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段时间,很多市县区都出台了干部负面言行清单或者负面言行提醒卡,如果违反就会被提醒警示,严重的还要被"红脸出汗"。有人把负面清单通俗地比喻为"去官气","这些言行很难说违反了党规党纪哪一条,更谈不上违法,但反映了一些干部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心态。"但记者发现,不止一个地方,类似负面清单第一部分规定的都是"哪些对上级不能说",第二部分是"哪些对同事不能说",最后才是  相似文献   

2.
党建动态     
平凉市对干部坚持“三必谈、三必做”制度平凉市在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中坚持“三必谈、三必做”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教育。即:有信访反映,必进行诫勉谈话;提拔任职前,必进行廉政谈话;考核等次较低,必进行警示谈话。每年必须写出述廉述职报告;任前必须填写《廉政承诺书》和《廉政谈话卡》,个人重大事项必须报告。至目前,全市先后对115名领导干部进行了信访举报诫勉谈话,有643名领导干部按规定程序进行了述职述廉和重大事项报告;先后  相似文献   

3.
杜勇 《廉政瞭望》2010,(24):58-58
2007年5月,开江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试行“三卡”预警监督制度的实施意见》,出台了以白、蓝、黄“三色卡”为显著标志的预警监督制度。白色“提醒卡”主要用于及时教育和提醒有群众反映的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蓝色“函询卡”主要用于批评训示、跟踪回访、限期整改,黄色“警诫卡”主要用于警示、告诫。  相似文献   

4.
国营八0五厂纪委、监察处与党委组织部为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不廉洁行为发生的有效途径,1998年4月在坚持对干部谈话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强化措施,制定了《对领导干部实行诫勉提醒卡制度》。两年来的实践表明,实行诫勉提醒卡制度,对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纠正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正之风,起到了积极作用。明确诫勉对象界定提醒内容八0五厂现有中层领导干部180名,科级干部四百多名。根据企业干部监督管理的工作实践,结合群众信访举报的具体情况,《制度》明确规定中层领导干部和科级干部是诫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九师一六八团妇联积极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大大提高了干部的廉洁勤政意识。一是开展警示教育促廉。激发干部家属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召开动员会"助廉"。组织全体干部及家属召开了家庭助廉动员会,提醒家属要支持配合干部的工作,维系家庭的幸福。三是发放倡议书"倡廉"。算好"政治、经济、人身、家庭"四笔账,使广大干部家属在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震撼。四是  相似文献   

6.
正沧州市运河区坚持从关心爱护干部、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出发,把干部"提醒函询诫勉"作为干部监督管理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共提醒谈话86人,书面诫勉6人,切实发挥了警示教育作用,取得了良好监管效果,开创了干部监督工作新局面。把好"制度关",加强教育重引导。运河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坚持把健全机制作  相似文献   

7.
正如何治理干部"带病提拔"这一顽症?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审核措施,实行"四凡四必"。即:干部档案"凡提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凡提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凡提必听",反映违规违纪问题线索具体、有可查性的信访举报"凡提必查"。在总结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经验的基础上,将"四凡四必"上升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和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重拳整治"带病提拔"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8.
正盛若蔚在1月12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眼下,全国各地年度工作收官,干部的考核提拔工作也被提上日程。干部个人报告事项"凡提必核"、干部档案"凡提必审"、信访举报"凡提必查"、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凡提必听","四必"要求正成为各地干部选任中的鲜明底色。"凡提必核",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不实者取消  相似文献   

9.
为了不断加强信访举报工作,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畅通信访渠道,提高信访质量,服务诉求群众,长子县纪委采用"一卡一表两书"措施为广大群众提供诉求平台。"一卡"即信访事项登记卡,"一表"即信访事项处理进度表,"两书"即信访人息诉罢访承诺书、信访目标管理责任书。  相似文献   

10.
<正>干部谈话是干部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一些干部走上违法乱纪、贪污腐化"不归路",往往是在成长进步最为紧要环节缺乏来自组织的提醒、告诫、警示,导致错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轻到重,最终无法挽回。因此,要进一步强化谈话的监督功能,将教育监督贯穿谈前、谈中、谈后全程,以动态跟进、无缝衔接的模式,促进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要做足谈前功夫,超前把脉确诊。谈话之前,应提前了解谈话对象基本情况,做好谈话预案,确保有备而谈,把握谈话主动权。一是用好"摸"字诀,掌握确凿情况。要采取翻阅个人档案、查看资料、核实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在开展好日常警示教育的基础上,分别为党员领导干部、普通党员干部、村(社区)党员干部定制警示教育"菜单",做到各有侧重,精准警示。针对党员领导干部,重点组织参观监狱、旁听职务犯罪庭审;针对普通党员干部,重点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警示教育读本;针对村(社区)党员干部,重点通过大喇叭聊天室、廉洁故事会等方式,用群众语言通报基层典型案例。该区先后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参观嘉陵监狱200余人次,旁听职务犯罪庭审400余人次,组织开展大喇叭聊天、廉洁故事会150余场次。  相似文献   

12.
孟宪春 《奋斗》2010,(7):58-58
<正>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参与程度越来越广泛,群众意见对干部任用的影响力也随之增大。实际工作中,由于群众对具体人的看法不尽一致,时常会出现"公论"不公的问题。如果把握不准,使用干部的导向作用就难以正确发挥,一些有棱角和开拓型的优秀年轻干部有可能被阻隔在选人用人的视野之外。正确对待"公论",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把握好群众的知情度。干部  相似文献   

13.
删,是个下策     
<正>前不久,在中央纪委监察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介绍说:2012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举报130多万件(次),16万多人因违纪受到处分,为29 551名被举报(错告)的干部"正名"。这些数字表明,群众对反腐败有着极大的参与热情,是纪检监察部门查处腐败案件的得力耳目和重要帮手。同时,在大量的举报案件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错告、诬告甚至造谣惑众等行为。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尤其在互联网上,网民反腐的"猛料"接连不断,内容夺人眼球,社会影响极大。其中,有些"猛料"很快  相似文献   

14.
尹建盛 《党课》2013,(7):67-67
河南省博爱县委组织部采取三项措施当好干部的“保健室”,打牢为民务实的思想根基。开通警示绿色通道。他们为全县科级以上干部开通警示邮箱,每月对群众日常反映的问题形成警示文件,  相似文献   

15.
正从群众观念上察"德"。"为官者,德为先;为官者,民为本。"对群众有没有感情,对群众利益敢不敢维护,群众冷暖有没有挂心间,群众诉求有没有去落实,反映了干部的群众观念,也是干部"德"的重要表现。考察识别干部的"德",不能偏听偏信,也不能以偏概全,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深入基层面对面倾听大多数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才能把口碑好、品德高尚、敢于担当、表里如一、群众公认的干部选出来,造福一方百姓,带动工作发展。从群众工作方法上察"能"。运用群众工作方法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党员干  相似文献   

16.
正所谓的"吃拿卡要",是指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向群众索取好处的形象体现。所谓"吃",主要是接受服务对象的宴请;所谓"拿",一般是凭借手中权力,不管群众愿意与否,强拿硬占群众的物品;所谓"要",通常是主动地采取提要求、暗示等方式向群众要钱要物;而"卡",则是有意刁难群众,给来办事的群众制造障碍,"卡"的目的多是为了"吃、拿、要"。一些党员干部错误认为"吃拿卡要"是小节,是人情往来,即便是违纪也属于轻微。因此,在"吃"  相似文献   

17.
党建短波     
正富裕县年度干部考核坚持"三突出"富裕县将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纳入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体系:突出"民生相关",综合考评保障幸福感的客观实绩。在干部考核中引入幸福感指数评价指标,使一些群众期盼已久的民生实事得到较好解决。突出"满意调查",科学调查反映幸福感的主观评价。在实绩考核的同时,委托第三方统计部门独立开展公众满意度调查,突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评价,客观全面地反映干部实绩。突出"群众认可",切实树立提升幸福感的政绩导向。工作中注重引导、强  相似文献   

18.
<正>"您的评价非常重要,请理性回答,看好您的满意度!"近日有机关对群众现场民意测评时,这样的温馨提示说了三遍,引人深思。善意提醒测评的重要性,让群众客观公平公正为干部亮分,无可厚非。但如此反复强调"非常重要""看好您的满意度",就难免让人听出一些弦外之音":这是在暗示我必须‘十分满意’吗?"群众犯嘀咕,反而不敢实事求是给出满意度答案了。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使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在过去的一年,我省反腐保持高压态势,从"打虎"到"拍蝇",从立规到执纪,一刻不停歇。总结过去一年反腐成效,省纪委交出成绩单: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接受信访举报94778件,处置反映问题线索21136件,立案14513件,处分14260人。其中,处分市(厅)级干部80人,县(处)级干部823人,从问题线索处置数量到纪律处分人数均有较大增长。  相似文献   

20.
干部考核工作中,我们在往会遇到这样一些干部,即通常所谓的“两头冒尖”干部,他们工作能力比较强、工作实绩比较突出,但是群众对其思想素质、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有微辞、有反映。而群众反映的问题有时又是些短时间内难以核实清楚的问题。对这部分带有疑点的干部,我们姑且称之为“疑点干部”。因为这部分干部“疑点”的调查核实的难度比较大,加上时间、人手等条件的限制,对这些“疑点”,考核组在短时间内也难以调查核实清楚,也难以及时下一个明确的结论,只能把群众的这些议论作为“疑点”,向组织上汇报,为组织上合理评价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