外交政策连续性,即坚持什么的问题吗?这些是本文拟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