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年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1949年10月━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目前全国共编制了10个“五年计划”,一个“五年规划”。★“一五”计划(1953━1957年)这几年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并基本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  相似文献   

2.
汪海波 《小康》2006,(1):31-33
按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变革这个视角分期,可将建国后实行的十个“五年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其教训有重大差别。“一五”计划: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一大教训1955年3月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一五”计划草案,并建议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审议批准、颁布实施。同年7月,一届人大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一五”计划。主要由于缺乏经验,“一五”计划编制和执行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最主要的教训诸如:在投资总规模方面偏大,形成紧张的平衡。在投资分配方面,重工业偏多,农业和轻工业偏少;制造业偏多,煤电运等基础…  相似文献   

3.
今年的两会,一个重要的主题是审议和讨论“十五”计划纲要,这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计,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我国从 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 2000年胜利实施第九个五年计划,今年开始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伴随着五年计划的连续实施,我国的总体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五(1953──1957年) “一五”要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全国基本上实…  相似文献   

4.
实现民生幸福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生建设的具体目标有着不同的规划。"一五"时期是新中国为实现工业化而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时期,也是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的时期。通过对"一五"计划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共在"一五"计划开始实施之前,已经清醒地认识到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必然会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对此,中共确立了重点建设、兼顾民生的指导思想,并且对"一五"时期的人民生活做出了适当提高的规定。这一指导思想奠定了"一五"到"五五"时期中共领导民生建设的总基调,符合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后人不能用以后的历史来否定之前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逐渐建立起来的。在我国建立集中计划体制,有我们的内部原因,那就是旧中国长期实行国家集权管理,加之革命战争时期实行供给制的影响。但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从实践上来看,我国“一五”计划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制定的;作为我国组织实施计划主要依据的《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一书,是苏联当时计划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给中国赴苏谈判团同志讲课稿子整理出版的;“一五”期间有156个项目是苏联直接帮助建设的。从理论上看,1953年我国翻译出版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其中的…  相似文献   

6.
张秀隆 《传承》2012,(1):32-33
“富民”与“强桂”是广西现阶段发展的两个关键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已迈进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但是,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改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改变,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与发达省份差距较大的现实没有改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根据本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所处的特定阶段,正确处理好增长速度。效益和规模三者之间的关系,国民经济才能持续良好的发展势头。广西自治区经济发展情况如何?下面从中外两个角度来进行比较。一、从数员上看,广西经济高速增长,发展前景喜人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经济发展较快,尤其是“八五”时期,经济实现超高速度增长,“九五”开局头两年同样保持较高增长的发展势头。可喜之一:从全国及国内区域经济中的排位上看,我区经济增长速度名列前茅引人注目。跟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从改革开放到1996年,GDP年平均增长速度达…  相似文献   

8.
李灼荣 《桂海论丛》2001,17(4):48-51
实现工业化、城镇化 ,是广西“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两个重点任务。根据广西区党委领导同志的意见 ,2001年5月15日 -5月29日 ,在自治区党校举办了“广西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问题”研讨班。与会人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区党委和区人民政府关于“两化”问题的重要决策 ,从多学科、多领域的角度探讨了贯彻和实施区党委、区人民政府“两个发展规划”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和战略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对策思路。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如何理解和贯彻广西工业化的指导思想代表们认为 ,学习和贯彻推进广西工业化进程的指导思想时 ,特…  相似文献   

9.
《上海支部生活》2011,(7):29-30
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957年,随着“一五”计划各项指标的超额完成,我国的经济社会出现了显著的变化。或许是成绩来得过于顺利,1957年以后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段时期,是党的历史上曾犯过严重错误的时期。  相似文献   

10.
“十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努力拼搏,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区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人均财政收入突破1000元。今日之广西,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十一五”是我区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自治区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四个广西”为核心内容推进和谐广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广西的整体推进,离不开14个市的全面快速发展。因此,在“十一五”第一年的开年之际,我们特邀全区各市的市委书记共同回顾“十五”不凡的经历,展望各市“十一五”的宏伟蓝图(标题为编者所加)。衷心感谢各位市委书记在百忙中对广大读者的新年祝福以及对《当代广西》工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马飚 《当代广西》2006,(1):10-11
“十五”时期,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努力拼搏,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区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人均财政收入突破1000元。今日之广西,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 “十一五”是我区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自治区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四个广西”为核心内容推进和谐广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广西的整体推进,离不开14个市的全面快速发展。因此,在“十一五”第一年的开年之际,我们特邀全区各市的市委书记共同回顾“十五”不凡的经历,展望各市“十一五”的宏伟蓝图(标题为编者所加)。 衷心感谢各位市委书记在百忙中对广大读者的新年祝福以及对《当代广西》工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当代广西》2005,(23):1-1
“九五”期间,广西全面实施五大经济区发展战略,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五大经济区,首先是以港口经济、海洋经济、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桂南经济区。即沿海地区。这期间,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的港口建设发展迅速,广西GDP比“八五”时期翻了一番。“十五”以来,特别是在实施沿海基础设施大会战以后,港口经济开始发挥带动效应,广西经济再上一个台阶,2004年全区经济实现“三突破”。然而,横向比较,广西经济与先发展地区仍然有较大差距。“十一五”广西经济建设的压力很大。广西经济要再跃上一个新台阶,必须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沿海地区。可以说,沿海经济是广西“十一五”经济发展的理想“制高点”。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党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经历了“一五”计划、“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四个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对今天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面向 2 1世纪的一项重大举措 ,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我国民族地区从地域范围上讲 ,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内蒙 ,大体覆盖了我国 70 %国土面积和 1/ 4人口。西部是我国欠发达地区 ,但又是我国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富集区 ,市场潜力巨大 ,多民族聚居地区 ,因此 ,全国推进西部开发 ,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促进各民族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建立以后 ,在“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 ,我国生产力布局曾两次向西推进 ,国家…  相似文献   

15.
《辽宁人大》2006,(1):11-11
“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制定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需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一、发展阶段的把握浙江的发展阶段具有双重性。全国而言,“十一五”时期将进入人均GDP1000—2000美元发展阶段。浙江而言,“十一五”时期将进  相似文献   

17.
李建平等著的《广西文学50年》出版了。该书首次把广西文学从建国伊始到今天这50余年的发展脉络做了一次系统地梳理和总结。这无疑是广西文坛上的一大盛事。全书把广西文学的发展轨迹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从1949年广西解放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当代文学初创和初步发展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1978年至1989年广西文学全面复苏、发展、繁荣的时期;20世纪 90年代至今的文坛新桂军时期。这一历史分期既着眼于广西文学50年来自身的发展特征与规律,又顾及到了重大历史事件在这一文学进程中所起到的不可回避的重要作用,是一种科学、客观、合理的划分。编者在这种科学的划分之下,用大量作家、作  相似文献   

18.
正为加快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广西发展的目标任务。在这一系列目标任务中,格外引人注目的是"十三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的发展速度和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453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那么,广西能否实现年均7.5%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什么要比全国的6.5%以上的增长速度高一个百分点?453万的农村贫困人口能否  相似文献   

19.
高歌 《当代广西》2010,(24):30-30
“十一五”时期,我区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的成绩—— 一是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广西外贸发展最快的时期(见图)。2007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达92.8亿美元,提前三年完成“十一五”进出口总额91亿美元的目标;2008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2009年的出口和进出口增幅分别在全国排第1位和第2位;  相似文献   

20.
文摘     
翻两番是能够实现的二十年翻两番,意味着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2%,这当然不是很轻松的事情,但绝不是不可能达到的“高指标”。事实上,我国从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3年开始,到1981年,尽管经济发展屡遭破坏,特别是遭到“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破坏,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增长的速度仍然达到8.1%。再拿1979年到1981年这三年来说,这是我国经济的调整时期,放慢了速度,但是工农业总产值的年增长率仍然达到6.7%。可见,设想今后到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2%,不是什么“高指标”。再从国外的资料看,苏联社会产品总产值从1956年到1975年的二十年间翻了两番,每年增长速度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