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年年开会,天天开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否定一切会议当然不对,但问题是会议过多、过滥,且数十年如一日如此这般.无法避免地会让人产生会议麻木症.文艺理论中有"审美疲劳"之谓--连美的东西看久了也会产生疲劳,更何况有些会议本来就形象欠佳、甚或面目可憎呢!前些天,昆明市政府召开的一个电视电话会议,进程中,当电视画面切换到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分会场时,会场上竟空无一人.在昆明主政的铁腕人物仇和想来是绝不会放过这个极坏的遮会典型吧!  相似文献   

2.
陈勇 《政府法制》2013,(5):47-47
老吴是单位的领导,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开会。开完大会开小会,没完没了。今天上午,老吴又去一个大酒店开会了。会后,照例要吃顿会议餐。架不住别人的劝酒,老吴喝多了。下午回到单位,他本想开个会传达上午的会议精神,不想酒劲涌上来,就在办公室里迷糊过去了,不知过了多久,他听到刘秘书说了一声:“让您下午4点必须到会,再晚就迟到了。”  相似文献   

3.
滕修福 《江淮法治》2013,(23):46-46
时下,会议多,会期长,已经成为一些地方的办事“特色”.然而,武汉一个市直部门,一年接到1300多个开会通知,平均每个工作日要开5个会,令人咋舌.尽管有人认为开会“是工作的一部分”,但当参加会议成为一件累人、甚至折腾人的工作时,就让人无法忍受了.  相似文献   

4.
时下,因为举国上下抗非典,会议倒是少了许多。但此前,各种会议名目繁多,且大多是“高耗会”——高消耗的会议。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导热衷于开会。本来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非要召开层层级级“头头脑脑”的大会,不仅花去大量的人力,还要浪费就餐、住宿、差旅等一笔不小的开支。一些地方甚至以开会为名,行吃喝玩乐之实。“一人开会,全家随从”不说,还把各种“会议”开到名胜地、风景区。有的还搞什么“有奖开会”,“土特产”、“纪念品”也随着“会议费”而报销,行开  相似文献   

5.
近日到某镇,一位党委书记说:“当‘一把手’难,不用说别的,光开会就难以应酬,何谈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负责某一方面工作的同志,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主要领导的重视,因此一开会总拉“一把手”参加。据了解,一个乡镇书记或乡镇长,几乎每月要参加10次以上的会议,尤其月初季末年尾会议更为频繁。什么现场会、观摩会、总结会、表彰会等等。一个会接着一个会,还有许多会是重叠召开。“一把手”参加这个会,又想着那个会,结果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敲不到点子上。但是又不能不这样。因为不知道哪柱香没烧到,“神”不高兴…  相似文献   

6.
人大常委会会议是国家权力机关履行职责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人大常委会会议每两个月至少召开一次,这是法律的规定。开会就是履行职责、行使权力。不开会,就不能形成决议、决定等等。因此,按时出席人大常委会会议是法律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最起码要求。  相似文献   

7.
对于29岁的许云鹤和69岁的王秀芝来说,这是一个有些煎熬的夏天。两年前的一起民事纠纷,两个月前的一纸判决。让这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人同时坠入舆论漩涡。  相似文献   

8.
开会     
以前我认为,开会是世上头等无聊的事。有什么事在墙上贴个通知或者在办公室吆喝两句,不就完了吗?非要把大家纠集起来,兴师动众地开会。领导讲得唾沫横飞,下属听得昏昏欲睡。尤其是传达文件的会议,更是浪费时间。本来大家都是有阅读能力的人,你把文件下发,人手一份自己看不行吗?  相似文献   

9.
当前,会议多、质量差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对会议要实行“八精减”。一要精减会议数量。可开可不开的会议要坚决不开,某些同类的会要“合并同类项”。二要精减会议人数。参加会议的人要从实际出发,会不要开得越大越好,也不要什么会议都请上级领导。三要精减会议讲话。提倡讲短话,有些会有书面材料就不要再照本宣科念一遍。四要精减会议时间。能半天开完的会,就不要开一天。现在有的会议时间过长,开得拖沓。五要精减会议桌上的东西。眼下会议桌上已不是清茶一杯,取而代之的是饮料、水果、糖点等。国内工作会议不必这…  相似文献   

10.
星评 《政府法制》2013,(12):45-45
e哥近日采访时了解到一个真实的故事,沿海一省份某厅局负责人因不堪忍受会议过多,让人统计涉及厅局相关工作全年的开会数量,统计结果令人震惊:1068个!  相似文献   

11.
据报载,中国每年召开的会议达8亿7千多万个,平均每天240万个。今天会明天会后天会天天开会,你也讲我也讲他也讲人人都讲,但究竟谁去落实?会海,已经成为中国各级行政管理工作中的第一大公害。面对如此泛滥的会海,人们不禁要问,会议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汹涌而来,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上级领导到基层搞检查、调研、开会,是推动基层工作的一个基本方法。但近年来,一些地方类似的检查、调研、会议太多太滥,使基层单位苦不堪言。其一,牵扯时间、精力。为应付上级难把精力用在干工作上。其二,加剧经费困难。凡应付检查、召开会议都要一笔不小的开支,很多基层单位经费本来就紧张,接踵而至的检查、会议往往使这种状况雪上加霜。其三,落实难。会议过长期以来,上级领导到基层搞检查、调研、开会,是推动基层工作的一个基本方法。但近年来,一些地方类似的检查、调研、会议太多太滥,使基层单位苦不堪言。其一,…  相似文献   

13.
第一位     
新年伊始,分行各科室忙于布置安排本年度工作。元月15号,办公室捷足先登,召开了全市工作会议,要求行长和主管领导必须参加。会上除安排贯彻有关本科室工作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让参加会议的行长们表态,如何支持他们的工作。尤行长经过其秘书几天通宵达旦的准备之后,携带着厚厚的一叠材料,精神抖擞地去参加会议。在表态时,尤行长胸有成竹地提出了自己如何支持办公室工作,如何向办公室倾斜,如何把办公室工作放在第一位等等。尤行长的侃侃而谈,令人耳目一新,博得了一片喝采。元月20日,会计科召开工作会议,也要求一把手…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有一本厚厚的关于开会规则的书《罗伯特议事规 则》(Robert's Rules of Order),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故事要回溯到140多年前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方的麻省 贝特福特有一位年轻的陆军中尉亨利·马丁·罗伯特。一天,他奉 命主持地方教会的一个会议。由于与会地者对会议议题意见分 歧很大,人们在会上争论不休,最终什么决议也未达成。这样的 会,开了等于不开,甚至比不开还要糟糕。 毕业于西点军校的罗伯特认真劲儿上来了,他发誓,如果找 不到一个好的开会办法,他就再也不开会了。他开始认真探究人  相似文献   

15.
郭庆峰 《江淮法治》2009,(9):32-33,28,29
4月9日上午,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召开第九次会议,审议《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与往常不同的是,本次会议不再“关门开会”,而是邀请多家媒体记者到会旁听。这是省人大常委会扩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凝聚社会各方共识的一个新探索,在全国地方人大中尚属首创。  相似文献   

16.
王晶晶 《政府法制》2011,(28):22-23
对于29岁的许云鹤和69岁的王秀芝来说,这是一个有些煎熬的夏天。两年前的一起民事纠纷,两个月前的一纸判决,让这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人同时坠入舆论漩涡。  相似文献   

17.
5月的北京,风和日丽,鲜花盛开。28日至31日,全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会议在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检察院及铁路运输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检察两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及部分主管检察长齐聚一堂,共同谋划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创新发展。与以往反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检察部门分别召开全国性的工作会议不同,此次会议两个部门共同参加,一起开会。这样做,不但是落实中央关于精简会议要求,转变工作作风的体现,更是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本质认识不断深化的表现,正如最…  相似文献   

18.
前些时日,有则“官场新警示”甚是为人所推崇:“开会发言不抽名烟,出席会议不戴名表,基层视察不打雨伞,灾难发生不露笑容,突发事件不当新闻发言人”。对身在官场的人来说,乍看似乎颇有道理,但仔细想想,这些所谓的警示,只是某些心中有鬼之徒的小伎俩而已。要想堂堂正正、心安理得,可别被“官场新警示”闪了腰。  相似文献   

19.
吴甘霖 《政府法制》2012,(23):39-39
一个星期一的晚上,加拿大一家无线电台副总裁鲍伯召集电台所有的行政人员到他的办公室开会。  相似文献   

20.
黄峥  何睿 《检察风云》2004,(8):18-19
她掉入一个美丽的圈套起初,林砚并没有觉得今天对她来说会是个不寻常的日子。当她走进办公室时,外面忽然下起了雨。一个身着黑色风衣的男子走进了办公室,“老王在吗?借把伞。”当时正埋头打字的林砚抬起头来,只见来人高大魁梧,鼻梁高挺,头发向后梳理得很整齐,人显得气宇轩昂。她忘了手中的活,一时感到无所适从。心慌乱地跳了起来。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林砚自己也搞不清楚。礼节性的寒暄之后,二人互换了名片。看着共同的姓氏,擅长交际的林平开玩笑地说:“哎呀,我们可是一家子呀,说不准还有血缘关系呢。”一句话,将原本并不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