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禹 《湖湘论坛》2009,22(1):83-84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现代化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总结中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走自己独有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具体而言,就是要从我国农业资源严重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较大的背景出发,以提高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资源利用率和农民增收为战略目标。以加强土地管理、农民经营能力、政府支持体系和农业科技装备水平为战略措施,推进我国农业走进世界农业发展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2.
《人大研究》2000,(3):24-24
中西部地区有占全国86.5%的国土和58.8%的人口,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能源基地、原材料工业基地和重工业基地,人力资源丰富,有着巨大的市场。中国如今开发西部与当年发展东部相比,主客观条件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相似文献   

3.
长征文化资源,是一种独特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长征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不仅是对红色文化理论的补充,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长征文化资源开发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机理入手,从四个维度对长征文化资源精神、教育、社会、经济价值展开分析,在透视贵州长征文化资源开发政策性投入失衡、地理位置偏远、整合程度低、经济带动能力不足的困境基础上,提出贵州长征文化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理念—制度:贵州长征文化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根本;整体规划:贵州长征文化资源多维开发的引擎;活化利用:贵州长征文化资源内引外联功能增强的关键;模式优化:贵州长征文化资源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助力。  相似文献   

4.
刘茜  邱远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6):195-202
贵州苗族拥有丰富而灿烂的民间传统、人生礼仪、信仰崇尚、技艺和节日等文化资源,它们以生命与非生命状态而存在,成为多元文化课程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应遵循价值性、开放性、现代性、针对性、需求性、公正性等筛选原则,并采用文化分析的策略加以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5.
着力提高军队政治工作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的能力,是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打赢信息化战争,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要求军队政治工作必须提高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的能力。以使命任务为牵引,要求军队政治工作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提高社会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观光农业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永彬 《思想战线》2001,27(4):51-53
观光农业是国内新兴旅游形式.云南作为山原农业省区,有独特的景观赋存条件,丰富的自然生态和厚重的民族文化内涵.云南农业为特色旅游发展提供了资源和空间,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为观光农业发展创造了环境条件,应该在旅游产品开发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注重规划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区域资源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平忠 《理论月刊》2003,(8):154-157
西部地区的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先研究该地区的农业资源与农业生态环境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地找到解决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对策。本文以贵阳市乌当区为例,具体研究了资源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即: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环境有机结合、与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从而为农业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效生态农业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工业的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满足群众绿色消费需求为基本目标进行建设的,产出高效、资源节约、技术密集、生态优良、产品优质的现代农业形态。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和持续协调发展的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的具体实践,意义重大。浙江有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优势区位优势。我省地处沿海,对外交流频繁,外向型农业基础较好;我省与上海地域相邻、消费习惯相近。品种多样性优势。浙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温资源丰富,小气候多样,是…  相似文献   

9.
我们宛城区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突出抓好“五个围绕”:一是围绕农业优势,大力发展个体私营农业企业。根据我区是城郊型农业大区、农业资源丰富的特点,重点培植一批规模较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法人企业和个体私营大户。二是围绕城区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以服务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为主的服务业,动员千家万户在城郊和集镇沿街(路)开设门店,大力兴办小修理、小饮食、小批发、小加工、小服务等八小企业;在城市人口密集区兴办房地产开发、信息中介、医疗技术、生产生活资料服务等产业项目,不断扩大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四川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条件,但四川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缺少对整体旅游形象的多形式宣传,缺少强有力的旅游品牌,都是目前四川旅游开发中的误区.因此,要在充分挖掘四川的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做好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工作,创新营销观念,建立四川旅游品牌形象,研发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提升四川旅游产业发展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李波 《理论月刊》2003,(12):98-99
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高校图书馆不断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因此,笔者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开发文献信息资源的现状与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其在文献信息资源、人才、开发能力、独特的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探讨了其开发文献信息资源的各种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外农业发生了深刻而复杂变化的背景下,我国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出现了差异化、生态化、特色化等特征。四川西部和南部地区气候自然条件独特、农业资源禀赋优良、物产资源丰富多样、农业产业基础条件优越,具有差异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的优势条件,是我国未来现代农业最具有潜力的示范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13.
沈锋 《今日浙江》2011,(5):22-23
浙江省是一个海洋大省,辽阔的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物质资源、空间资源和环境资源,为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洋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是甘肃省庆阳市旅游发展的重头戏。庆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时代、民族和地域类别特征,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品质上更是独特和珍贵,具有较别处更为特殊的特点,但也有相应的开发与持续发展难度。  相似文献   

15.
夏永贵 《重庆行政》2014,15(6):91-92
正所谓休闲农业,就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观光、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功能,增进市民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  相似文献   

16.
国外执政党积极拓展和运用执政资源以治国理政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传统政治资源方面,国外执政党充分运用阶级资源、权力资源、党内资源和非政府组织资源。在执政资源的新领域,国外执政党积极开发思想理论资源、网络资源、"外脑"资源、社会资源和青年资源。为增强合法性基础,国外执政党不断追加政绩资源、塑造形象资源和挖掘国际资源。  相似文献   

17.
阎海旺 《前进》2005,(1):39-42
所谓农业综合开发,就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畴内,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各种因素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造,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种活动。从目前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农业综合开发是以农业自然资源为开发对象的一种投入活动,如改造中低产田,改良草场,开发利用滩涂、荒山、荒坡、荒地、荒水等资源。广义的农业综合开发是对整个农业生产条件的改  相似文献   

18.
建立在四川丰富人文基础上的客家饮食文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宝藏。本文在对成都洛带古镇的饮食文化资源加以分析的基础上,以伤心凉粉为例,从旅游资源开发角度提出了挖掘川菜文化中的客家元素,开发特色饮食纪念品,打造参与性的客家川菜知名品牌,并且与当地节庆活动相结合等新的观点和开发措施,对洛带的客家文化旅游的功能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刘锋 《今日海南》2011,(4):32-32
建成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基地,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六大定位之一。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自然是重头戏。南海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常规油气资源,而且富集非常规的可燃冰资源。尤其在琼东南盆地、西沙海槽等海南岛周边海域,已经初步发现了大面积的可燃冰富集带,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0.
凌慧 《中国妇运》2011,(2):31-33
组织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妇联组织资源相较于一般组织而言,还是相对丰富的,从来源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党政资源、社会资源、自身资源。对这三类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上海妇联组织近年来已积累了相当多的实践经验,特别是2003年以来的“百万家庭网上行”、“两病筛查”等市政府承办的实事项目以及“温暖送三岛”、“姐妹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