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梦雪 《法制博览》2015,(5):116-118
程序正义源起于西方法律文化,在英国最初表述为"自然正义原则",在美国发展为正当法律程序,在法国、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的具体规定中也有明确体现。从自然正义原则到程序正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并在实践中日臻完善,用了近八百年的时间,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完备的理论和应用体系,研究分析国外程序正义的实践经验,对探究我国法治建设中程序正义的实现途径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史嘉琪 《法制博览》2015,(8):109-110,108
在我国,过去和现在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一直存在,人们对实体的关注远超过对程序的关注,程序的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日本著名民事诉讼法学者谷口安平的代表作《程序的正义》一书中程序正义理论的分析,对程序正义的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通过了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次修改是对我国刑事制度和诉讼制度改革和完善,涉及逮捕条件、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审判程序及特别程序等,尤其是将"保障人权"以及"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写入其中,更深刻的体现出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这次修改进一步细化了审查批准逮捕的条件,明确了应当批准逮捕的几种情形,增强了可操作性。笔者现就新刑诉法视野下的逮捕必要性问题作以下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程序正义是法治社会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刑事诉讼一个重要理念,偏离程序正义会严重损害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影响司法公正和法律的权威。本文从刑事诉讼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程序正义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最后从思想、立法、制度和从最低限度的要求上提出如何落实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5.
程序法的原则规定反映程序正义的根基,但我国程序法原则规定没有系统的、内在统一的体系,使程序正义大打折扣,为法官偏私"造法"和司法滥权大开方便之门。程序正义的根本在于保证实体正义。司法实践中,许多人就程序法谈程序正义,从而掉入程序规则的迷宫,使实体正义成为空中楼阁。本文从具体案例出发,探讨程序正义的目的性,探讨我国程序法原则规定的核心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6.
司法理念是司法实践中,法律人对法律精神和法德价值的理解解读而形成的一种观念模式,也是指导司法制度设计和司法实践运作的理论基础和主导的价值观。在新形势下,国家对建设法治国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两大程序法做出了建设性的修改,以期通过程序正义达到规制司法行为的目的。为了适应新的程序法的要求,司法工作人员要紧跟脚步更新司法理念。  相似文献   

7.
郭昌明 《法制博览》2013,(11):168-169
从1996年刑诉法规定到2010年两高三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再到新刑诉法细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经历着缓慢的发展过程。本文试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具体操作程序提出建议,希望对检察环节排除非法证据起到帮助。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法律思想家,他通过著作《理想国》,《法律篇》等系统阐发了其主要的法律思想,对西方法学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正义理论以及法治理论,这些思想对后来的法治发展产生了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政情     
《南风窗》2012,(25):18-18
最高人民检察院新刑诉规则明确排除刑讯逼供得到的证据为确保新《刑诉法》正确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11月22日公布了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新增条文240条,一些章节的新增、修改内容多达80%。新《刑诉法》已经明确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原则,此次修改规定了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具体操作程序:非法证据排除制  相似文献   

10.
南书房     
《南风窗》2012,(14):96-96
《正义的理念》《(印)阿马蒂亚·森著(王磊李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版阿马蒂亚·森生于印度,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现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森深切关注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难的人们,被誉为"经济学良心的肩负者",而《正义的理念》被认为是自约翰·罗尔斯《正义论》问世以来,有关正义的最重要的论著。  相似文献   

11.
建设法治国家,其关键是公民的法治思维下的法治生活方式或行为的常态化。法治思维是文化范畴,培养法治思维固然文化是基础。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公平与正义、平等与尊重、权利与义务"对法治建设有可探索的资源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作为刑事司法正义的"一半工程",量刑历来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但是受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定罪、轻量刑"、"重实体、轻程序"等司法观念的影响,量刑问题的重要性、复杂性以及其相对于定罪而言的特殊性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最高人民法院从2005年开始对量刑规范化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将"量刑规范化改革"确定为重大司法改革项目,同时逐步开展试点活动。《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与《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相继出台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司法实践中量刑不适当、不均衡、同案不同判等问题仍然存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实现量刑均衡,增强量刑的公开性,维护司法公正,就很有必要加强对量刑问题的研究与实施量刑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孙中平  徐利 《法制博览》2013,(11):185-186
原《刑事诉讼法》第60条对逮捕条件的规定过于笼统,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79条对逮捕条件中的"社会危险性"作了五个方面的具体规定,并且增加了应当逮捕和可以逮捕的几种情形,实践中更具可操作性,但仍存在如何理解和把握的问题,本文将从审查逮捕理论与实务视角对此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4.
王海鹏 《法制博览》2014,(1):104-105
201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的《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将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由2003年试行时的"三类案件"、"五种情形",统一规定为"应该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等七种情形,这种调整使监督范围更加全面和完善,具有合理性。当然,任何制度都是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随着历史的前进不断发展的,在刑事诉讼理念发生重大变革,刑事诉讼法进行大规模修改的背景下,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应当相应扩大。  相似文献   

15.
正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是20世纪西方世界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主要著作有《正义论》(1971)、《政治自由主义》(1993)、《人民的法律》(1999)和《作为公平的正义》(2000)等。其中,《正义论》和《政治自由主义》是两部重要的哲学著作。由清华大学哲学系万俊人教授主编的《罗尔斯读本》节选了《正义论》和《政治自由主义》中关于正义、自由、政治等方面的精彩论述。《正义论》被哈贝马斯称为最近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叶竹盛 《南风窗》2013,(7):53-55
从"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法制",到"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识"和"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法治从改革的左膀右臂,变成了改革的主躯干。中国的法治历程伴随着改革深入崎岖前行。改革初期,《民法通则》、《破产法》等涉及基本经济制度的法律在巨大的争议中艰难出台。进入新世纪,共识逐渐累积,《物权法》等众多曾经难以想象的法律一一顺利诞生。  相似文献   

17.
司法中的正义问题是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加强对司法正义问题的研究对我国社会稳定与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本文首先从司法中的正义问题的涵义及其构成的相关概念出发。然后对司法中的正义实现的价值进行分析,并具体阐述了司法中的正义实现对我国法治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重要作用。最后明确了实现我国司法公正的建议与构想。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中,其中要求"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对培养法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法治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会和新的挑战,为了应接这个挑战,我们必须作出更大的努力,以实现"创新培养法治人才"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潜伏》是以政党为正义的一方来确定"潜伏者"的合法性,那么《卧底》、《告密者》却是因政党作为压制和专制的组织而使得这些为党工作的"卧底"成为出卖灵魂的、猥琐的背叛者。  相似文献   

20.
叶竹盛 《南风窗》2014,(25):48-49
<正>任何法律体制都是更广泛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广义"的法治概念都不可避免地必须体现出一个国家在一个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特点。兰戴尔·裴伦堡是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与法律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和澳洲拉筹伯大学的法学教授,中文名叫裴文睿。他是国际上研究中国法治发展最为活跃的学者之一。不久前,《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述评文章《依法治国,一个伟大政党的庄严选择》,其中引用了裴文睿在2002年出版的《中国走向法治的长征》一书中的观点,"尽管与经济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