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洪  张琦 《中国审判》2011,(12):36-37
襄阳位于汉水中游,是一座建城2800多年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湖北省一座富有活力、迅速崛起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2.
《中国监察》2011,(22):40-42
2011年9月14日至15日,中国监察学会,中央纪委、监察部廉政理论研究中心和湖北省纪委监察厅在湖北省孝感市联合举办第三届“两型社会”建设与反腐倡廉论坛,围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与反腐倡廉建设”的主题展开深入研讨。论坛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监察》2011,(1):35-37
2010年11月5日,中国监察学会、中央纪委监察部廉政理论研究中心和湖北省纪委监察厅在湖北省黄石市联合举办第二届“两型社会”建设与反腐倡廉论坛。此次论坛围绕“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4.
江苏镇江,素有城市山林、天下第一江山之美称,不仅拥有三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更是全国十大宜居城市、诚信指数排名前十城市,而合金量最高的,当属去年捧回的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最高奖项“长安杯”,这是一个城市社会管理水平、和谐社会建设成果、发展环境的“金字招牌”。镇江市法院系统围绕“知民情、顺民意、解民忧、得民心”,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荆门热电厂是国家大型一类企业,现有职工1732人,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是湖北省的主力火电厂之一。该厂党委紧紧围绕创国家一流企业这个目标,以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载体,以廉洁自律教育为先导,积极开展企业内部的效能监察,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先后获得了“全国‘三五’普法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国家电力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电力公司一流企业”等荣誉称号。党委高度重视领导率先垂范…  相似文献   

6.
2008年以来,山西省襄垣县环境保护局以实施“强工富县、惠农稳县、城建靓县、开放活县、生态绿县、和谐兴县”六大战略为重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大力开展了“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县城”和“绿化、环保、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攻坚年”活动,县城环境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环境污染有效遏制,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各项条件均达到或优于省级环保创模指标要求。该县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中国绿色名县”、“联合国宜居生态城市”、“省级园林县城”等称号。  相似文献   

7.
天地伟业参与的众多“平安城市”成功案例中,以河南省安阳市和安徽省马鞍山市为两类典型代表,同时这两个城市也是全国22个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他们的建设模式也代表了全国的两类建设模式。现对模拟接入方式的模数混合型和数字接入方式的全数字型(或称之为“安阳模式”和“马鞍山模式”)作简单介绍,希望能为“平安城市”建设提供一些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黄奎  张春波 《中国审判》2014,(12):92-93
2014年11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共湖北省委联合召开命名表彰大会,授予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郑小红“全国优秀法官”和“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帕尔哈德 《法治纵横》2013,(20):F0002-F0002,F0003
哈密市位于新疆东部,是新疆通往内地的门户,是闻名遐迩的哈密瓜产地,也是一座快速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城市。近年来,哈密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发展和稳定两大主题,紧紧抓住哈密市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平安是第一民生”的理念,同绕平安创建工作目标和要求,立足实际、推出亮点,创建和谐社会,取得了“平安哈密”创建工作的新成效,全市呈现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旅游城市”、自治区“文明城市”二连冠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相比,中国成文法律的出现至少晚了1500 年,这是比较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问题。这种差别的根源在于社会组织形态的不同,而要搞清中国成文法形成的原因,关键在于真正理解西周到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性质。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城市国家”中,社会的基本组织是以“户”为单位的“核心家庭”;而成文法律即以这样的自由民为对象,是“城市国家”建立和维持其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基于青铜器铭文的最新研究表明西周是一个“权力代理的亲族邑制国家”,其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则是拥有大量人口和土地,并对其成员承担着法律责任的“宗族”。因此,西周时期并没有形成成文法律的需要或条件。但是,公元前771 年西周灭亡,中国古代社会在列国战争中从“邑制国家”逐渐向“领土国家”转变。特别是作为“领土国家”一级行政组织的“县”的出现,为“核心家庭”的发展提供了机体,也使国家第一次与一家一户的小农家庭发生了直接关系。对“县”里的自由农民以及城市中出现的大量平民管理之需要,促使成文法在中国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应运而生。换言之,在美索不达米亚成文法律是古代“城市国家”的必需,而在中国它是古代“邑制国家”向“领土国家”转变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萍乡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因煤而生,因煤而兴,被誉为“江南煤都”。近年来,针对煤炭资源日渐枯竭的严峻现实,萍乡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始了转型发展的新路探索。在实践过程中,萍乡市紧紧抓住引领城市转型的干部作风这个“牛鼻子”,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软环境,保证了城市转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程颖 《中国司法》2012,(4):35-38
大力加强监狱规范化管理,对罪犯实施有效管控,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监狱劳教(戒毒)系统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开展以来,湖北省监狱局认真总结2010年“监狱内部管理规范年”活动经验,结合实际,注重创新,在2011年深入扎实开展“监狱规范管理深化年”活动,出实招、重实效,活动取得了突出成效。  相似文献   

13.
1992年以来,湖北省枝江县粮食总公司先后被原国家商业部、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国财贸工会评为“全国储备粮先进单位”,被国内贸易部评为“全国粮食系统扭亏增盈先进单位”,并成为全国粮食系统唯一的盈利县。他们是靠什么法宝取得这些可喜成绩的呢?──廉洁经营,让利于民。1992年7月,枝江县粮食局转制为枝江县粮食总公司,这意味着全县粮食系统千余人靠财政作后盾吃饭的日子结束了。总公司领导提出,要想使企业走出困境,必须以廉洁经营为本,让利于民。实践证明,这条路走对了。他们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农民朋友的信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广东法学》2008,(3):14-25
一、问题之提出 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由过去相对“静态封闭”状态向“动态开放”状态转变。整个社会环境日益动态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城市的迅速扩展。城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市区道路长度和总面积明显增长。二是人、财、物大流动格局已形成,  相似文献   

15.
今年51岁的徐世友,从参加工作起就在湖北省襄樊市市政管理处襄城下水道班,一千就是30年。30年来,他默默地为维护城市清洁奉献着。由于工作出色,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文明市民”、全国劳模,并光荣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是湖北省襄樊市的“时传祥”。近日,记者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6.
“认真对待法律的空间性”是《乡土中国的司法图景》的作者提出的一个命题。法律空间性的含义可以从“城市——乡村”、“国家——社会”、“西方——中国”三个视角来阐释,这种阐释立足于真实生活,对于法理学研究而言,这种立足真实生活的民众中心主义分析范式对中国法理学寻找个性化的话语,努力让法学言说更加靠近社会现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刑警与科技》2014,(17):66-68
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是环渤海经济圈内以及东亚地区国际性港城、商城、旅游城。焖台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被誉为“山海仙市”,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避暑和休闲度假胜地。多年来,烟台获得不少荣誉,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幸福感城市之一,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之一等等。同时,烟台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中国新二线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和发展活力的新兴经济强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监察》2011,(19):9-9
9月14日至15日,第三届“两型社会”建设与反腐倡廉论坛在湖北省孝感市举行,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王伟出席论坛并讲话。他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城市看海”成了最新的网络流行语。自2011年人汛以来,由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多达100多个城市。2011年7月26日,暴雨再次造成石家庄、郑州等多个城市汪洋一片。住建部的一份调查显示,从2008年到2010年两年的时间跨度内,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近十年来,一下雨就“水漫金山”正在成为中国城市...  相似文献   

20.
贾川兰 《中国律师》2009,(10):43-45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特有的二元结构。随着改革与发展,城市发展越来越快.“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实施城乡统筹,改变城乡分治,以城市带动农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