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长要善于“借力”,若能把深藏、潜伏、孕育在广大教师中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就能办好一所学校,当好一名校长,一要关注教师心理需要,首先要尊重教师的人格,一位好教师一旦创造出教学成果和取得教学经验,心理上最需要别人的尊重,尤其是希望得到领导的尊重。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学生的教育时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有一颗挚爱的心。”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时要善于把真挚的感情注入被教育者的心扉,尽量地尊重他们,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心换心,让真爱拨动学生的心弦。  相似文献   

3.
1、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条件——勤动脑。班主任工作不仅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气质、爱好等,还要尊重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诚信度和地位。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不当众批评学生,尽量为学生找闪光点;二是不在家长面前“告状”。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青睐一些外向型学生,因为他们活泼开朗,易于交流,而常常忽略了另外一个群体——班级中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在学校生活中,不愿主动和同学们、老师交流,常常一个人躲在被人遗忘的角落。对于这一类学生,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耐心,不能过于简单和盲目,否则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自闭,使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学生也不是一个模子里制出来的商品。因此,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都需要精心培育,才能构画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对待内向型学生,我们更应该深入他们的心灵,为此,我投入了一定的精力,也取得了一些收获,这里略作表述。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学生的教育时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有一颗挚爱的心。”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时要善于把真挚的感情注入被教育者的心扉,尽量地尊重他们,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心换心,让真爱拨动学生的心弦。  相似文献   

6.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即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实施的教育(包括管理),并且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自觉而真诚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又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解除教师“教学霸权”和“教育霸权”,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自主益智、自主育德、自主抚心、自主健体,从而获得和谐而健康的发展。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少,但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往往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一厢情愿地实施教育,把学生当作泥团,强…  相似文献   

7.
晏昱 《新湘评论》2004,(12):56-56
有学者认为:“人文关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根本主旨就是以大学生发展为本,走向主体、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所以,体现人文关怀,最关键的是要体现对青年大学生个性化人格品质的关注和养成,这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内涵。从根本上说,体现人文关怀,就是要体现高校“精心培育人,善于激励人,真心关爱人”的办学理念,它的核心内容是“尊重人”。  相似文献   

8.
从教二十年来,作为一名教师,我在班级管理中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让学生自主管理,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自主管理,不但可以免去教师疲于事务、分心教学之苦,而且可以收到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之功效。一、放手——让学生做管理的主人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所以班主任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放手让他们参与到管理中去,做管理的主人。1.赋予学生管理的权力。一是每学期开学之初,采用“竞争上岗”和“轮流上岗”相结合的办法来选拔班干部,学生根据自己的能…  相似文献   

9.
龙曼莉  李江波 《学习月刊》2012,(12):106-107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学校教育中,要以学生为本,既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营造宽松的教育氛围,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强化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和时代对人才需要的新变化要求班导师做到引领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相信学生。因此,在高等教育中,班导师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尤其重要。而目前,  相似文献   

10.
宋艳 《学习月刊》2011,(24):138-138
小学数学概念因为抽象性强、感性度弱.使小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也不好把握。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进行概念课的教学既要把握概念本身的基本特性.也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认知概念、形成概念、把握概念、还原概念和运用概念,使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剥去枯燥无味的“外衣”,呈现获取新知愉悦的“内核”。  相似文献   

11.
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有的教师虽然知识渊博,功底深厚。但不善于与同学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往往因为对这位教师有成见而不愿学他所授的那门学科。相反,有的教师不仅注意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更善于与同学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学生往往会因为对这位教师的喜爱而特别喜欢学他所教的学科。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便是这个道理。教师也会因为学生对他的尊敬和爱戴而更加致力于教育工作。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培养师生之间深挚的感情,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制度为抓手。以活动为平台,以发展为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管理、主动发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发挥主导作用。营造自主管理氛围我们把教师尊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作用的必要条件,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把尊重学生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走近学生     
郑笛 《学习导报》2008,(9):43-44
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教育注重面向个体.教师既要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又要规范个体行为。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实现教育过程的以情动人。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关心学生的身体、学习和生活.使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班主任要把自己的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通过真情的流露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走进学生的心灵,主动亲近学生,  相似文献   

14.
走近学生     
郑笛 《新湘评论》2008,(9):43-44
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教育注重面向个体.教师既要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又要规范个体行为。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实现教育过程的以情动人。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关心学生的身体、学习和生活.使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班主任要把自己的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通过真情的流露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走进学生的心灵,主动亲近学生,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很难感觉到"尊重",因此,基于尊重,大学生思想教育要围绕当今学生的思想特点,把尊重理念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价值,引导学生自我成才;维护学生的自尊,健全学生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6.
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人皆有自尊心,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自尊心更是敏感与脆弱,更需要老师的悉心呵护。在此前提下,学生才会在一种健康、自由、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7.
《廉政瞭望》2012,(2):54-55
周其凤:创作“神曲”引争议 “我认为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他们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如此看来,他们的教育是一塌糊涂的。”2011年12月25日,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长沙一中演讲时语出惊人。  相似文献   

18.
“师爱”是帮助学生进步与发展的一股强劲的力量,是发自教师内心的.尊重、信任、关爱学生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师爱”之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增强学习与发展的动力。教师怎样去爱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呢?笔者的体会是,当好父母和朋友角色,向孩子们播洒“三爱”。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热爱学生,爱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尊重,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由此可见,教育的起点,就是从爱出发。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小学教师,我通过不断总结教育中的成败得失,更深切地体会到了教育的前提就是从爱出发,爱是教育成功的保障,是教育生命力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健康心理是形成艮好心理素质的基础。文章针对当前青少年学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问题,提出了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善于在各学科教学中对青少年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