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舒 《理论视野》2020,(8):69-72
近年来,乡村旅游快速增长,成为发展生态经济,带动农民收入增长,推动农村产业振兴的助推器。在抗击新冠疫情背景下,乡村旅游又助力复工复产、拉动了经济恢复和发展。新时代推动乡村旅游绿色发展,要进一步明确新时代乡村旅游功能定位,实现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振兴、旅游扶贫脱贫、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生态立县”,打造“神州瑶都”,建设“旅游度假休闲胜地”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是江华发展的重点,经过近半年的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到:江华旅游业不仅具有先天优势,而且具有后发优势,基础较好。然而,在发展基础较好中,也看到了不足,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新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促进,要抓住当前契机,将二者有机结合,在宏观政策导向上,坚持“五个原则”,在产业建设上,体现“三个特点”,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程海燕  褚思翔 《学理论》2009,(19):155-156
旅游业作为一个无烟产业,已经和正在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而新兴的生态保健旅游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发展最快的旅游部门产业。本文在分析生态旅游、保健旅游等相关概念基础上,总结了生态保健旅游的。提出在发展生态保健旅游过程中,应考虑生态、社会与经济三方面的利益,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推动产业化发展,另外还要注意活动中的案例问题。  相似文献   

5.
6.
郴州连片特困区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互补发展基础条件较好,现实意义重大。郴州连片特困区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互补发展模式多样,主要包括:创意农业与乡村梦幻体验互补发展模式,主题农园与家庭农场互补发展模式等五种模式,这些模式对推进郴州连片特困区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互补发展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发展四川乡村旅游的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休日制实施后 ,城郊乡村旅游因适应了城市人短足旅行的需要 ,已成为一种主要的度假方式。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 ,增强文化教化美育功能 ,是提高其观光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关键 ,可以使乡村旅游获得蓬勃生机和高附加值 ,是城郊农家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主要分布在景区边缘地区、老少边贫地区、都市郊区三类地区,其模式主要有村落民居模式、民俗风情旅游、田园生态旅游等。由于缺乏严密的规划和规范的管理,我国的乡村旅游存在着产品雷同、项目同化、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庆生  刘文蕾 《学理论》2009,(19):157-158
近年来,乡村旅游备受各界关注和游客青睐。乡村旅游资源的核心主要包括丰富多样的乡村文化景观和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广大湿地区域因拥有原始自然的生态景观而成为一项重要且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天津市宁河县拥有以七里海湿地为主体的湿地旅游资源,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0.
郭雅琼 《学理论》2014,(1):89-90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立足"一山一水一古城"特色资源禀赋,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潜力,旅游产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对外开放、提升城市品位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旨在通过对甘州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调查,探讨甘州旅游业发展的有效路径,进一步发挥其在建设宜居宜游城市中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下发展乡村旅游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反映了总体布局的要求、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适应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但同时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着协调机构作用发挥不好、项目定位模糊、旅游产品同质化、营销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健全机构、科学规划、政策扶持、强化宣传,不断扩大乡村旅游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李安琪 《学理论》2011,(33):69-70
以哈尔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现状为着入点,对其存在的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粗放经营、产品档次低、营销和品牌意识薄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在哈尔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社区参与原则、突出文化特色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结合哈尔滨的实际情况,提出政府主导、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完善产品结构、注重营销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田岚 《学理论》2013,(16):7-9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绘制了我国未来发展的新蓝图,不仅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还首次设专章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系统阐述,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不仅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际上也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特别需要发掘旅游的文化内涵与人文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订单化发展是克服当前农业、旅游业发展瓶颈的一条有效路径。文章以场所依赖的RI-C模型为分析框架,提出了基于"家庭农场"的订单旅游发展模式,即由家庭农场主开发多元化乡村旅游产品并与城市居民消费群体签订一定期限的旅游消费契约的行为,是对当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超越。该模式把订单旅游划分为信息采集、契约签订、契约实施和信息反馈四个阶段,该创新模式的实施能对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产业融合与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对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低,农民增收缺乏后劲的贫困地区更应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紧迫感。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特点,依托市场、创新机制,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廖珍杰  张丽娟 《学理论》2009,(32):102-103
乡村旅游是新世纪我国乡村发展的主题之一,乡村旅游对其它产业和整个乡村经济的有效拉动,使其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念来源于对乡村社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整体性认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影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选择的因素,提出建设和谐乡村社区应该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的新的发展模式,这对于尚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的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而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涛 《学理论》2022,(12):68-70
乡村旅游业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在促进乡村产业结构升级、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以及繁荣农村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乡村旅游发展依然存在内涵缺乏、生态脆弱、特色缺少、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文旅融合能够破解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为旅游升级提供新方向、注入新动力、提供加速度。要积极推动文化嵌入乡村旅游、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推动旅游智慧化发展、完善旅游保障体系,增强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35)
在界定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的基础上,从生态、文化、社会三要素阐述发展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渠道。  相似文献   

20.
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者统一于农村,前者以农村为足立,后者以农村为着眼点.通过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乡村旅游必将对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