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际法从近代向现代的发展是伴随着主权观念的变迁进行的.近代绝对主权观念的形成受到博丹、霍布斯等西方思想家的影响,认为主权国家拥有至上的权力,是不服从于任何其他权威的绝对权威.这样国际法一诞生就出现了一种内在的逻辑悖论国际法体系规范的对象因为被赋予的绝对主权之故,脱离国际法的约束;被国际法赋予的绝对主权因为从逻辑上而言可以脱离国际法的约束,从而自身被赋予的至上权力失去国际法保障.这种内在的悖论阻碍了近代国际法的发展.现代国际法的发展建立在绝对主权观念的弱化从而解除自身蕴含的悖论基础之上.国际法在过去10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逐渐消除自身蕴含的逻辑悖论、不断完善自身体系和权威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网络空间主权概念是否成立,是当前国际关系学界一个某种程度上仍具争议且至关重要的问题。传统的网络空间"公域属性说"排斥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影响,而其所依托的网络自由主义理论实际上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发展过程;当下的网络空间态势更是呈现出以军事化、法治化、区隔化三个维度为突出特征的"主权化"趋势;在国家和国际体系两个层次,国家主权仍然对网络空间的各项事务具有支配性的表现。因此,网络空间主权的存在是无可非议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从性质与制度设计上看,洛克主张的是逻辑上的人民主权和代议制;而卢梭主张的则是实际上的人民主权和人民亲自行使主权,并坚决反对代议制;从目的上看,洛克是为个人权利和民事权利之目的;而卢梭则是为集体权利和政治权利之目的;从时代特征与宪政践行上看,洛克主张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人民主权,是对英国宪政的理论总结并被美国宪政所践行和发展;卢梭主张的则是古代意义上的人民主权,是对古希腊、罗马宪政的理论总结。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作为一种思想对现代人和现代社会有着较大的影响,但也极容易产生思想方面的负面影响。但其人民主权理论,作为一种政治方案不适合于现代社会,在现代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负责任主权"是当前国际关系主权理论面对的新议题,这是主权理论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嬗变的必然结果。它一方面源于主权概念之历史逻辑与内在的"正当性"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国家应对当前全球问题的一种理论选择。"负责任主权"理论并不是对传统主权理论的单纯挑战或背离。在从"权利"、"控制"与"能力"视角走向"责任"视角的过程中,"负责任主权"实际上与主权的特定历史传统(如"大国责任")一脉相承;同时,它在概念建构过程中也逐渐丰富其内涵,从最初的"保护"、"预防"与"反应"功能扩充到"构建/重建"乃至于"关怀"功能。当前"负责任主权"研究逐渐体现出"自由论"与"社群论"两种不同的责任观。作为一种新框架,"负责任主权"已经在结构、逻辑、标准、内容与层次方面展现出若干理论特征。尽管面临许多理论争议与实践挑战,"负责任主权"中的某些因素有助于推动中国主动地融入国际社会,缓解崛起过程中的困境,展现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5.
国家理论是近代欧洲政治思想的重要线索。处在16世纪历史拐点的法国政治思想家让·博丹,以主权理论为内核,对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国家权力有效运行的制度性安排进行了卓有远见的论证和阐述,引发了近代欧洲对国家理论的系统论述,开启了国家理论的近代之门。  相似文献   

6.
主权观源于西方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让博丹提出的。近现代国际法理论和实践普遍比较接受的一种观点是:“主权是国家的重要属性,指国家有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权力。具体表现为对内的最高性,对外的独立性。即国家对其领土内一切人和物及领土外的本国人享有属地优越权和属人优越权。国家在国际关系上是自主的、平等的。”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对维护本国秩序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传统的观念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国际法的发展,有的国际法学者甚至认为国家已丧失了主权。国家有没有主权?这是一个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7.
主权观念和欧盟成员国的主权让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主权让渡现象冲击了传统的主权观念。本文首先对主权观念进行了探讨,然后考察了欧洲联盟的权限、欧洲联盟法律、立法程序以及欧盟法律与成员国国内法的关系,指出欧洲联盟是一个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国际组织;成员国事实上向欧洲联盟让渡了部分主权,而且不能完全控制所让渡的主权;欧盟法律构成一种自主的法律秩序,直接适用和优先的原则体现了欧盟法律的超国家性。欧洲一体化的实践表明国家主权是可分的。并且指出,根据当今世界上国际关系的现实,必须维护国家主权原则  相似文献   

8.
主权与分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主权概念将继续长期存在,但是主权的意涵却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不再是终极的、神秘的、不可名状的权力,而只是政府或人民在实际统治过程中行使的具体权力之总称。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主权"也具备不同的结构和特征,但是一旦进入具体制度领域,主权概念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单一制国家的"主权原子"可以和联邦制国家具有同样复杂的结构,甚至可以比联邦制国家更"分裂"。关于主权理论的探讨表明,"主权"在当代基本上只是表征国家核心权力的一种方便的称呼。在传统的民族国家日益衰微、新型国家之间的关联日益紧密的国际环境下,主权概念的实际意义必然不断下降。与其在理论上纠缠不清,不如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国家权力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复杂分配。无论是联邦制还是单一制,都必须谨慎考察和处理地方自治和中央集权的关系。单一制和联邦制的最大区别在于地方自治是否具有宪法地位。实践表明,单一制国家完全可以通过立法赋予和联邦国家同等程度的地方自治。究竟联邦制还是单一制更能促进地方自治,目前并无定论。只有告别传统主权的概念范式之后,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的研究才能开启一个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主权原则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主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具有以下发展趋势:受限制的经济主权的范围将不断扩大;核心经济主权的范围将不断缩小;权利义务的平衡将更加受重视;全球关注的经济主权的重点内容将不断变化;经济主权将在相对弱化和不断强化中交织发展。  相似文献   

10.
洛克与卢梭是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上两位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两人在主权理论上存在一些分歧。洛克基于经验主义的基础提出议会主权理论,主张间接民主,追求自由;卢梭在理性主义的感召下,基于公意提出人民主权理论,主张直接民主,追求平等。两者的理论都给后世以巨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