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代中国领导人是如何看待90年代的中日关系的?21世纪的中日关系将怎样构建?这些都是中日两国人民共同关心的话题。 1991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京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海部俊树时说,中日两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合作的潜力很大,两国合作有着许多有利条件。中日两国在文化上有许多共同之处,日本对中国的古文化了解较深,两国地理上的距离也很近。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而且有利于整个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2.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和平共处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然而,尽管中日之间发表过《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等四个政治文件,但围绕两国关系的法律基础究竟是什么?战后东亚国际秩序的基础究竟是什么?对此,日本同中国的立场观点并不一致,客观上形成了"中日国际秩序观矛盾"。日本政府从未强调遵守中日之间四个政治文件处理两国关系和领土问题,而一直坚持以《旧金山和约》作为战后东亚国际秩序的基础,这必然影响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确有必要就中日关系的法律基础做一比较系统的研究与说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东海问题等,磨擦与争议不断。学者们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或“政冷经凉”者有之,称中日关系“恶化”者也有之。如何评估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与症结何在?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但事涉中日两国,也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有鉴于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2006年3月23日举办了“当前中日关系与中国对日战略”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国际问题及日本问题专家就中日关系现状、前景与症结及中国对日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东海问题等,磨擦与争议不断。学者们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或“政冷经凉”者有之,称中日关系“恶化”者也有之。如何评估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与症结何在?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但事涉中日两国,也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有鉴于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2006年3月23日举办了“当前中日关系与中国对日战略”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国际问题及日本问题专家就中日关系现状、前景与症结及中国对日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东海问题等,磨擦与争议不断。学者们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或“政冷经凉”者有之,称中日关系“恶化”者也有之。如何评估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与症结何在?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但事涉中日两国,也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有鉴于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2006年3月23日举办了“当前中日关系与中国对日战略”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国际问题及日本问题专家就中日关系现状、前景与症结及中国对日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东海问题等,磨擦与争议不断。学者们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或“政冷经凉”者有之,称中日关系“恶化”者也有之。如何评估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与症结何在?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但事涉中日两国,也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有鉴于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2006年3月23日举办了“当前中日关系与中国对日战略”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国际问题及日本问题专家就中日关系现状、前景与症结及中国对日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中日关系"政冷经温"的症结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东海问题等,磨擦与争议不断。学者们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或“政冷经凉”者有之,称中日关系“恶化”者也有之。如何评估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与症结何在?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但事涉中日两国,也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有鉴于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2006年3月23日举办了“当前中日关系与中国对日战略”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国际问题及日本问题专家就中日关系现状、前景与症结及中国对日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东海问题等,磨擦与争议不断。学者们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或“政冷经凉”者有之,称中日关系“恶化”者也有之。如何评估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与症结何在?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但事涉中日两国,也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有鉴于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2006年3月23日举办了“当前中日关系与中国对日战略”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国际问题及日本问题专家就中日关系现状、前景与症结及中国对日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日本为什么对中国这么强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东海问题等,磨擦与争议不断。学者们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或“政冷经凉”者有之,称中日关系“恶化”者也有之。如何评估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与症结何在?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但事涉中日两国,也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有鉴于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2006年3月23日举办了“当前中日关系与中国对日战略”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国际问题及日本问题专家就中日关系现状、前景与症结及中国对日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东海问题等,磨擦与争议不断。学者们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或“政冷经凉”者有之,称中日关系“恶化”者也有之。如何评估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与症结何在?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但事涉中日两国,也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有鉴于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2006年3月23日举办了“当前中日关系与中国对日战略”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国际问题及日本问题专家就中日关系现状、前景与症结及中国对日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中日文学虽然同属东方文化圈,而且日本文学从古至今深受中国文学影响,表面看上去十分相似、相近,但是,两国的文学观念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直接表?在“三言二拍”与“好色物”的文学作品里,同时也影响了两国作家的经历与命运。  相似文献   

12.
捷克与斯洛伐克曾经长期共处一国,而且于2004年同时加入欧盟,但在加入欧元区问题上两国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2009年1月1日,斯洛伐克正式成为欧元区第16个成员国。而捷克至今无限期拖延加入欧元区的时间。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为什么捷克与斯洛伐克在加入欧元区问题上做出了不一样的战略选择?为什么转型初始条件较差的斯洛伐克较快实现了马斯特里赫特趋同标准的全面达标?采用欧元的斯洛伐克与未采用欧元的捷克相比,经济发展的实际结果有何差异?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可知道袜子的发明国吗?你可知道袜子的缝制历史吗?中国以至世界范围内第一家袜子博物馆7月10日正式于北京市房山区阎村镇开工建设。该博物馆由北京助野日盛袜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并利用该公司原有的巨大厂房  相似文献   

14.
巴厘岛首脑会议得出了什么结论?东南亚国家联盟和印度支那的关系今后会怎样发展?为此,日本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 褪了色彩的和平中立路线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五国所组成的区域性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于成立后的第九个年头(1976年)的2月23日,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  相似文献   

15.
安全关系不仅是中日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制约中日关系整体改善与发展的关键因素.自2012年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以来,中日安全互信持续走低,两国安全关系一路下滑.中日安全关系态势主要表现为钓鱼岛争端上中日安全关系仍持续紧张、日本的各种举动加剧了中日安全互信的缺失以及中日安全对话迟滞等.由钓鱼岛争端而来的中日安全关系之态势演进显然已超出钓鱼岛争端的互动范围,具有深刻的内外原因.从近期前景看,中日安全关系面临的挑战大于机遇.中国应该采取措施,包括加强两国政治安全互信,对日本施加必要压力促其调整,争取周边国家,不给日本留介入地区问题的“抓手”,以及加强两国民间的沟通理解来推动中日安全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一)中巴两国建交,两国友好关系史开始了新的篇章 1974年3月,埃内斯托·盖泽尔总统就职后,就决定派代表团访问中国,探讨建立两国关系的可能性.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应邀访问巴西,双方就关系正常化达成了协议,15日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友好关系史开始了新的篇章.两国关系35年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论中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中日关系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恶化.这是日本社会政治右倾化和中日两国实力对比变化的反映.从今后发展趋势看,中日政治关系难以出现根本性变化,经济关系将在复杂的变化中持续发展.从总体看,中日加强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是两国根本利益之所在,双方宜理性思考、慎重处之,以维护中日关系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以来,中俄国家关系上了三个新台阶.1996年后,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和发展,两国的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如何将中俄经贸合作关系推向前进?这已经成为我国东欧中亚学界及经贸部门共同研究的重大课题.目前,一般探讨中俄经贸合作问题的学术著作和文章已不少见.但是,关于两国资源合作的专著尚未看到.而资源合作恰恰是潜力最大,能够大幅度提升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22日日本首相小泉访朝,以25万吨粮食援助和价值1000万美元的医药物资和人道援助,换回5名日本原被绑架者子女,并公开表示愿意在自己的任期内实现两国邦交正常化。缘何小泉选择此时访朝?日本政局受其影响的程度又有多大?  相似文献   

20.
亚洲 6月4日万里委员长会见尼泊尔下院议长达曼·敦加纳一行. 6月6日杨尚昆主席会见尼泊尔下院议长达曼·敦加纳一行.敦加纳说,尼中两国领导人会谈和互访有益于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他感谢中国对尼泊尔发展成就的重视. 6月18-22日中国与不丹第八轮边界会谈在北京举行,中国代表团团长为外交部副部长徐敦信,不丹代表团团长为外交大臣达瓦·策林.22日,李鹏总理、钱其琛外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