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云娟 《前沿》2007,(11):150-154
不良债权以转让式处置是资产管理公司的一种经济高效的资产处置方式,近来,由于不良债权转让而发生的纠纷不断增多,此类案件因社会影响面广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同时因现阶段国家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法律规范缺位,使此类案件的处理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也使不良债权转让诉讼案件中各方主体利益平衡机制受到冲击,本文对不良债权转让合同的效力、违规转让产生的后果进行了一定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家庭暴力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侵犯人权的行为.在我国,受传统文化以及警察对家庭暴力案件的态度、认识和工作技巧等因素的影响,警察在家暴案件处置中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调查显示,警察性别、所接受的相关培训以及单位领导对家庭暴力案件处置的重视程度等因素与家庭暴力案件的处置效果之间存在显著联系.在家暴案件处置中,由男女警察共同参与的处警组合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提升家暴案件办理的整体效果,公安机关应尽量安排男女民警共同参与此类案件的处置工作,将社会性别教育、家庭暴力处置技巧等内容纳入警察培训课程,并建立健全家暴案件处置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3.
劫持人质案件具有公开的暴力性、对抗性、残忍性和处置结果的不确定性。警方在处置这类突发案件时,成功、顺利、安全地解救人质是根本目标。警方在处置劫持人质案件过程中,处置难度很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人质的伤亡。为了达到制服犯罪分子,成功解救人质的目的,现场参与处置的警方人员应当遵守安全第一,统一指挥、协同作战,武力与谈判相结合及智取"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公开劫持人质案件的处置具有实时性、紧迫性的特点,在处置过程中需要完善的指挥系统和后勤保障。在处置公开劫持人质案件时,党政领导要在宏观上把握大局,不要直接干预处置工作,负责处置的公安机关应当获得实际指挥权来安排具体工作。公安机关在处置案件时,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整个社会公共服务系统为案件的处置提供人才、技术、设备上的保障,建立完善的社会后勤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5.
劫持人质案件,是指犯罪分子以暴力手段控制一人或多人的人身自由,并以残害、折磨被控制者相要挟,强迫第三方或被控制者本人满足其某种要求的犯罪行为。 劫持人质案件有公开型和隐蔽型两种。本文只论及对公开型劫持人质案件的处置。针对该一类型案件的特点,通常可以采取劝降谈判的和平处置模式,也可以采取武力强制的处置  相似文献   

6.
碎尸案件作为杀人案件的一种独特的形式,除了具有杀人案件的一般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这也决定了这类案件的现场勘验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对这类案件的特点和勘验重点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绑架案件频繁发生,各地公安机关对绑架案件的处置工作高度重视。要强化绑架案件的处置能力,就应建立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绑架案件侦查破案工作机制;重视并逐步培养绑架案件现场处置专业人员;拓宽侦查思路,丰富侦查模式;实现侦查工作的信息化和装备的现代化,全面提升处置行动的攻坚能力;更新传统观念,适应犯罪动态化趋势。加强社会管理和防范,压缩绑架案件生存空间,从绑架案件发生的条件角度增强预防能力,加强社会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建设以达到预防目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频发的动态枪手案件是"拥枪自由"的美国最为严重的暴力犯罪案件。美国应对处置动态枪手案件的主要经验有:在整体应对框架上,建立基于社会预防的全过程应急管理体制,强调全社会准备,注重犯罪预防、安全防护、公众教育和专业训练;在警方现场处置方面,确立了基于快速部署的紧急响应策略,并积极推广警察第一响应者训练。我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与美国动态枪手案件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征,美国在动态枪手案件应急管理和现场处置方面的经验,可为我国公安机关应对处置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所借鉴。公安机关应对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应着重建设、提高社会预防、基础应急准备、现场紧急响应处置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和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9.
爆炸威胁是目前犯罪分子进行恐怖活动的一种主要手段。研究爆炸威胁及安全处置对反恐怖活动 ,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爆炸威胁案件要迅速制定详细的应急方案 ,接到爆炸威胁时快速反应。处置爆炸威胁案件要严密、迅速组织人员疏散 ,由精干的专业人员对爆炸装置进行搜查 ,妥善处理可疑物品。平时要加强防爆检查 ,完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0.
爆炸勒索案件的现场有其自身的特点 ,我们在这类案件的现场勘查时应抓住特点 ,结合一般爆炸案件的勘验方法进行个案区别处置 ,本文就如何对爆炸勒索案现场勘查的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闹丧”即“打人命”。调处“闹丧”,俗称“打死人官司”,也叫处置非正常死亡引发的案件。“闹丧”是农村中出现的一种非法的、聚众闹事现象,是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一个社会问题。怎样及时而有效地处置“闹丧”?怎样防止“闹丧”的发生?对稳定农村社会治安秩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爆炸案件时有发生。此类案件伤亡大、损失重,社会政治影响恶劣,易引发其他敏感的社会矛盾,对于社会治安稳定和人民财产构成重大威胁。为制止涉爆犯罪案件增长态势,公安机关在加强预防的同时,要从积极提高涉爆案件的现场处置和涉爆案件侦查能力入手,加强提升打击爆炸犯罪实效的策略和措施的研究,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从爆炸案件的规律特点出发,结合多年来对涉爆案件现场处置的工作实践积累和专业理论学习,笔者认为做好涉爆案件的先期处置工作在整个涉爆警情现场处置过程中,起着很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从警以来,接到大量事实清楚、情节简单、责任明确,而又不能立即处置的民事纠纷案件,其原因大多是警察没有裁决权,只能劝说调解,导致治标不治本。这类案件周而复始的发生,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警力,有的甚至演变成恶性刑事案件。从现实情况看,以法治社会建设为目标,应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建立民事纠纷的快速裁决机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法制生活中的"急"和"难"。一、案情简介2015年7月的一天,某派出  相似文献   

14.
杨建民 《人民公安》2014,(14):26-27
<正>作为一名参与过处置暴恐案件实战的民警,我想说,枪是第一生命,像爱惜眼睛一样爱惜枪支,像打击脱兔一样快速打击运动目标,你才能在战斗中取胜。新疆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主战场,喀什是"棋眼"。近来,发生在喀什的一系列严重暴恐袭警案件一再证明,喀什警察执法当中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愈加严峻和尖锐,必须有克敌制胜的作战本领,才能保全自我,战胜敌人。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伴随着暴力阻碍民警执法案件不断见诸报端,针对民警的"软暴力"阻碍执法行为也屡见不鲜,这类案件的屡屡发生损害了法律尊严,降低了公众安全感,也严重阻碍了法制和社会发展的进程。相对于暴力抗法行为而言,"软暴力"阻碍执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让民警更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民警在处置时往  相似文献   

16.
暴力性犯罪是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由于国际恐怖活动的影响,海外黑社会组织的不断渗透,国内暴力性犯罪活动将日趋严重。这类犯罪活动,不仅侵害特定的对象,而且还往往殃及无辜,甚至将矛头指向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置暴力性犯罪案件,已成为刑事侦察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而严峻的新课题。本文拟就重大暴力案件的对策问题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期连续发生多起以"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相威胁敲诈勒索的案件.此类案件极易在一定范围内引起社会治安秩序混乱,给社会造成了恐慌,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安全隐患.此类案件频频发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此,公安机关不断提高快速反应和现场处置的能力,加大防范和打击力度,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利用"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方式进行敲诈的案件不仅涉及到案件的认定问题,还涉及到此类案件的侦查,同时,现场处置也是此类案件的一大要点.  相似文献   

18.
《政策》2011,(9):2-2
谭纪雄,1976年出生,1999年7月大学毕业后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武汉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突击大队副大队长。从警12年来,谭纪雄一直战斗在反恐、处突的公安特警岗位上,在一次次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面前,他临危不惧,先后参与处置严重暴力案件20余次,  相似文献   

19.
人质劫持案件谈判技术是当代西方国家警察在处置人质被劫持案件时使用的一项实用心理危机干预技术。我国在处置人质劫持案件方面的经验较为单一,这项技术在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使用频率较高,对我国警务工作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警务工作的重要职责是处置各种社会矛盾和打击违法犯罪,常常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因此警察熟知和掌握人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特别是掌握违法犯罪行为人的心理特点是十分必要的。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新生事物新型矛盾频出,以往传统的警务工作方式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探讨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即可以丰富和完善我国公安理论又赋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处置突发事件、战斗结果评估初探杨万仁总结评估战斗结果,是处置突发事件(以下简称“处突”)战斗结束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实践证明,只有从战果统计和对战斗过程进行全面分析,才能总结出经验教训,并从中发现突发事件形成的规律及发展趋势,为今后“处突”制定科学预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