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对未来发展的共识,发展循环经济则是实现资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途径。认识国外的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深入提高循环经济是个系统的整体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系统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运》2014,(12):F0002-F0002
2014年12月11日,全国总工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总党组书记李玉赋主持会议并讲话,要求各级工会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充分认识“转方式、调结构”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今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先后召开,如何认真组织广大职工学习好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精神。积极投身于全州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在实睃中如何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受到发展观念、社会发展阶段以及体制机制的制约,而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其深刻的体制机制性根源。要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可持续增长,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变得刻不容缓。哈尔滨市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典型发展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优势产业对经济的牵动作用明显、项目年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动力源、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项目支持等优势,同时也存在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存在、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尚未根治、企业技术改造面临困难、企业组织结构规模化程度相对较低、科技投入滞后于经济发展、结构合理的高科技人才支撑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在分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改变以往的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的理念,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结构,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含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通过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重组在全市有牵动作用企业集团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运》2014,(12):1-1
2014年12月9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中央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总结了今年经济工作,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宏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描绘了新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会议综合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一、充分认识"转方式、调结构"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今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先后召开,如何认真组织广大职工学习好中央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运》2020,(1):8-9
2019年12月13日,全国总工会机关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总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李玉赋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按照王东明同志要求,把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明确任务、勇于担当,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8.
张喜亮  张释嘉 《工友》2024,(1):54-55
<正>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此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实际上成为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一般认为,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至今已经走过了45年的历程。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内涵就是允许以公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整合一切资源进行经济建设的话,那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改革开放自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即已开始。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工会改革的实践中,出现了不少新事物,工会与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即是其中之一。我们有必要对一这新事物进行研究,使其不断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有一个发展过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工会参政议政和工会改革也提上了日程。1985年11月5日,有关文件中提出:1.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在研究、制定有关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重大方针政策时,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运》2012,(12):1-1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八大后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重要会议。会议强调了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开拓创新,扎实开局。会议新风扑面,求真务实,方针明确,部署有力,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当前各级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理论教材将市场经济定义为仅是资源配置方式或经济体制,此定义在理论和教学中尚有一些问题存在.在西方经济学中市场经济既是资源配置方式,也是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市场经济概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构建基础,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北欧小国,从自然禀赋上看,芬兰不具备优势,除林业资源和渔业资源外,现代经济发展中关键的煤和石油奇缺。但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论坛每年所做的全球经济竞争力的排名中,芬兰一直名列前茅,甚至有4次名列榜首,成为最具有经济竞争力国家,这则更加体现出较好的研究和参考价值。芬兰在二战后独特的混合经济体制以及社会保障福利国家体系,构成了芬兰在二战以来经济和社会诸多方面的发展特点。这些特点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有着较强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关键.在需求方面,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协同互补式扩张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供给方面,利用好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不可或缺.在当前阶段,国内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等...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a discussion of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Mexican econom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financialization on agriculture’s role in capitalist development. It argues that the peripheral financialized economy is a rural–urban economy. On the one hand,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are bifurcated into a growing export sector and a stagnating local economy, and there are no functional ‘developmental’ links between 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On the other hand, the economic structures have resulted in the consolidation of a huge mass of rural–urban ‘classes of labour’. 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are linked through and dependent on cheap labour sustaining the export economy. I argue that the current economic formation is not due to ‘urban bias’, ‘rural bias’ or any mis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mong economic sectors. Rather, it can be explained in relation to ‘finance bias’: the taking over of debt relations as the key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 major contradiction in peripheral finance capitalism arises from the financing of cheap labour through debt. This is likely to result in new financial crisis, when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increasing levels of (private and public) debt, a stagnating domestic economy, and below-subsistence level wages become too large.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历史变迁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为实现生产过程所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时期,企业劳动关系也经历了三大阶段的历史变迁,而在未来新的时期,我国企业劳动关系还将呈现出“三方权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化劳动关系中,人们愈来愈重视理性和经济理性的作用与研究。这是一个极具社会经济价值的问题。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根本在于"合理"性,关键在于这个"理"应该怎样讲。这个"理"必须是社会理性和经济理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工会工资工作在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在现阶段,工会监督工资支付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工会参与制定企业工资指导线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对目前经济形势和央行货币政策的分析,工会工资工作对克服通货紧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劳动关系是重要的社会经济关系,关系到劳动者、企业和政府等多方主体的切身利益。中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历史性变革时期,身处其中的劳动关系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即由目前兼具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特征的转型期劳动关系向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关系转变,从其价值取向上来讲就是向政府主导的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方向转换。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divergent performance of the rural economies of China and India after 1950 was a product of the different capabilities of the Chinese and Indian governments to mobilize the labor force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By mobilizing unpaid labor and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villagers through mediation by the collectives (before 1984) and local administrations (from 1984 to the abolition of agricultural taxation and compulsory rural labor mobilization in 2006), the Chinese state developed rural infrastructure and the quality of the labor force at a pace and geographical scope that was far beyond its limited fiscal capacity. Efforts by the Indian state to establish rural organizations with similar mobilization capabilities failed due to the effective opposition of well-entrenche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rests in the countryside. Unable to mobilize the labor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villagers, the Indian government relied primarily on its limited fiscal resources, which produced a much slower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and labor force quality. These are the primary reasons why China’s rural economy developed much more rapidly than India’s, which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divergence of their national economies in the post-1950 era.  相似文献   

20.
非公经济是首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首都非公企业职工素质建设不仅是提高非公经济核心竞争力、促进首都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推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