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法学》1988年第5期刊登了徐旭、张华二同志《对检察机关免予起诉的被告人不应再由公安机关填发释放证明》一文,对其中的主要观点与论据提出商榷。 笔者认为:对检察机关免予起诉的被告人如果被羁押,应由羁押的公安机关填发释放证明书,立即予以释放,而不能由检察机关的《免予起诉决定书》取代《释放证明书》。具体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
商品购销活动中受贿罪主体之我见──—与杨兴国同志商榷贾宪廷《人民检察》1994年第3期刊登了杨兴国同志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贿赂罪的补充与完善》一文(以下简称《杨文》),拜读之后,颇受启发,但对文中所持“发生在商品购销活动中的受贿犯罪,其犯罪主体包...  相似文献   

3.
1995年第10期《中国监察》发表了杜晓智同志题为《“租金”是腐败产生的根源吗?──与寻租理论者商榷》的文章。文中,作者认为寻租理论有两个“明显的缺陷”:其一,“把‘租金’看作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混淆了原因和条件的关系”,有“政治虚无主义倾向”;其二,主张“消除和抑制腐败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培植和发育市场经济”。笔者认为,上述看法有失偏颇。首先,“租金”在经济学中被称为“租”或“经济租”,其原意是指一种生活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收入超过这种要素机会成本的剩余。在早期的经济学中,它多指由于某些资源供给弹…  相似文献   

4.
5.
<正> 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问题,目前在法学界仍然存在着较大争论,以致司法实践中做法各异。这种状况,亟待我们从理论上作出科学的解释。《中国法学》1988年第5期刊载的丁慕英、袁其国同志的《检察机关实行民事诉讼监督几个问题的探讨》(以下简称《探讨》)一文,提出了“国家监诉人”的概念,对此,笔者不能苟同,故提出商榷。《探讨》一文认为,“根据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性质和民事诉讼监督的任务及特点,可以把提起或参加诉讼的检察员的身份称之为‘国家监诉人’。”也即检察机关提起或参  相似文献   

6.
论法官造法──兼与孟勤国同志商榷喻敏《法学研究》1995年二期、1996年第二期先后刊登了梁慧星先生《电视节目预告表的法律保护与利益衡量》(以下简称梁文)与孟勤国先生《也论电视节目预告表的法律保护与利益平衡》(以下简称孟文)这两篇观点截然对立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与刘先明同志商榷本刊96年第2期刊登了刘先明同志提出的两个问题,拜读后根据本人实践,谈点个人看法,与先明同志商榷。本室在近几年的损伤程度鉴定中,个别案例的鉴定结论加有"偏重"或"偏轻"一词,在人体重伤或轻伤鉴定标准中确实没有这一词句,但在法医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8.
职务犯罪中的共同犯罪,根据犯罪主体的不同可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共同故意实施犯罪,即共同犯罪人都具有刑法所要求的特殊主体条件。另一种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与普通人员(包括非国家工作人员及虽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但未利用职务之便的)共同故意实施犯罪,即共同犯罪人中有的具有刑法规定的特殊主体条件,有的不具有特殊主体条件,俗称内外勾结的犯罪案件。对于第一种  相似文献   

9.
军事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之我见--兼与任怀宝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并非没有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和公正性。从军事法院的性质、特点等方面分析,军事法院是可以审理民事案件的。  相似文献   

10.
背景:2002年8月25日,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了这样一条新闻:备受媒体和广大民众关注的“铁血记者”挑战恶意诉讼案,在经历11个月时间的等待后,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说法——官司以记者胜诉告终。 2001年9月20日,湖南《衡阳日报》社记者部主任甘建华,以损害赔偿为由将曾经状告他名誉侵权而败诉的徐明、费丽夫妇告上了法庭,请求法院判令两被告共同赔偿因恶意诉讼给他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6万余元。衡南县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2002年8月22日,甘建华接到了胜诉判决。 据悉,这是中国记者在屡战屡败后,第一次向滥用诉权的恶意诉讼者发起的进攻。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认识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与黄松有同志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 5月 9日《人民法院报》第 3版发表了黄松有同志的《对现行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法理思考》一文 (以下简称《黄文》 )。《黄文》认为,强化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权,其结果必然是弱化法院审判权行使的独立性,从而损害法院审判权的权威性,危及司法及社会正义。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经不起事实验证和法理推敲的,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司法实际。恰恰相反,强化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权,不仅不会弱化法院审判权行使的独立性,不会损害法院审判权的权威性,不会危及司法及社会正义,而且会有效地遏制审判权的滥用,防止司法腐败,…  相似文献   

12.
《律师世界》1993年第2期刊登了卓学龙同志《是抢劫还是敲诈勒索罪?》一文。在文中,作者对被告林某、胡某身穿工商制服,带着电警棍、催泪剂等工具夜占道路设卡查车劫取财物一案作了较详尽的分析,认为此案被告人的行为应定为抢劫罪。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因为凭该文所提供的案件情况来看,似乎对被告人以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和敲诈勒索罪数罪并罚更为恰当。从定义上来看,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强占公私财物为目的,对财产所有人、保管人或其他在场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迫使被害人立即交出财物或公然将财物夺走的行为。敲…  相似文献   

13.
民法通则不应增设惩罚性赔偿条款──与叶彬琪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通则不应增设惩罚性赔偿条款──与叶彬琪同志商榷高海南去年《人民司法》第10期发表的叶彬琪同志《民法通则应增设惩罚性赔偿条款》(以下简称叶文)一文,提出在民法中增设惩罚性赔偿条款的建议,笔者认为值得探讨和研究。叶文中对惩罚性赔偿条款下的定义是:“惩...  相似文献   

14.
《律师世界》998年第9期刊登了吴友礼同志撰写的《此案的执行异议成立》一文(下称吴文),笔者对吴文中的观点有着不同的见解,特提出与其商榷。首先,笔者对吴文关于开发区农行和金属总公司间的以土地抵押贷款的低押行为因未办理登记手续而归于无效的观点表示赞同;其次,对吴文关于上述两单位所签订的土地转让协议系合法有效的观点亦表示赞同。但对吴文关于此案执行异议成立即该土地转让协议能对执法院查封的观点不敢苟同,理由是:关于土地等不动产物权的移转,法学界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登记要件说,即认为登记是不动产物权合法移…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一篇值得注意的法学文章 张光博同志的《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法学沿着正确道路向前发展》一文(载《中国法学》1995年第4期,以下简称“张文”),以醒目长标题引起了众多读者的注意。 一位法学界人士说:当他猛一见这个标题,以为是《中国法学》发表社论。这可能是张文给人留下的第一个印象。 张文标题的口气是否过大,姑且勿论。但看上去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探讨与争  相似文献   

16.
“无罪推定”原则不能否定——与张子培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法学研究》一九八○年第三期刊登了张子培同志的《“无罪推定”原则剖析》(以下简称张文),所持观点,个人有些不同看法,下面谈点浅见与张同志商榷,并与政法战线上的同志共同探讨。法的阶级性不能否定“无罪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17.
《法学》1986,(1)
近年来,法学理论界出现了一种否定法的阶级属性,否认法的起源与消亡规律的倾向。张宗厚同志的《对法的三个基本概念的质疑》(以下简称‘张文’)一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法的本质属性及法的起源等问题是法学理论中的重要基础课题,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结论的科学与否,更涉及在法学理论研究中是不是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  相似文献   

18.
实际履行原则,能否作为我国合同履行的一项基本原则,这确实关系到对我国现行立法的正确解释和适用,关系到我国合同法理论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梁慧星同志在《法学研究》1987年第2期上发表了《关于实际履行原则的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文,对我国合同实际履行原则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9.
仇某的行为应定诈骗罪──与白鸥、阎宏斌同志商榷于大龙贵刊1996年第4期刊载的案例分析《私吞共有财产应如何定性》以下简称《私吞》一文,阐后认为,该文作者的观点值得商榷。现提出个人见解,共同探讨。《私吞》一文的作者之所以否定了仇某行为的犯罪性质,其主要...  相似文献   

20.
雇佣人责任归责原则初探──兼与肖燕同志商榷冯建妹《政治与法律》1992年第2期刊登的肖燕同志的《试论雇佣人侵权责任》一文(以下简称肖文)中提出我国的雇佣人责任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并辅以公平原则为宜的观点,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一、首先,我们来考察一下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