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志们、同学们:今天是林则徐虎门销烟158周年纪念日。河南省禁毒委员会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林则徐虎门销烟,旨在弘扬民族正气,推动禁毒斗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我省的“两个文明”建设。在这次大会上,还要集中销毁一批毒品,这是我省打击毒品犯罪成果的有力显示,也是对毒品犯罪的极大震慑,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再次表明了党和政府坚决禁毒的决心。”毒品祸国殃民,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给中国人民造成过巨大灾难。十九世纪初,以支殖民主义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大肆向我国倾销鸦片,进行罪恶贸易,掠夺我…  相似文献   

2.
1839年6月3日。在广州东莞牛背山下珠江旁,民族英雄林则徐一声令下,被西方列强作为牟取暴利的“武器”输送到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2万多箱、共重1175吨的鸦片。被分批投入长宽各45米的两个大水池内。这就是那场震惊世界、永载史册的“虎门销烟”。  相似文献   

3.
--2004年6月3日,恰逢"虎门销烟"纪念日,吉林省暨长春市公开焚烧毒品大会在我校召开。吉林省和长春市禁毒委员会的领导,禁毒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我校全体在校学员以及东北师范大学、长春中医学院的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 今年国际禁毒日集中宣传教育活动的主题是"抵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外关系史专业〔研究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中国近现代史(1840一1949年)一、名词简释(每题5分,共40分): (1)虎门销烟 (2)拜上帝会 (3)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4)严复 (5)洪宪帝制 (6)《新青年》 (7)一二八事变 ’(8)三大战役二、简述鸦片战争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的订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分)三、试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20分)四、扼要说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一1949年)各个历史阶段的 内容。( 20分) 堡帝国和巴尔干形势的一变化。 (20分)三、评述“七·七”事变后英美帝国主义 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态度。(2…  相似文献   

5.
法国实际上是后马克思主义生成的大本营。1956年苏共“二十大”和“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之后,法国思想界十分活跃,除了原有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之外,不仅出现了所谓“反叛性”的马克思主义,而且还出现了“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些或多或少与马克思主义相左的“马克思主义”构成了当下流行的“后马克思主义”的前史。  相似文献   

6.
动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需求,只要事物存在,运动是必然的。在“形态之动”中,“动”便是起因,是事物变化的开端;“形态”便是事物运动过程的体现,是变化的累积存在结果。没有了“动”,就没有了变化,就没有了千奇百怪的物质“形态”;反之,“动”又是由这些变化的存在而得到维持的。因此,我们解释“形态之动”,需从“形态”和“动”两个基本基本问题的内涵进行理解。一、形态”释义与“形态”的美。形态,是事物内在本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包括形状和情态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就需要分别理解“形”和“态”的概念。何谓“形”?“形”是事…  相似文献   

7.
关于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客二分的对象化思维模式,遮蔽了对“主体”本身领悟的可能性。“主体性”肇始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在德国古典唯心论那里展示为“自我意识的运动”。“主体性”积淀和涵盖全部人性,应当超越德国古典唯心论。作为内涵更为丰富深刻的范畴,“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伴随着对于“生活世界”的重视,而成为新的重要的哲学课题。胡塞尔在“生活世界”和“交互主体性”思想中突出“交往”和“有效性”,开了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先河。从“语义学”转向“语用学”理解“主体间性”,并强调“以言行事”,才能真正进入实际的“交往”和“主体互动”,从而营造出主体间得到共识和沟通的语境。  相似文献   

8.
文章意在研究“公民宗教”对于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意义。从自然状态过渡到公民社会的“瞬间”,就形成了公意,但学者们在解释公意的形成和实质时,通常过分强调了契约观念的重要性。通过对《社会契约论》文本的细致解读,作者指出,“立法者”和“公民宗教”比契约观念对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更为重要和根本,并指出了卢梭的“立法者”和“公民宗教”与古代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人的本质论和孔子人性论是具正题、反题和合题于一体的辩证“完满”的科学理论体系。两个理论体系分别以“现实的人”和“仁”为出发点,通过“革命的实践”和“道德实践”,各自成就了“全面发展的人”和“圣人”这一理想人格,从而走进了价值理想相近的终点“共产主义”和“大同世界”,由此形成了完整的闭环。马克思人的本质论与孔子的人性论基本元素、体系结构和价值取向的趋同性,决定了两个理论体系可融合的基本特性,两者的可融性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内在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应用文体作用的特殊性出发,对其有别于其他文体的内容之“真”、“善”和形式之“美”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实现其“真”、“善”、“美”的基本要求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苏东斌 《理论前沿》2003,23(10):16-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动力是人的经济价值的充分实现;当“价值”转为“财富”,“劳动价值论”自然导致“要素贡献论”。这时“要素所有权”构成了市场经济分配制度的最终依据;个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有“劳动收入”、“要素收入”和“机遇收入”三种转变,利润也被分解为“社会收入”、“参与收入”和“创造收入”三种形式,劳动收入应有消耗成本和创造收入两部分构成,“创造收入”的形成提供了“利润分享说”的理论根据;社会要剥夺的恰恰是“超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学术理论界和网络媒体对“人民公仆”提法的历史由来的争论,从“人民公仆”提法的理论渊源、“人民公仆”理论的重新建构和“人民公仆”提法的正式提出等三个不同层面,全面系统地考察了“人民公仆”和“社会主人”提法的历史由来,指出了政治语境的历史变迁和继续以“父母官”自居的荒谬。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反腐败思想围绕反腐问题的“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三个层次的逻辑结构 ,全面阐述了“为什么”要反对腐败 ,深刻剖析了腐败的本质及社会历史根源“是什么” ,系统分析和论述了反腐败在对策上该“怎么办” ,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结构严谨的反腐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中国共产党在关键历史节点接续回应了“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等重大课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辩证智慧。与“两个务必”相比,“三个务必”是在新的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下提出的,并与时俱进增添了新的内容,同时二者又具有相同的价值旨归、功能导向和理论基础。科学把握“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要正确认知“变”与“不变”的关系,坚持在“变”之要求中把握“不变”之根基,并以“不变”之根基应对“变”之考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以法”和“依法”,“法制”和“法治”概念之间的差异入手,着重论述了工会实施“依法治会”的现实意义和主要内容,并从“依法治会”的外部环境分析了现行《工会法》的滞后与工会会员意识薄弱对依法治会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本质属性、地位、职能和作用的继承和发展;“一国两制”突破了传统的国家结构模式;“一国两制”是运用和平共处原则处理国家内政问题的新创造;“一国两制”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一国两制”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国家间解决国际争端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范例。  相似文献   

17.
鲁迅在《风筝》中主要提出了“对儿童的精神虐杀”问题和“中国人的健忘症”问题。三毛与鲁迅《风筝》的精神“遇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弟弟”般的寂寞孤独和“弟弟”般被虐杀的命运。但三毛没有重复“弟弟”般靠“遗忘”麻木自己的悲剧,而是通过反抗最终走出了“家长本位”的阴影,在“漫漫黄沙万里天”的撒哈拉沙漠中寻找到了自己的“自由”。《风筝》在三毛心中能够产生如此生长的力量,体现了鲁迅作品深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真分析了统战工作中的内部矛盾,联系规律和工作方法,提出了必须正确处理的五个关系,即“方与圆”、“虚与实”、“点与面”、“位与为”和“难与易”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大陆和台湾政治关系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和台湾的政治关系定位是两岸关系深入发展必须解决的前提性问题。大陆和台湾分别提出过“合法政府对叛乱团体”、“中央对地方”、“两党”、“两区”、“两府”、“两体”和“两国”等定位模式,但都没有为大陆和台湾所共同接受。“胡六点”对于大陆和台湾的政治关系定位提出了新的主张。根据“胡六点”的观点,可以采取将政治关系定位“议题化”和“阶段化”的方式,通过大陆和台湾阶段性的谈判协商,解决政治关系定位问题。根据大陆和台湾关系发展的现状,“两岸”是现阶段政治定位模式的最佳选择。“两岸”模式为大陆和台湾当前的政治关系破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将为结束大陆和台湾的政治对立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20.
国民待遇原则是作为具体承诺列入 GATS的 ,并采用了“竞争性”标准和“不低于”标准。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在服务贸易领域承担国民待遇义务 ,并在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超国民待遇”和“次国民待遇”。“超国民待遇”与“次国民待遇”并不违背 GATS,但对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有利有弊。今后 ,我国对银行业对外开放适用国民待遇原则时 ,应有针对性地、有条件地选择适用“超国民待遇”和“次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