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根据我们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深刻分析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与教育的关系,总结建国以来教育事业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科学地预测国际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而提出来的,它确定了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方向和方针,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思想,也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纵观“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其本质特征是“创新”,其精神实质也是“创新”,一言以蔽之,就是要不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迎接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创造》2009,(12):38-39
以改革著称的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正在进行着被认为是中国当下“最大胆”的“党政大部制”改革,其大胆程度,甚至被称为“石破天惊”。顺德区委书记刘海根本没理会“党政分开”或“党政合一”的讨论,“我们是基层,核心是要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德育在中国教育历史中源远流长,“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大学》中的名言一直被我国大学教育界奉为圭臬。《礼记》中“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也成为师者操守的准则。从古至今,德育始终都处在教育的优先位置,被视为教育的核心和根本。  相似文献   

4.
朱汝明 《群众》2023,(10):21-22
<正>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根本上是要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江苏海事局党组自觉扛起“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职责使命,把“唯实唯勤、先锋先行”贯穿主题教育始终,把“大学习、大调研、大提升”活动作为重要载体,把开展“三服务三提升”行动作为重要抓手,聚焦“五个巩固提升”和“五个先锋先行”,高标准高质量落实主题教育各项任务,努力为谱写交通强国长江航运新篇章、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千年更迭的历史时刻,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对党的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是建党、创业、兴国的行动指南,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现代化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进一步指明了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升了教育工作的境界和思路,扩宽了发挥教育功能的空间,为贯彻科教兴国及教育的“三个面向”战略,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提供了新的思想理论基础。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江总书记也指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教育不仅在国家发展中居于战略性地位,也是公安工作发展的重要支柱。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公安机关经受了种种斗争风浪的考验,较好地完成了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重…  相似文献   

7.
黄正平  赵园园 《群众》2023,(10):13-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养的核心,新时代新征程,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也是全党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理论学习具有总领性、先导性,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就应把“学思想”放在主题教育首位,把理论学习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务必突出主题、深化教育,从“为什么学”中找动力,从“学什么”中找方向,从“怎么学”中找方法,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8.
27年前,高震东先生因不满意国内外的教育方法,在认真研究了孔子等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之后,决定独辟蹊径,按照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来创办一所学校,教书育人。他根据中国“忠孝礼智信”的思想,认为对国家要讲“忠”心,对朋友要讲“信”“义”,是做人的道德根本,便把设在台湾新竹的学校命名为“台湾忠信高级工商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9.
“两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高校“两课”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可以粉碎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两课”教育创新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两课”教育中进行创新,就要在“两课”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大胆探索,充分实现“两课”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需要一次新的农业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三农”问题也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关键所在。“三农”问题是中国突出的“西部”问题。小农生产方式是中国“三农”落后的根源。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小农生产方式。中国需要一次新的农业革命——创立现代的农业生产方式。“汉南模式”是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1.
“三观”教育:思想建设的一个深层次问题董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涉及人们精神世界的内核,是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个深层次问题。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认识或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的信仰、思想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改造客观世界的效果。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2.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也是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和谐”是中国当代社会的价值目标.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和”文化基础之上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和”文化的基础上,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以实现个体身心和谐为根本,以建立人际和谐为核心,以促进社会和谐为最高目的.  相似文献   

13.
尚庆飞 《群众》2023,(10):4-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功新时代、走好新征程的根本所在。当前,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恰逢其时、意义重大。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4.
向华 《求索》2013,(6):121-123
本文对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理念及人文精神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弘扬古代书院的教育理念及人文精神补益当今存在割裂知识弊端的“学科教育”或“专门教育”,通过充分挖掘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理念及人文精神.并将其转换为大学“道德个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来推进为我国大学的人文建设。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公安分局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治警、政治建警”方针,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以“解决民警思想问题”为重点,突出解决“两个坚决纠正、四个根本杜绝”中存在的问题;抓住“警示教育”和“教育培训”这两个切入点,从根本上提高民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夯实队伍建设基础。   1.窗口服务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1999年,分局制定了“值班接待群众引导员制”、“窗口服务工作责任制”。但民警是被动地接受,思想认识上还未受到触动。这次“三项教育”的开展和市局“两个坚决纠正,四个根本杜绝”提出后,分局再次强调…  相似文献   

16.
解文 《中国人大》2010,(4):35-35
在中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为民本,本固民安。”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农”乃“万世根本”,是最贴切不过的了。只有充分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取向不动摇,万世根本的“三农”才能根基永固。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贫困地区的女童教育问题史静寰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国外一些大学的教育学院或改名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学院”,或增设“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中心”,这标志着国际社会和教育界在努力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研究教育问题。在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中,开发最不充分的是...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07,(3):23-23
陈水扁当局“文武并重”的“去中国化”运动,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希望在政治上“以台代中”,推动“变相台独”。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深刻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课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了根本遵循。公安院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警铸剑的重要职责,因此在加强公安队伍思想淬炼、政治历练、  相似文献   

20.
殷理田 《前进》2002,(8):28-29
“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那么,在中国已经加入WTO,农业面临巨大冲击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呢?笔者认为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