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卢剑平  王丹丹 《学理论》2010,(11):166-167
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形势,加强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已成为摆在广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只有看到全球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懂得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合理构建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季岐卫  焦岚 《学理论》2015,(5):249-250
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早在互联网刚刚兴起之时,就有研究者率先开展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此后,相关的研究不断得到深入和强化。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范式,其思想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则势必理应得到充分的反思性考察,也只有在充分反思的基础上,才能据以展开实践的探索。解决措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具有心理学前提;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实现与新网络平台的动态平衡发展;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全员协作的立体体系。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主客体双方身份的双重性、媒介资源的开放性、信息流动的非线性等特征。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阵地,搭建了桥梁,同时也为不良信息泛滥留下了隐患,使信息把关难度加大。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原则、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实现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丰富教育内容,改进表现形式;坚持主动建设原则,构筑网络教育阵地,打造骨干教师队伍;坚持适度疏管原则,提倡网络伦理,加强外部监管。  相似文献   

4.
杨珍奇 《学理论》2014,(6):278-279
互联网传入中国近20年,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它给高校学生学习新知识、获取新信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由于网络的负面作用,也给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交流工具的出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压力。根据我国高校学生网络运用状况,分析我国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王莉 《学理论》2013,(19):209-210
在信息网络化的环境下,网络作为一种新的载体出现,其信息的海量化和专门化,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与快捷性以及影响方式的开放性和渗透性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丰富教育内容,拓展网络阵地,优化网络教育环境,形成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态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翟建华 《学理论》2012,(35):340-341
网络文化的普及和网络信息的传播给大学生意识形态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多种困境。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传播工具,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境界,又要规避网络风险,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共振,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方式和方法的发展和变革,是我国教育水平的体现,也是教育状况与国际接轨的需要。通过对相关内涵的解读,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此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相关对策。从这三个方面加以探究,旨在进一步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郭青 《民主》2007,(10):17-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网络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生  相似文献   

9.
朱志刚 《学理论》2010,(13):242-246
全球网络信息化深刻地改变着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并以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改变着传统意义上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和体系。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给思想政治工作上水平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新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努力掌握互联网这个新的认识工具、新的交流工具,特别重视互联网里的思想政治教育,抓住互联网给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种种机遇,在互联网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受众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4,(31)
网络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促进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诞生。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问题一直都是学术界高度关注和努力探索的问题。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而言,在网络条件下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含义,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特点,从而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1.
徐群 《学理论》2013,(11):286-288,294
从梳理异化概念入手,指出异化现象在现代社会无处不在,正在一步步渗透我们生活每一个领域,现实世界有异化,在网络世界也有异化。从人际关系、学习主体、娱乐方式和价值观念四个方面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异化表现,提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具体措施如下:培养网络主体意识,增强大学生网络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网络道德意识,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培养健康网络心理,塑造大学生健全网络人格。  相似文献   

12.
网络的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新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价值诉求,而应该有效地利用网络载体,在公民意识的培养上寻突破,在民主理念的践行上求提高,在公民社会的构建上讲实效,把握时代脉搏,科学运用网络,以广阔的视野完成中国政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任肖赟  库瑞 《学理论》2012,(5):193-194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随着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文化具有全球性、高时效性、交互性、匿名性和虚拟性的特点。搞好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是:建设优良的师资队伍、健全网络文化监管制度、加强核心价值引导、建设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大学生校园网络等。  相似文献   

14.
郭晓红 《学理论》2012,(22):237-238
高校作为知识最密集、思想最活跃、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最快的地方,成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的前沿阵地.网络逐渐成为青年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新型空间,深深地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特征入手,分析当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控制的视角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至今尚较为少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控制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身的社会控制理论和因素所带来的网络社会控制,它的主要命题是意识形态的网络控制。当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控制主要是通过正确的网络教育理念、完善的网络工作制度、贴切的网络伦理道德和强有力的网络监管这四个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黄河 《学理论》2014,(12):264-265
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理念和行为习惯,其中由此产生出人们寻获信息和处理信息中的异化问题。在人们享用信息的同时,会因为信息异化的作用成为信息的奴隶。有鉴于此,在现阶段大学生教育中,要重视信息化社会中网络使用对大学生所带来的影响。以此为研究切入点,分析网络信息异化对高校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探讨深化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28)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被运用到教育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带来实效性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的挑战。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正确认识主体和客体的范畴,摆正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坚持在教育主体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客体主体性,提高客体的自我塑造能力,尊重主体,实现主客体双向平等互动,进而实现客体主体化。同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并且加强对网络的立法,为实现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网络技术的产生发展促进了政治社会化载体的变迁,创造了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全新范式。面对蓬勃兴起的网络技术及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保持清醒的认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积极采取措施,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立足网络化生活,从生活本身出发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才能解决好问题。  相似文献   

20.
柳春光 《学理论》2014,(6):276-277
网络时代,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高校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不断弱化。这促使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现代化、网络化的需要,以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手段、更新方法、增加新阵地、提高其实效性的需要。因此,探讨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