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并阐述了一些经济管理思想。其主要内容是:经济管理产生的必然性、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形式和管理的职能等。 一、关于经济管理产生的必然性 经济管理做为一种客观事物,是有其产生的客观必然性的。马克思认为,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共同劳动需要管理,产生了管理。“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  相似文献   

2.
李昌圣  李娟 《学理论》2009,(25):88-89,110
法律作为经济的直接保障,始终是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而变化,从古至今绝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律形态、法律意识。马克思的《资本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即在貌似平等的自由竞争下强权们悄然无声的压榨着劳苦大众,也批判了资本主义法律对客体的非正义。马克思启示性的论述无论是对于资本主义法权关系的理解,还是对于其法律实践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以及对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研究,把内蕴于实践思维方式中的革命和批判的主旨进一步展示出来,大量地揭露了资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推毁自然生产力,造成工人在体力和智力上退化、土地资源枯竭的严重后果,并科学地阐明了这是由资本本性造成的,从而提出了人类要采取合理的生存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良性循环,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摆脱生存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思想。创新的形式主要有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人;创新的动力是资本内在的逐利动机、竞争的外部压力、市场需求的驱动以及劳资双方的博弈;创新依托的是分工、资本积累、信用和教育;创新的价值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创新思想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启示是: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加强科技和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林叶菲 《学理论》2014,(4):84-85
《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主要理论和完全成熟的著作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旨在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梳理揭露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这对深化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使马克思主义获得当代性,离不开对《资本论》的当代解读。当今社会的新发展使空间维度和空间问题凸显出来,这就需要以空间视角来解读《资本论》,发掘马克思思想中被遮蔽的空间维度。《资本论》中工业资本空间化的手段表现为资本占有空间和资本生产空间,这也是资本主义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一般空间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在将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的时候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空间建构要与历史建构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7.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责古典经济学的范畴是非历史的,而没有将其看成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在阿尔都塞看来,这一"历史的责难"并不是马克思最终的批判,且引起了极其严重的误解:把马克思的"历史"概念混淆为历史主义。一切历史主义的基本结构就在于黑格尔历史概念的同时代性,这种同时代性被作为理论条件强加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结构。于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就重新变成了意识形态的历史概念。在阿尔都塞看来,马克思的"历史"是以社会整体结构为基础的一个"没有主体或目的的过程",《资本论》构成了"真正的历史科学"。它所追求的完全不是理解作为历史的结果的社会的产生机制,而是理解这种结果即现存的现实社会产生社会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涂良川 《理论探讨》2022,(2):132-138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虽尚无人工智能,但其《资本论》的机器观却是我们正视人工智能时代、理解人工智能技术、预见人工智能未来的重要思想资源。因为人工智能和机器在逻辑上的同构性、在产生上的同源性、在功能上的相似性,从根本上必须置于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逻辑中来把握。从人类实践逻辑、生产与生活需要来把握住机器的社会历史意义、批判机器异化、揭示机器文明的《资本论》机器观提示我们,必须认真面对人工智能实现人类智能的可能及其意义、明晰人工智能对生产与生活的重构、把握人工智能对人工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社会历史效应并进行存在论追问。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超越技术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的对立,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工智能观念。  相似文献   

9.
徐飞 《学理论》2012,(17):46-47
对于《资本论》的阅读有其很强的必要性,通过阅读《资本论》学习马克思的学习方法,在阅读前人的著作时要有自己的思考,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深刻阅读《资本论》的基础上,对《资本论》与现时代的关系进行把握.在时代的变化中探索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面对新时期的新问题,既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又不能墨守成规地教条式发展,这也是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在思想领域上出现一股反对马克思主义、贬低马克思主义的逆流,在经济方面就集中表现在《资本论》过时论上.他们认为,《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为解决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而写的理论,在今天为解决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已不适用了.1、这些观点之所以错误,首先是因为鼓吹“过时论”的人在思想方法上把马克思主义看做为僵化的教条.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决不是现成药方或答案,更不是算命先生,而是一种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是教条而是研究的出发点和应用的方法,所以它不是僵化的而是发展的.从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以至当代的发展;从  相似文献   

11.
孙会兰 《学理论》2014,(7):27-29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在《资本论》中既有社会经济含义又有生态意蕴,生态意蕴中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是马克思关于物质变换思想的重点。在资本笼罩社会各个角落的条件下,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发生了变异,这种变异体现在物质变换的形式、目的以及结果上。在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社会无法避免由此带来的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超越这种资本逻辑,进而寻求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关系的和谐途径,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2.
姚新立 《学理论》2013,(12):101-10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地租的时候,把土地这种空间看作是生产工具,即开始从空间角度理解社会生产力。这样,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和城市中的房地产业都可以理解为空间生产。《资本论》以地租理论来阐释这种空间生产,并且揭示了空间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地租,即从剩余价值中分到更大的份额。马克思的这种分析揭示了现代农业和房地产业的实质和运作机制,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将价值看作是由抽象劳动构成的社会关系,并始终在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不断变化的内在关系中探讨价值理论。在《资本论》第一章第一节中,马克思提出了价值的否定形态——反价值,它标识资本丧失价值的可能性。强调价值与反价值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摆脱资本世界和谐平衡的假设,更多地关注到作为资本本质性特征的危机和破坏。  相似文献   

14.
巴特菲尔德所揭示的"辉格史观"针对的是以"当下"作为"过去"的判断标准,忽视历史多样性与具体性的历史研究范式;《资本论》阐释中的辉格史观,则是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构造的"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视为"一般对象的一般逻辑",进而将"思想的具体"视为"现实的具体",因此导致了一系列的误读。"辉格史观"的无奈在于同时兼顾"历史的具体"与"历史的总体"、"过去"与"现在"的两难。要建构起切合当代中国现实的理论图景,必须走出《资本论》阐释中的辉格史观。  相似文献   

15.
李俊文 《理论探讨》2003,2(4):43-44
《资本论》之所以能够成为唯物史观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新的制高点 ,是由于它所处的特殊的历史条件。唯物史观孕育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形成了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经典表述于185 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而《资本论》无可怀疑地高于这三本书 ,因为它所解剖的对象正处于人类史前史与真正人的历史的交汇点 ,资产阶级社会是历史上最发达最复杂的生产组织 ,“因此 ,那些表现它的各种关系的范畴以及对于它的结构的理解 ,同时也能使我们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1] (P10 8) 。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特殊的…  相似文献   

16.
报载,仅有高中文化的农民程栏华,自1979年以来,围绕农村改革的实践,攻读《资本论》等政治理论著作,写出论文11篇。他有感于农村责任田地块零碎,影响生产力发展和种  相似文献   

17.
唯物史观又称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哲学亦称唯物史观。《资本论》书写的学术使命在于揭露资本主义的腐朽、资本剥削的秘密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等,这表明《资本论》不仅是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著作,还是哲学著作,具有唯物史观意蕴的哲学著作。从"资本"或"资本主义"应该"是什么"的唯物史观逻辑视域理解,资本主义或资本逻辑不是资本正义的现实展开而是资本异化正义的现实揭露。从"为什么是什么"的唯物史观逻辑视域理解,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在于能够满足剩余价值榨取的资本逻辑。从"未来是什么"的唯物史观逻辑视域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资本逻辑充分展开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34)
1843年10月,马克思在巴黎与法国和德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了解了他们整体的运动状况,深入研究了当时社会先进的政治思想,写下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在该著作中马克思阐述了丰富的批判思想,文章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鼓吹者在经济学方面的观点之一是“《资本论》过时论”,认为《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写作的,它所阐述的理论既不能说明当代的资本主义,也不能指导现实的社会主义,因此只能作为一种学术观点来研究,而不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从理论上阐明《资本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指导好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20.
狄琼琼  崔剑齐 《学理论》2013,(20):75-76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主要著作之一,对我国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需要根据中国国情有选择地借鉴先进理论,只有这样才能让经典的理论符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提高我国的国民经济、增强综合国力。资本论为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