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段追星热潮。追星者大多是少男少女,所追的星大多是影、视、歌明星,这种以娱乐明星为偶像的崇拜热,已经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追星一族对心目中的明星奉若神灵、顶礼膜拜。北京某中学的一位教师刚说了一句:“黎明算得了什么?”便立刻遭到全班同学的起哄,课也讲不下去了;更有甚者,有一上海女影迷听到成龙与林凤娇的恋情时,便绝望地跳楼自杀,以身殉痴,这怎不令人惋惜!诸如此类追星的疯狂的行为举不胜举,而且一波接一波,愈演愈烈,其引起的不良后果令人忧心。因此,我们提出:中学…  相似文献   

2.
追星一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星一族在人类的童年发现了图腾,先民们虔诚地将一种东西———或大鸟或兽或草或石头或心中的某种想象物———看成神灵并作为偶象。他们那种“追星”的场面极其庄重极其神奇也极其执著———可以剖开胸膛取出心来以生命祭祀他们的“太阳”。图腾仅仅存在于人类的童年,...  相似文献   

3.
为了让女儿能跟偶象刘德华单独会面,兰州女子杨丽娟的父亲不惜跳海自杀。近期这一疯狂追星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反思。在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明星云集,追星现象也很普遍,那么,为了引导追星族树立正确的“追星观”,这些国家的家长、社会、媒体乃至明星团体,都积极参与其中,一些做法值得深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炒星族·包装术”的启示羽田在诸多关于“追星”现象的社会评论中,我注意到一个令人颇为难堪的诘问:“不追星追谁?”(《中国青年报》1993年10月22日王尧文及11月3日陈巧林文)确实,娱乐明星特别是境外娱乐明星被我们的大众传播媒介翻腾得热气朝天,在万...  相似文献   

5.
手语新星“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这些词已星星点点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它告诉我们社会越来越关注弱势群体,他们也有自己的追求与理想,他们也想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中,而交流则是第一障碍。我们知道手语是应聋人交际的需要而产生,它已作为聋人的一种语言,一种社会的文化现象,逐渐地为人们所接受,可  相似文献   

6.
潘茨宣 《今日广西》2010,(16):62-64
1995年11月15日,香港首次发行了一套“香港影星”邮票,描绘了李小龙、梁醒波、任剑辉及林黛4位红遍全球华人社会的著名影星形象。这4位影坛巨星中,只有一位是国语片明星及女星,她就是享有“香港梦露”美誉的林黛。  相似文献   

7.
明星们的表现是越来越让人不敢恭维了。从年初王志文在上海惹出的义演风波,到江姗、史可拒演,王姬抛硬币定行程,董文华、陈道明假唱,韦唯毁约,以及那英、傅艺伟上演“全武行”……1995年的演艺界真正称得上热闹非凡!如果说,“大腕”们在这一年里并没有拿出多少像样的新作而加深观众的印象,那么他们的“不良行为”如此集中地显露,足以让追星的和不追星的人们长久地铭  相似文献   

8.
也谈追星     
夏夜星空,繁星似锦,眩人眼目。年轻人热情冲动,充满幻想,追逐着自己心中的“明星”。近几年来,港台歌星、影星、舞星像一股股旋风、一阵阵热浪,不时袭击着当代青少年。他们以那甜美的歌喉、高超的演技、滞洒的舞姿,倾倒了无数少男少女。我们所要追求的绝不仅仅是明星帅气的服装,靓丽的外表,这只是表面的、浅层次的东西,我们应当看得更深更远些。明星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成功,正是他们不懈努力,艰苦磨练的结果。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曾经付出了超出常人千百倍的汗水,每个成功者的背后也曾是用泪水写满的无数个失败。明星不是天生…  相似文献   

9.
“韩流”:又一种追星的新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韩国影视剧、韩国流行音乐、韩国明星大举登陆中国大陆,韩国文化风行一时,引发了所谓“韩流”现象。青少年炮制并演绎着的这一轮新的文化浪潮,是否是青少年追星的又一种范式?  相似文献   

10.
成功与成名     
夏敏 《现代领导》2010,(9):21-21
当今社会有一种奇特现象,这就是“成名”要比“成功”容易。唱首歌便成了“歌里”、拍部片予便成了“影星”、发表几块“豆腐干”文章便成了“作家”。他们压根算不上什么成功者,但名声大噪、沸沸扬扬的不乏其人;而那些孜孜不倦、顽强拼搏的成功者,如一个屡有建树、硕果累累的科学家却可能没有什么名气,甚至寒酸冷落。  相似文献   

11.
据报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和一香港影星同机飞抵大连,在机场恭候影星的几百名追星学生,一再追问杨先生是唱什么歌的?目击者中有人不无幽默地诘问,若干年后,这些“追星族”也许会问:孔子是唱什么歌的?  相似文献   

12.
启幕于七十年代末期的中国改革开放大舞台,曾经涌现出多少经济发展的“明星”和“模式”。许多官员、记者、专家乃至外国人士,立即成为“追星一族”,慕名而至,考察探秘。这些“明星”和“模式”名扬中外,成为众多地区争相效仿的榜样。“明星”和“模式”的起家经验是什么?发展诀窍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华夏第一”的奥秘。  相似文献   

13.
明星崇拜的文化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星崇拜的文化根源王晓华20世纪是个崇拜明星的世纪:杰克逊、卡彭特、成龙这样的超级明星所到之处都会迅速诞生狂欢的热潮,其热度只有政治崇拜和宗教崇拜才能相比,而且大有超越后者之势。遍布全球的追星者形成了色彩斑斓但本质一致的新族类。明星崇拜已经成为一种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买方市场的逐渐成熟,人们正形成一种共识,即面向新世纪的质量管理目标是追求“顾客满意”。特别是我国“入世”在即,它表明我国的产品有平等地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第二章时传祥的四百余场报告,北京街头的义务背粪热,国际友人的“追星”现象,共同描绘出一幅首都“文明长廊”的璀灿画卷。时传祥的四百余场报告刘少奇主席接见掏粪工人时传祥,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一扫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不尊重服务行业的陈规陋习,在全社会形成了劳动者光荣的良好风气。时传祥作为清洁工  相似文献   

16.
舆论热点的形成与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热点的形成与引导□杜耀峰舆论热点是突出社会问题的反映时常有“造舆论”的说法,其实这是一个不准确的概念。舆论本是一种意识现象,只有某种社会存在,才能产生这种社会存在的舆论。作为我们要研究的舆论热点,也不可能有“造”的道理。它也是一种意识现象,与舆论...  相似文献   

17.
腐败成因探究柏良泽若干年前,当人们觉得使用“不正之风”一词已不足以恰如其份地概括一种社会现象时,有人开始使用“腐败”一词。当时曾引起不小的争议。如今“腐败”一词已被广泛使用,而且腐败也不再是一种个别的社会现象,它不仅发生在党政机关,而且发生在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18.
“追”与“导”文非近些时来,所谓"追星族"成了热门话题。发表谈话、撰写文章攻之者颇不乏人。不少人认为:"追星"现象是年轻人"理想失落"、"感情扭曲"、甚至"道德沉沦"的反映。因之忧心忡忡,难以自己。更有一些有识之士深加剖析,指出:"追星"并非偶然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群被称作粉丝(英文fans的音译)的年轻人,在偶像出现时喊破嗓子、在偶像离去时流下泪水。偶像崇拜,成为他们“体制内”生活后的放松方式。在粉丝眼中,成为一个人的“粉”,只是年少轻狂时的一种大胆尝试,无碍他人。但是这种义无反顾的“粉丝式”生活方式,已然成为新时代青少年特征的重要因子,同时,引来了粉丝旁观者们关于“粉丝现象,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你”的集体疑惑。其中,家长及教育工作者更被这粉丝风潮裹挟着去思考:这些享受着追星快乐的青少年,到底获得了什么样的心理体验?青少年偶像崇拜,有着怎样的社会背景与心理机制?教育,应该在青少年偶像崇拜中扮演什么角色?  相似文献   

20.
“明星下属”的出现,既是公司的需要,也是下属本身的需要。对待“明星员工”要让他们适应企业的情况,同时,作为领导者,也应对他们一视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