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 买官卖官这种龌龊勾当是腐朽的旧社会旧制度的产物,千百年来都被世人唾弃。但是让人们料想不到的是,在乾坤朗朗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竟还有人干着买官卖官的卑劣交易。何建林在任广西合浦县县委书记期间,县海防办主任、县财政局局长、县糖厂厂长、县劳动局局长、县工商局局长等24人先后向他送钱后,都谋到了各自的官位。福建省政和县原县委书记丁仰宁,在不到3年的任期里,收受“红包”款多达上百万元,其中相当部分与买官卖官有关。河南省原周口地区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曾锦城受贿33.2万元,参与卖官15起。河南省原安阳市市…  相似文献   

2.
中组部曾对四起卖官案件进行通报,这一举措非同寻常,是给全党敲响了警钟,要求严厉整治在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卖官者,竟敢将领导职务当作商品出卖,中饱私囊。而买官者,则为得到“乌纱”,不惜重金,暗中进行交易,当然是肮脏的交易。买卖双方才构成了“乌纱市场”,理应都该得到不同惩处。握有用人提拔干部大权的人,滥用权力,卖官图财,毫无疑问是党的败类,对他们严厉惩处,必然深得人心。心术不正者才会花钱买官,是市场经济行为侵蚀政治生活的一种表现,他们的投入是要求有产出的,投资是要讲回报的,买官花钱是要达到升官发财之目的的。…  相似文献   

3.
新华 《政府法制》2014,(34):48-48
据了解,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开展四轮巡视,涉及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家中央单位、6家中央企业和2所部属高校.巡视发现,有8个地方干部任用存在领导打招呼、拉票贿选、跑官要官、弄虚作假之风,有5个地方甚至存在着严重的买官卖官问题.那么,买官卖官这些见不得光的交易究竟是怎样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张斌 《政府法制》2008,(4):23-23
人民网日前发表文章,称近些年来一些市委书记、县委书记疯狂卖官,“书记”成了卖官的多发地带。但是,卖官者无论多“聪明”,最终无一例外地被查办,被追究法律责任。文章以最有“影响”的十大卖官书记为例警示为官者,卖官者没有好下场,最终都把自己“卖”进了牢房。  相似文献   

5.
被媒体称作“中国最大的卖官案”——马德卖官索贿案近日在北京开庭,当庭审定原绥化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德卖官收贿600多万元,加上其他方面以权谋私总计2000多万元。引人深思的是马德在庭审时的惊人之语:“现行用人机制不变,谁来当书记都会有同样结果”,并提议“从纪检系统派出一名干部到绥化当书记,让他放手干一年,只会比自己收得更多。”这便是马德的所谓“破坏性试验”。马德的“破坏性试验”之说固然有其欲减罪责的企图,不能成立,但从反面也印证了地方官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缺乏监督的弊端。近些年来,相当一部分市、县机械套用…  相似文献   

6.
买官卖官是权钱交易的典型表现,也是人事腐败最为恶劣的形式。近年来,买官卖官问题屡屡发生,而且买官卖官者的胆量和伎俩较之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严重损害了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败坏了党风、政风,毒化了社会风气。买官卖官问题严重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看,买官卖官问题呈现以下特点:1.从个别趋向多发。买官卖官现象在九十年代初还是极个别的现象,但近年来一些地方却有愈演愈烈之势:数量增多,层次提高,速度加快。其原因在于,从贪官手中买官的官员必然也是贪官,一旦官位到手,必然要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想方设法捞…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选拔干部必须全面贯彻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如何防止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违反组织人事纪律、以权谋私、买官卖官、权权交易、权色交易、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是当前党的建设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中央纪委、监察部就江西省广丰县原县委书记郑元盛、山西省汾西县原县委书记郑泽生等人受贿卖官案件发出通报,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从中吸取深刻教训,严肃组织人事纪律,严惩卖官寓爵者,坚决杜绝买官卖官歪风。表明我们党和政府对这种行径是高度重视、坚决打击、毫不手软的。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5用年座谈会上深刻指出:“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为害最烈的是吏治的腐败。由于卖官及其带来和助长的其他腐败现象,造成‘人亡政息’、王朝覆灭的例子,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较为典型的有东汉末年的…  相似文献   

9.
用人歪风遇利剑 近几年,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对于干部队伍中出现的买官卖官问题特别重视,并逐步将其上升到制度反腐的层面寻求解决的良策。  相似文献   

10.
买官卖官行为,给执政带来风险,给事业带来危害"使用人导向发生偏移,挫伤了有真才实学、勤勉工作的人的积极性。导致买官卖官行为发生的原因很多,如,落后“官念”作祟。长期以来,不少人把当官作为光宗耀祖、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通过正当途径无法如愿,有的人便通过跑官、要官、买官等实现目标。另外,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防治买官卖官行为发生,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廉政档案,实施常态监督。廉政档案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平时在党风廉政方面的记录,它可以为干部任用提供党风廉政方面的情况。因…  相似文献   

11.
董事自我交易行为的主体除董事本人外,还包括了董事本人之外的关联人。只要在与董事所任职的公司进行的交易中,董事存在任何利害关系的情形,该交易就应属于董事自我交易.与董事任职的公司进行交易的人和组织便属于董事关联人。  相似文献   

12.
人物     
马德、韩桂芝:黑龙江腐败之链从田凤山,到马德、王慎义,再到韩桂芝,这是黑龙江省一条令人震惊的腐败链条。黑龙江省的“官场”形象大受影响。继前国土资源部部长、出身于黑龙江省的田凤山因贪污503万元而被审理之后,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把其执掌的市委大院变成了一个“乌纱帽批发部”,制造了震动中国的“卖官”大案。2005年3月22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马德卖官一案。检察机关对马德提起的17项受贿指控中,12次受贿与“卖官”、“保官”有关,卖官价款达到603万元。其实,最初审查的人数还要多,牵涉到包括王慎义在内的大…  相似文献   

13.
谁也不会否认,本应由人民授予的官职,这几年在少数地方却悄然进入市场,而且这个市场非常繁荣,生意异常火爆:一是交易时间长,二是交易地点广泛,三是交易方式五花八门。“卖官市场”之所以如此火爆,主要原因在于权力资源稀缺、“含金量”太高。对有些人来说,有了权便意味着有了专车、宽敞住房、公款吃喝、公费娱乐、公费旅游、公费出国“考察”,还有诸多的福利、  相似文献   

14.
卖官与卖身     
“新中国最大卖官案”——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受贿案开审了。闻听此讯,令人拍手称快。提起卖官,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妓女卖身。因为,二者都以卖为手段,以获取利益为目的,都为后世所诟病。据史料记载,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卖官不叫卖官,而是鬻爵。卖官始于汉武帝时代,其时卖官鬻爵才合二为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卖官鬻爵就变了味,成为搜刮民膏的一种手段。卖官鬻爵,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或明或暗地存在于我国的历朝历代,使政治风气腐败,世风日下。史书上关于妓女比较早的记载是春秋时齐国的管仲“置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充国用”,…  相似文献   

15.
“有人卖官!“2000年仲秋,在八里河畔、管仲故里的安徽省颍上县城,这一惊人的消息不胫而走,从颖上到阜阳,再到省城合肥,一时,各种议论都有.有熟人见到县检察院检察长王明华,向他打听,王明华要么语焉不详,要么随声附和,全然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其实,他的心里正为此事着急,一桩典型的买官卖官案件该从哪儿突破!……  相似文献   

16.
2009年4月12日,湖南省永兴县原县委书记杨文因买官卖官被湖南省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零6个月。消息传来,朱玉月、甘莉荣和温燕芬喜不自禁。原来,她们都曾是杨文卖官的受害者——她们的丈夫虽然都花钱买到了孜孜以求的“乌纱帽”,却把沉重的经济包袱和心理包袱留给了妻子:家里债台高筑,她们还得时刻担心丈夫为了捞本而堕落、腐败,甚至毁了原本温馨、幸福的家庭。  相似文献   

17.
组织部长卖官到了省一级2004年,有两位省委组织部长"栽了"。一位是江苏省委原组织部长徐国健,一位是黑龙江省委原组织部长韩桂芝。虽然韩桂芝最后的公职是黑龙江省政协主席,但她涉嫌受贿是发生在担任省委组织部长的任上,所以也属于"组织部长卖官"之列。徐国健、韩桂芝"落马"后,国内外舆论开始关注"中国组织部长腐败现象"。因为以前涉及买官卖官的大都是党政"一把手",但现在随着中央对干部选拔问题的重视,特别是依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组织部门被赋予了  相似文献   

18.
从反腐败斗争的实践看,不少贪官在任时违纪违法问题往往捂得很严实,而离任后,其腐败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这种“屁股一抬,问题出来”的现象,群众称之为“挪窝倒”。这种现象很值得研究。“挪窝倒”种种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1.挪窝后被群众举报。江苏省宿迁市原副市长陈子龙在任淮安市市委书记期间,大肆卖官受贿,且道德败坏,玩弄多名女性。但陈在任5年间,群众敢怒不敢言,陈调到宿迁市任副市长后,群众便纷纷举报这个败类。深圳市南山区原区委书记虞德海在任时也是大肆受贿,但他任职8年,问题一直没有暴露,调任到另一个区…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从《光明日报》主办的《文摘报》所摘编的署名戈辉的文章中看到了如下一段话:“卖官鬻爵,这个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存在的丑恶现象,近二十年来,又沉渣泛起。少数领导干部卖官的胆量和手法,较之封建社会的卖官者有过之而无不及。吏治的腐败是最大的政治腐败。经济领域的腐败、司法领域的腐败,其根子都在吏治的腐败。”(《文摘报》2012.9.1)  相似文献   

20.
腐败象一种瘟疫,自古便存在。它一次又一次地蔓延,吞噬一个又一个朝代。许多盛极一时的朝代,就是在它的袭击下,很快土崩瓦解的。历史学家发现。这似乎形成了一个无法绕过的怪圈。而在诸多腐败现象中,卖官是古代见怪不怪的丑闻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