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红灯笼高高挂──海外华人过中国传统节日别林在中国的传统风俗中,“过节”是一项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内容。一年四季中,有春节、清明、中秋等大大小小十多个传统节日。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虽然远离祖国或祖籍地,却保留了很多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春节是最...  相似文献   

2.
曾几何时,在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一艘高挂“区域化大党建”旗帜的航船.从上海市徐汇区拔锚离港,扬帆起航……  相似文献   

3.
药房高挂“免战牌”:力度伸、口罩、消毒药水缺货!  相似文献   

4.
谈以美育人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民间有一句谚语:“发不发,看娃娃”。意思是说小至一个家庭能否发家致富,大至一个国家能否发达富强,都要看娃娃能否茁壮成长。用今天的热  相似文献   

5.
乔家大院──民俗“大观园”小羊乔家大院内的一个小院落。在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南54公里的祁县乔家堡村,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民宅院落,当地人称“乔家大院”。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在这座深宅大院里拍摄的。看过这部影片的人,不仅会对旧中国妻妾成...  相似文献   

6.
钱其琛副总理在纪念江泽民主席八项主张发表5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台湾同胞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力量。我们始终真心实意地寄希望于台湾同胞。”这一论述,充分体现厂江主席八项主张的精髓,是对台湾同胞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肯定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具有光荣爱同主义传统的台湾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和祖国政府的一贯主张。早在50—6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多次发表讲话,充分肯定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指出在解决台湾问题时要问台湾同胞商量,尊重台湾同胞的意见。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  相似文献   

7.
祖国啊 母亲     
永松 《八桂侨刊》2004,(5):28-28
为什么人们总是把祖国比作母亲?有人说:“祖国用她那江河的乳汁喂养了我们。”有人说:“祖国用她宽广的胸怀抱大了我们。”但无论什么词汇,都表达不出我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而只有“母亲”这个词才能表达出我们对祖国最忠诚、最纯洁、最真挚、最伟大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黄帝传说论析宋魁旭黄帝的时代距我们今天已经十分久远,但关于黄帝的传说却并不完全属于过去,探究这一源远流长的传说,其意义不容忽视与低估。我们应在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针指导下,努力发扬黄帝作为“人文之祖”的精神力量,把他开创的民族精神一代又一代地发扬光...  相似文献   

9.
“这里不是战场,但同样有刀光剑影;这里不是死亡线,但同样有死神的淫威。”   ——一个女特警队员的日记   “我们的纤纤细手,已握起了震慑敌胆的惊雷;我们稚嫩的双肩,已担负起祖国的安危,我们无愧于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时代。我们的青春,献给了人民,献给了这个伟大的共和国。” ——另一个女特警队员的日记   8月 12日。蓉城成都。   天刚放亮,就哗哗地下起了大雨。吃过早饭,又是电闪,又是雷鸣,更加发了疯似地撒起野来。   躲在招待所房间里,我站在窗前,心急火燎地望着浓云重压的天空,望着雨水四泻的路面,暗暗…  相似文献   

10.
楚钰 《政策》2004,(2):10-12
羊年初冬时节,江城武汉,洪山礼堂门前,彩球悬空高挂,彩旗迎风招展。虽然室外略有几分寒意,但是场内气氛异常热烈。由民建中央委员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0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在此隆重召开,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知名民营企业家及民营企业代表500余人出席了  相似文献   

11.
我和祖国同年生。俗说“同庚易生情”,我最爱写“祖国万岁”。 听父亲讲,我出生那天,正逢家乡全境解放。两个月后,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母亲为此特高兴,逢人便说我命好,赶上了好时代,街坊邻里都称我是“建国号”。襁褓中,母亲就常在耳边念叨: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小宝长大了要好好读书报国家,并摇着我的小手说:学写字哦,就写“祖国万岁”。开始咿呀学语了,母亲就要大哥教我用笔写“祖国万岁”,每天手把手地教,  相似文献   

12.
香港组团:各界支持,意义非凡近两年来,全国政协委员伍淑清与一些热心人士已试办了多种形式的“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交流团”回祖国内地开展“认识中国历史文化,关心祖国未来”的活动,让学生增广见闻,开阔眼界,藉此增加他们对祖国的了解,帮助他们认识和学习祖国的历...  相似文献   

13.
未来香港特色王金岗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历史的转折点。从这一天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作为祖国大家庭的一员,未来香港与祖国其他地方相比,有其鲜明的个性特色。一、“一国两制”“一国”与“两制”的紧密结合,维护国家的...  相似文献   

14.
祖国医学认为,脱发与血气虚损有关,血气虚则肾气弱,肾气弱则毛发脱落。时值冬季,是治愈脱发的好时机,运用“发为血之本,肾生髓主骨,其华在发”的理论,采用中医验方。筛选出天然纯中药,以滋补肝肾、滋肾外髓师F方电十。/摘自g安苦连自、\冬治脱发易长  相似文献   

15.
旅日期间,虽然有洋房、轿车、高薪的诱惑,但在我心灵的天平上,这些东西永远高不过“祖国”二字。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就永远不会有“家”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走进郑州幼师,映人眼帘的,是墙壁上高挂的一块块荣誉奖牌:“郑州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郑州市文明单位标兵”、“省级文明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先进单位”。这些奖牌,哪一块都闪烁着郑州幼师强化师德建设的光彩。  相似文献   

17.
十多年前有家制鞋厂,因为给小平同志做布鞋得到老人家的赞扬,就在厂区特意高挂硕大的一只同款布鞋,供人瞻仰,并示荣耀。杂文家宋志坚著文批评此举,发出“请高举旗帜,不要高举鞋子”的呐喊。当时我曾觉得,这家鞋厂的领导有邀宠之嫌,公民意识太差。  相似文献   

18.
肖永明  戴书宏 《求索》2013,(8):113-115
在理学视域中,“中”可以从“时中”与“在中”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中”指的是喜怒哀乐未发之前.内心情感尚未表现于外在行为,能够恰如其分。无所偏倚.这是“未发之中”,或称“在中”;另一方面,“中”指的是喜怒哀乐已发之后,表现于具体行事过程中,恰到好处,各得其宜,这是“在事之中”或称“时中”。二者之中,“在中”为体,“时中”为用。“和”实质上指的是“时中”的状态.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中”与“和”的关系中,“中”是“和”的本体,“和”是“中”的发用。“和”的修养功夫必须落脚在“中”.不能仅仅关注“中”的显发状态而不从根本上下功夫。其基本思路是“由中而和”。由于“中”并非实体.没有具体的实指的内容,需要通过“诚”,才能达到“中”的状态。“诚”是“中”的根本,而“中”是“诚”的外在显发。简言之.即“诚”能达“中”,由“诚”而“中”。  相似文献   

19.
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努力奋斗□省民革副主委兼秘书长毕赶生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分裂,反对“台独”,反对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相似文献   

20.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自己的企业连年大亏,但他秉承“我的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关门”的理念,不惜“出卖大厦,维持厦大”。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在新加坡组织“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募集巨款11亿,动员3000多名华侨机工回国不遗余力支援祖国抗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