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是革命家,是教育家,怀如此奇才,生而无愧。为革命死,为大众死,仗这般大义,死又何妨。”这是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王步文烈士的生前战友,在他就义后写的一首挽联。它是对烈士的品质、志向、人生观的真实写照。王步文,1898年1月15日出生于安徽省岳西县资  相似文献   

2.
在英国利物浦公墓,静静地竖立着一块用中文刘着“中国蹈海烈士杨先生守仁墓”的纪念碑,碑上一块用花岗石制成的座石上用英文刻着“中国烈士杨守仁,因政治思想而死……”。快一个世纪过去了,旅美侨胞一直未曾忘却这位为中国的民主与进步而死的先烈,每当逢年过节常去扫墓,以示对这位先烈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3.
朱岩 《党史博采》2009,(11):39-41
前些年曾出版过一部叫《林家三兄弟的不同归宿》的书,讲述了林彪与林育英、林育南两位烈士的各自人生道路。然而这两位烈士毕竟不是林彪的同胞兄弟,而仅仅是其同族的堂兄而已。不过林彪的同胞二弟林向荣倒是解放战争中太原战役时牺牲的一位烈士,虽不及那两位堂兄声名显赫,但也有过一整个英雄的人生道路并且死的光明正大。  相似文献   

4.
赵凯 《党的文献》2005,(6):77-78
众所周知,"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毛泽东为刘胡兰烈士的题词.但是,毛泽东曾两次为刘胡兰烈士题词,以及第一次题词已经散失的情节则鲜为人知,其中第一次题词的手迹已尘封了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5.
张伯哲烈士遗骨历经艰难辛苦寻觅终于找到,从台湾护送回到家乡安放! 2012年6月15日,广东普宁泥沟乡举行"张伯哲烈士骨骸魂归故土安放仪式"和老同志座谈会.作为伯哲的好友,我为此写了"孤岛战顽敌 志在填海壮烈牺牲家国恨 弥高吊忠魂 满目青山 碧血英雄死犹生"这副挽联,并把这副挽联带到烈士墓前,呈献给烈士在天之灵.  相似文献   

6.
今年9月30日,是我国首个烈士纪念日。民政部党组成员、优抚安置局局长邹铭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民政部从2005年开始相关研究论证工作,烈士纪念日的设立可谓“十年磨一剑”。关于“我国有多少烈士”这一问题,邹铭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牺牲。由于战争年代条件有限,许多先烈没有留下姓名。目前,全国有名可考、并收入各级《烈士英名录》的仅有193万余人。  相似文献   

7.
正这封遗书是李硕勋烈士于1931年9月14日写给妻子赵君陶的。陶:余在琼已直认不讳,日内恐即将判决,余亦即将与你们长别,(我)在前方,你在后方,日死若干人,余亦其中之一耳,死后勿为我过悲,惟望善育吾儿。你宜设法送之返家中,你亦努力谋自立为要。死后尸总会收的,绝不许来,千嘱万嘱。勋九月十四日"余在琼已直认不讳",这是烈士从容就义的铮铮铁言。"(我)在前方,你在后方,日死若干人,余亦  相似文献   

8.
刘胡兰是家喻户晓的少年英雄,是迄今为止唯一享受党和国家三代领导核心题词待遇的一位烈士。毛泽东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邓小平的题词是:“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江泽民的题词是:“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  相似文献   

9.
在英国利物浦公墓,静静地竖立着一块用中文刻着“中国蹈海烈士杨先生守仁墓”的纪念碑,碑上一块用花岗石制成的座石上用英文刻着“中国烈士杨守仁,因政治思想而死……”。快一个世纪过去了,旅英侨胞一直未曾忘却这位为中国的民主与进步而死的先烈,每当逢年过节常去扫墓,以示对这位先烈的深切怀念。杨守仁是杨毓麟的别名。这位湖南长沙县的民主革命先烈本可以按照父母的期望走上官宦之路以光宗耀祖,因为他在1897年曾考中举人,并被清政府以知县官位分配去广西,但他却放弃了当时众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官职,毅然投身于当时日益高涨…  相似文献   

10.
古木参天的岳麓山中,千年古刹麓山寺左后侧,有一块花岗岩砌成的长方形墓地。汉白玉的墓碑,石砌的围栏,历经数千个日日夜夜的风雨侵蚀,凸现出斑斑痕迹,使人忆起历史的沧桑与时代的久远,铭刻在墓碑上那“烈士禹之谟之墓”五个大字,清晰可辨。快一个世纪了,每当人们驻足墓前,烈士牺牲前那“我要流血”,“禹之谟为救中国而死,为救四万万同胞而死”的悲壮遗言,便如同不息的号角,震撼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禹之谟 1866年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 (今双峰县 )青树坪。 20世纪初留学日本,回国后在长沙开设新式纺织厂。清廷的腐败,…  相似文献   

11.
我爸爸曹衍正生于1917年,卒于1983年。他出身于下中农家庭,17岁时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欺压而背井离乡,走上革命之路。1938年入党。他死在和平年代,但所在的党支部全体同志要求追认他为烈士。江苏省委、南通地、市委给他的评价为“优秀共产党员”、“党的忠诚战士”。  相似文献   

12.
“人生的过程,无非是生老病死。但生要生得有意义,死要死得有价值。为党、为国、为人民,我可以不惜一切,直至生命,因为我是共产党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主治军医吕士才烈士,用他的革命行动实  相似文献   

13.
由上海市市长徐匡迪题写书名、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黄菊作序的《热血丰碑——解放上海烈士英名谱》已于上海解放50周年纪念日时正式出版了。这是一本战役性的烈士名谱,记载着上海战役中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7613名,这是迄今为止最为完整和确切的数字。上海战役究竟牺牲了多少名解放军指战员?这是一项涉及党史、军史、烈士褒扬的研究课题。80年代,中共上海市委党史征集办公室,上海市烈士陵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党史征集办公室成立了联合调查组,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努力,以严谨的史学工作者的态度,对为解放上海而牺牲…  相似文献   

14.
清风文苑     
写给抗洪烈士(散文)王仕君在今年的湖北抗洪抢险中,我省三名平凉籍的年轻战士惠伟为、廖国栋、曹军平,面对江堤突然决口汹涌而来的洪水,毅然把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群众,最终与其连队指导员、“抗洪英雄”高建成一同壮烈牺牲。广州军区追认他们为中...  相似文献   

15.
正"冰妹:从此永别,望妹努力前进,兄谢你的爱!万望保重,余言不尽。你爱的湃"——这是彭湃烈士就义前给妻子许玉罄写的一封言简意赅却饱含深情的遗书。"亲爱的弟弟妹妹:我今与你们永诀了。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你们的大哥砚  相似文献   

16.
宗岩 《求是》1999,(11)
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邵云环、许杏虎、朱颖同志为国捐躯。党和政府给烈士以高度评价,人民共和国以极其隆重的仪式为她的好儿女志哀。缅怀烈士、学习烈士,已经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三位烈士不但是人民的好记者,也是反对霸权主义的杰出战士。为了祖国,为了和平与正义,他们慨然受命于远离祖国之地,奔走于炮火连天之间,忠实地履行着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许杏虎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就是再危险,也要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这就是赤子之心的真实流露。他们身为记者,以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17.
新知     
《当代党员》2014,(10):4-4
烈士纪念日 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以弘扬烈士精神,缅怀烈士功绩,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8.
《先锋队》1999,(5)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袭击我国驻南联盟使馆,造成20多人伤亡的惨剧。昨天,3位壮烈牺牲的烈士骨灰被迎回祖国,负伤人员也同机回到北京。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新华社和光明日报社沉痛悼念3位烈士,并看望、慰问了烈士的亲属。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制造的这一血腥暴行是国际关...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8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农民运动杰出领袖方志敏诞辰120周年。我曾在烈士家乡江西上饶工作过、现在又在上海工作,在这特别的日子里,特以追怀方志敏与上海的深厚情缘,来表达对烈士的无比崇敬与思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并列举了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为例。"党有指示,虽死不辞"的人民英雄方志敏在狱中撰写的《可爱的中国》《清  相似文献   

20.
信仰铸造坚定如山的绝对忠诚。陈觉、赵云霄烈士是一对革命夫妇。他们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下始终坚贞不屈、矢志不渝。就义前,赵云霄给孩子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启明,我的小宝贝!你可记着,你的母亲是23岁死的,你的父母是为革命牺牲的,是为了信仰和追求革命真理而死的!望你好好长大成人,且好好读书,才不辜负你父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