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7年初,刚过不惑之年的郭新志接过了十月村领路人的接力棒。20年来,十月村先后获得“楚天明星村”、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村党总支连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年,全村总产值达到4.2亿元,实现利税2200万元,集体资产达到1.45亿元,人均纯收入4700元。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光星村28组的村民小组长陈炳兰是位66岁的老人,在村任职长达42年。近年来他因年龄原因几次提出卸任都被村民极力挽留,村民们直言“你不死,我们就选你”。媒体记者因此夸赞陈炳兰为“辞不掉的组长”。村民小组长通常是中小坞子的“垮长”,大多不是村“两委”成员,只能算是广义上的“村官”。这个职位,待遇比村“两委”成员更低,陈炳兰说,“生产队长当了16年,没有报酬。村民小组长搞了26年,一直拿200元年薪,4年前才涨到300元”。这么低的报酬,很多人怕是早就“撂了挑子”,但陈炳兰就冲着村民们的信任,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相似文献   

3.
阳新县姜福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村。人平不足半亩田,“十年九旱”,全村80%以上的村民“喝塘水”、“走灰路”。2004年姜福村村民的人平纯收入仅为1300元。在这样的穷山恶水里,姜福村赌博成风,加上村组干部侵占集体资产,利用公款吃喝,群众怨气大,一度成为“专业上访村”。  相似文献   

4.
鸡头山村位于宜都市西北,毗邻清江。全村877户、2904人,党员99人。2005年,全村实现产值2500万元,人均纯收入3760元,群众生活和生产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提高,由昔日的贫困村发展成为受到中央文明委表彰的“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和省委、省政府表彰的“文明村”。那么,这个村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通过调研,我们感到,他们关键是抓好以下“四个一”:  相似文献   

5.
蕲春县赤东镇徐亮村130户631人,1996年以前欠外债28.5万元,村“两委”工作处于半瘫痪状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团风县紧扣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积极推进组织工作创新,有力推进了团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实施“双强工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是盘好班子,发挥干部的领头作用。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县委每年拿出10万元经费,对村组织书记进行培训;实施“一村一名年轻党员”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相似文献   

7.
《党员生活(武汉)》2014,(6):I0002-I0002
鸦鹊岭镇地处宜昌市夷陵区东大门。全镇243平方公里,辖20个村(居)、96个村民小组,5.6万人,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丝竹乐”之乡、湖北省“楚天明星乡镇”。2013年鸦鹊岭镇实现全地域工农业总产值103.6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13649元,财政收入14亿元。全省百强乡镇排名位列第77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荆门市掇刀区采取规划指导、资源整合、典型引路、奖励激励等举措,56个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其中16个资源、资产、资金皆无的“三无”村.全部实现了年收入过5万元的目标.在实践中探索出“三无”村发展集体经济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党员生活(武汉)》2008,(8):F0003-F0003
沙洋县纪山镇地处荆门市最南端,与荆州市荆州区接壤。全镇国土面积108.53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4.18万亩。辖12个村和1个社区,总人门2.7万人。200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7.3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5.18亿元,农业产值2.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67元。当年,镇委被省授予“五好党委”光荣称号,纪山镇也被市授予“文明乡镇”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0.
神农架林区红花朵村村民代勇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红花朵林场的“伐木能手”。 2001年,红花朵林场党委开始实施“天保工程”,并鼓励和引导职工发展替代产业。代勇鼓足勇气,一次性投入6.3万元,从四川引进南江黄羊种100只。当羊倌的5年里,代勇起早贪黑,与羊群同睡。他购买养殖书籍、请老兽医现场施教、采用人工授精等新技术培育种羊。他还开发100余亩人工草场,不仅使山坡耕地退耕还草,还为羊群提供了充足的草料。如今,他的种羊群已发展到10000多只,每年出售种羊1000只,肉羊2000只,年纯收入达20万元,成了红花朵村有名的养羊大户。其综合产值由9万余元增加到70万元。  相似文献   

11.
《人事天地》2010,(4):F0003-F0003
田林县位于桂西北偏远山区,属国家级贫困县。其辖区内的八渡乡百六村,共有农户211户,总人口906人,其中困难家庭160户,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74.17%。2008年,该村人均收入仅1700元,是个典型的贫困村。2009年,百六村成为了原自治区人事厅的定点扶贫村。为了帮助当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摘掉“穷帽子”,走上富裕路,原自治区人事厅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一抓紧抓实各项扶贫工作,全年兆为田林县引进落实帮扶资金291.05万元,其中项目资金225.55万元,各类捐赠物资折65.5万元,逐步引领农民走上富裕路,赢得了群众的拥护。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湖北圆满完成了103个县市区、934个乡镇、25608个行政村的换届任务:新入选中央“千人计划”40人.全省“百人计划”新增59人:分层分类、集中选拔了2230辐优秀年轻干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为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储备了人才;新建改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9500多个,基本实现了全省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全覆盖;新消除“空壳村”4000多个,年纯收入过5万元的村新增11323个……  相似文献   

13.
今年村“两委”换届前.恩施市委组织部调研了解到:全市村定补干部主职月工资在550元至700元之间.副职在450元至600元之间,其工资水平与工作付出不对等。为适当提高村干部待遇.恩施市委决定按核定职数和主职1000元/月、  相似文献   

14.
《理论学习(山东)》2013,(11):F0002-F0002
王祥和名气不大,功劳不小。他讲述的是一个圆梦的故事。1994年3月,30岁出头的王祥和就任芝罘区幸福镇幸福九村党支部书记。那时,这个村子一穷二乱:人心涣散,抢夺选举村委的投票箱;偷水偷电,乱搭乱建;上访告状,拦截党和国家领导人车辆……这个占地1.2平方公里、三四百户、千余居民,年人均收入727元、欠外债430万元的“幸福”九村,什么是幸福?神马都是浮云。  相似文献   

15.
据浙江省民政厅统计,目前该省2/3以上的村由企业家、工商户、养殖户等先富起来的人担任村委会主任或村党支部书记。其中,不乏资产过千万元乃至上亿元者,被称作“老板村官”。经济实力雄厚的“村官”上任后,为村里出钱出力,带动村民致富。但也有人认为:富人治村。是为自己搭台。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以来,恩施州以“筑牢基础、健全组织、强化功能”为目标,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大力加强村级阵地建设,着力解决全州950个村无办公活动场所问题。截至2006年7月,全州共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950个村的阵地建设全面完成。一幢幢漂亮的楼房屹立在大山之中,成为继农村中小学校舍后的又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17.
《党员生活(武汉)》2008,(6):F0002-F0002
钟祥市郢中街道办事处有19个社区,6个村,总人口19.8万人。近年来,街道党委坚持强街富民不动摇,努力改善民生,扎实抓好党建。2007年,全街生产总值达到16.8亿元,财政收入达到74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28元,综合实力一直保持荆门市各县市区乡镇、街道领先地位,连续三次荣获荆门、钟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连续三次被省委授予“六(五)好乡镇党委”称号。  相似文献   

18.
1999年,大冶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们还地桥镇委在教育中加强和健全了村党支部建设,使各村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村支部成了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当年,建秀山苗圃场、松山立体养殖场等农业产业化基地15个,完成投资240万元的大小工程20多处,并被评为“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全省六好乡镇党委”。2004年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先进乡镇”。  相似文献   

19.
陈国良.南漳县板桥镇双龙寺村党总支书记。16年来.陈国良和村“两委”一班人励精图治、艰占创业,将一个高寒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的贫困村改造成小康村。2008年,双龙寺村荣获湖北省委授予的“五好村党组织”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在县政府组织的爱心助学活动中,个人捐款1万元;主动组织县住建局职工廖家胜换肾募捐活动,她个人捐款1万元,公司员工捐款共计1.9万元。2007年,陈艳平又投资3万元建起了鑫城市政工程“党员活动”之家;对鹤峰县容美镇二果坪村进行结对帮扶,先后投资10多万元补贴村级公路硬化、维修村级办公场所和购买办公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