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父亲的长征     
父亲李斌是1935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14岁跟随贺龙长征.我从小就听父亲讲他那些长征故事,几乎到了耳熟能详的程度. 父亲1921年出生于湖南澧县.他十几岁时,因生活所迫,跑到湖北公安县给地主放牛.1935年初,他跑回家乡参加了红二军团,被分到四师十二团一营二连一排三班.战友们都叫他李伢子.  相似文献   

2.
贺龙长征二三事谢日林(整理)吴清泉(口述)过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艰苦、最困难的一段。在那艰苦困难的日子里,红二、六军团总指挥贺龙始终与我们患难与共,时刻关心爱护着我们。那时,我在红二军团四师骑兵连当通信员,亲身经历并耳闻目睹了许多关于贺总的事迹。...  相似文献   

3.
贺龙、罗荣桓、左权,从三湘大地走出的一代革命将帅,共和国的奠基者。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我们寻访了这几位湘籍革命将帅的后代,从他们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这三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路上的小背篓在贺龙女儿贺捷生家里,保存着一张泛黄的合影。她指着照片对我们说:“这张照片就是长征到达陕北后拍的。小孩是我,还有我妈、小背篓。我就是妈妈用这个小背篓背着长征的。”1935年,位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反“围剿”连连得胜,捷报频传。有一天,王震将军给正在前方指挥作战的贺龙发了封电报:…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金     
<正>今天和大家分享清镇市一位老红军的故事。这位老红军名叫杨顺清,1909年12月出生于清镇市王庄乡小坡村。1936年2月,贺龙、萧克率领红二、六军团长征过清镇,红军所到之处宣传"要翻身、当红军"。于是,当时身为长工的杨顺清报名参加了红军,并跟随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最后到了延安。  相似文献   

5.
贺捷生,贺龙元帅的大女儿。1935年11月19日,她在故乡桑植出生刚18天,就被当时担任红二、六军团军团长的父亲和同为红军战士的母亲背在身上或放在马背上的摇篮里,带着去长征,是跟随父母长征的四个孩子之一。几十年后,这个也成为将军的"走完长征的婴儿"动情地回忆:初次来到这个世界,恐怕没有谁比我听到了更多的马蹄声;没有谁像我那样整日整夜地枕着马蹄声入眠。更没有谁像我那样,每天等待着那串马蹄声的响起,就像等待日出和日落。  相似文献   

6.
正向轩是贺龙元帅的外甥,七岁参加对敌斗争,九岁跟随红二、六军团长征。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总政治部认定,向轩的军龄从贺英(原名贺民英,贺龙的大姐)牺牲的1933年5月6日(农历四月十二)算起,年仅七岁的向轩由此成为"中国最小的红军战士"。闹革命的贺氏家族1926年3月,向轩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向生辉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母亲贺满姑是贺龙的妹妹。  相似文献   

7.
这是发生在红二、六军团长征途中的两个传奇故事,它不仅给当事人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而且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别具风采的一笔。贺龙与史密斯1982年,一位名叫勒·史密斯的美国人飞抵北京。他在宾馆住下后,立即与中国外事部门联系,要求晋见贺龙元帅。当告知贺龙元帅已于11年前去世的消息时,这位美国客人神情悲痛。在他的一再请求下,他拜访了贺龙元帅夫人薛明。这位美国客人向薛明披露了父亲史密斯与贺龙一段鲜为人知的交往。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下称纪念馆),陈列着一套开国少将朱绍田在1955年时的授衔礼服。这套礼服,是由他的家捐赠的。朱绍田,1912年9月25日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1929年5月参加红四军,担任贺龙的警卫员。随后任红二军团警卫班长、排长和警卫营指导员。1933年12月,任红三军(红二军团改编)第九师政委。长征中,任  相似文献   

9.
1932年冬,中央红军和闽北红军开辟了光泽苏区。我亲眼看到朱毛红军发动农民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1933年6月,我报名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光泽县独立营保卫队当警卫员。12月光泽苏区失陷的当天,我们保卫队护送县委、县苏机关撤退转移,跟随黄立贵师长辗转到达闽北苏区首府大安,后来我被调到闽北独立师二纵队一支队当卫生员。班长牺牲后,我接任卫生班长。  相似文献   

10.
正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创造的英雄史诗。长征中,红军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粉碎了上百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弱胜强、变被动为主动的一系列经典战例,其中包括贺龙领导红二、红六军团长征时军事指挥中的"神来之笔"。正确判断形势,果断决定率红二、红六军团实行战略转移贺龙是人民军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1928年创建湘鄂边红四军,  相似文献   

11.
正据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统计,当年红军作战部队的官兵平均年龄只有18岁,9岁参加长征的向轩曾被确定为年龄最小的红军战士。长征中,有没有年龄更小的人?答案是肯定的。在红军长征途中,有两个婴儿跟随自己的父母走过雪山草地。其中一位是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当时中央不允许小孩参加长征,但是,如果被国民党发现谁私藏了红  相似文献   

12.
贺捷生 《新湘评论》2013,(18):41-42
贺炳炎是我父亲贺龙手下一员爱将。在20年的革命战争中,父亲倚重他,偏爱他,凡遇到险仗、恶仗,不论他是否在身边,也不论他当时是团长还是师长,都会大喊一声:“贺炳炎,上!”以至人们善意地以讹传讹地说他是贺龙的儿子,叫“贺小龙”。  相似文献   

13.
长征路上     
长征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那是怎样的367天啊!国民党纠集了上百万的中关军和地万军阀武装,对红军进行围追诸截。敌人的重兵,雪山草地的艰险,饥寒交迫的煎熬,都没能挡住英雄的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亲自指挥下,全军将士凭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终于战胜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到达了陕北根据地。 我当时在红一方面军四团四连当班长。我们这个团在长征中一直担任前卫团,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仗打得最多,休息得最少。血战湘  相似文献   

14.
正在80余年前的长征中有这样一支部队,人数不过3000余众,为掩护红二、六军团突围长征,孤军浴血奋战两个月,转战湘鄂川黔4省15个县,行程近4000华里,2500多名指战员血溅沙场,以巨大的牺牲牵制敌军10万之众,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就是被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政委王震称为"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英雄部队"的红十八师。贺龙不让张正坤说后面的话1934年10月,红三军与红六军团在黔东会师。会师后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委,关向应任副政委,统一指挥红二、六军团。为了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红二、六军团主动向湘西敌人发  相似文献   

15.
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毛泽东指挥红一方面军巧渡金沙江,一直被认为是“神来之笔”《,长征组歌》中的“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歌词更是广为传唱。但是,许多人不知道,当年贺龙、任弼时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北渡金沙江的故事同样惊心动魄。当时红二、六军团渡江的地点在红一方面军渡江的更西处,时间也晚了整整一年。北渡金沙江在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部队中,除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外,还有一支红二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主要是由红二、六军团组成的。红二军团是原洪湖苏区的红3军,总指挥是贺龙,政委是关向应,中央代表是夏曦;红六军团…  相似文献   

16.
正在贵州现代史上有三位党外知名传奇人物,在建国后都担任了贵州省副省级领导干部。他们是曾经在遵义会议前后阻击红军长征而名扬全国的贵州军阀、后长期反蒋、解放后出任贵州政协副主席的王家烈;率先打响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并任起义军前敌司令的贺龙部下副师长、解放后出任贵州省副省长的欧百川;以及曾跟随红2、6军团长征到达陕北  相似文献   

17.
听话的炮弹     
贺龙的智勇胆略硬是不寻常。炮弹都听他的话。这事信不信由你,反正是我鼓起眼睛看到的。那年正月底,咱们在大庸县中湖佛塔坡和周矮子干了一仗。那一仗,不打不行。怎地?如果你到过佛塔坡就晓得  相似文献   

18.
正信丰新田百石村,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在这里,中央红军打响了长征第一仗,取得了第一个胜利;在这里,长眠着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红军师长;在这里,矗立着长征路上第一座烈士墓碑。近日,笔者走访了长征第一仗旧地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仗:信丰百石战斗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红军被迫进  相似文献   

19.
我是谭冠三同志的战友、妻子。我们基本都是同时期参加革命的人。他出生在湖南 ,1 92 8年跟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我出生在四川通江县 ,1 933年参加红军。我们都经历过长征 ,到了陕北后才相识 ,相好的。 1 937年 8月在延安结婚。结婚后 ,我们一起经历了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后来我们又一同进军西藏、建设西藏。我们共同奋斗、生活几十年 ,可供回顾的事很多 ,这里仅把我跟随冠三同志进军西藏前后的经历作一回顾。一、南下途中的分别1 947年 7至 9月 ,当时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政治部主任的冠三同志 ,去西柏坡参加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  相似文献   

20.
许多人知道红军长征过彝区时刘伯承与小叶丹头人歃血结盟的故事,而长征途中贺龙总指挥与藏族喇嘛修好,由藏民送鸡毛信帮助红二军团顺利通过千里康巴藏民区的事,却鲜为人知。(一) 1936年4月初,红二、六军团奉命从黔滇边境出发,开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