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知识经济与我国期刊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旧之交,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21世纪将是人类更大进步和发展的世纪,也是人类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人类将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世代骄傲的四大发明,已被克隆生命坠地、机器  相似文献   

2.
基因科技是开启人类生命之门的钥匙。生命科技的发展引发新兴权利的出现,基因科技的迅速发展引发基因权利的产生。人类体外胚胎是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的产物,其属性在现实法律语境中尚不明确。体外胚胎是"自然法则意义上的人",具有发展成为人的潜能,含有一定的人格利益属性,是基因遗传权的客体。将基因遗传权定位为法律权利,完善基因遗传权立法体系,健全司法救济程序,同时建立体外胚胎救济制度,是实现体外胚胎基因遗传权法律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生命法学关注人类生命的创设、延续乃至终结的全过程,并5队法律规范来指导约束这一过程中的种种行为。到目前为止,生命法学大抵上涵盖了对人工生殖、安乐死、器官移植、优生、性别改变、同性婚、基因甄别与改良和无性繁殖(克隆)的规范。当然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昌明发达,会有更多领域被纳入生命法学的调整范畴。国外的生命法学研究已经相当发达,有关立法更是汗牛充栋,如英国的《人类受精及胚胎法案》,新加坡的《人体器官移植法案》,荷兰的《没有希望治愈的病人有权要求结束自己生命》(安乐死)法案,美国旧金山市的《家庭伴侣法》…  相似文献   

4.
孙昊亮 《河北法学》2005,23(3):35-38
随着生物技术特别是克隆技术的发展,人类克隆技术是否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由于人 类克隆技术涉及到人类伦理道德和公序良俗等问题,现在许多国家都把此类技术排除在专利保护之外。但是,人 类克隆技术不等于克隆人的技术,克隆也不等同于生殖性克隆,不加区分地禁止人类克隆技术是不利于克隆技术 发展的。况且,本质上来说反对克隆人不是专利法的任务。我们应该尽快制定关于禁止生殖性克隆的法律,而对 于其他的人类克隆技术则可以毫无阻碍地获得专利保护,这样既可以保护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又可以推动克隆技 术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欧盟在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1)科学技术力量分散,难以优势互补快速发展;(2)各成员国科技法律制度不统一,难以进行更广泛的科技合作与交流;(3)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市场,难以真正形成欧洲单一市场;(4)科技投资力度低下,难以形成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规模;()科技成果应用不充分,难以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转化为生产力;(6)科技资源未合理开发,难以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针对以上问题,欧盟主要是通过法律规范、政策规范来解决的本文简要介绍欧盟现行的科技规范体系。(-)欧盟科…  相似文献   

6.
2015年11月中旬,美国埃迪塔医疗公司表示,到2017年,通过修改基因的方法,可以帮助治疗人类的眼部疾病.如果该预想实现,意味着两年内将出现人类历史上首位转基因人. 埃迪塔医疗公司致力于通过修改基因帮助病人治疗先天性黑朦.最近,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卡特琳·博斯利在美国麻省剑桥市参加会议时表示,有信心通过名叫Crispr的最新转基因技术帮助患者治疗先天性黑朦.博斯利说:“感觉有点儿快,但我们是在以科学允许的速度前进.” 如果博斯利的设想实现,这将是转基因科技首次在人类身上使用.不过,美国目前是禁止修改人类基因的.所以,该公司需要通过卫生部门的特别许可才能如愿.  相似文献   

7.
科技与法律的联姻是20世纪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也是科学技术在整个20世纪飞速发展的必然产物。新的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继续蓬勃发展,但其负面影响也前所未有的显露出来。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全面爆发,新科技所揭示的无限的未知领域使得既有的安全感受到严峻的挑战。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为了适应当今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了确保“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系统完备的科技立法体系已经是当务之急了。一、科技法的时代精神从已有的社会发展史来看,当人类制造出第一件工具的时候,科学技术的萌芽就…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的规定,为加强新生物制品研制和审批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已连续发生多起与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相关的国际争议事件,国家为此进行了紧急立法,但此举是堵而非疏,还需深度分析才能认清事件发生的底层根源。否则,法律仍将被科技暴徒所逾越,我国还会发生受国际指责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事件。在梳理基因编辑技术史的基础上,对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基因编辑技术简化、科技工作者域外求学、事件发生地经济发达、法律的宽容与限制和民众医学知识的欠缺是我国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物性基础,中华传统文化、近代计生政策的影响是我国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文化背景。物性基础和文化背景的共同作用,造成人类胚胎基因编辑争议事件多在我国发生。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从来都是双刃剑。基因技术的发展在为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对我国目前有关基因技术及基因工程方面立法分析的基础上,对刑法规制基因工程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完善我国基因刑事立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梁剑兵 《时代法学》2008,6(1):23-28
将“人的权利”作为学界公认的法律价值基准,其本身存在着法的目的与其二元论哲学基础的背反。在权利本位学说主导下,传统法的价值基准决定了法律的伦理基础是利己主义的,而以人类自私为正当性的法律价值基准实际上是人类沙文主义的一种表现。21世纪构建人与生态环境之间和谐秩序的要求必然导致法律价值基准从“人权本位”向“生命本位”的转移与重构。在新的法律价值基准中,人的权利不再是对其他生命权利的排斥,而是对其他生命权利的包容和支持,人将构成其他生命在法律权利方面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2.
生命法是指调整以生命科技活动与伦理矛盾为中心,涉及人的生命延续、终结乃至人的生命创设、修缮、改造等社会关系的法律群。生命法调整的对象虽然主要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这是核心),但并不止于此,它还延伸至人与动物的关系、人类与地球生物圈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考虑到与高新生命科技关系的远近和与人的生命健康关系的远近,把生命法的调整对象大致分成"主体部分"和"延伸部分",共有15分项。生命法也应归入社会法,属于第三法域。大量事实表明,生命法推动生命科技和生命伦理从冲突走向和谐互动。这一点彰显了生命法的社会法的本质。生命法是现代社会法中非常重要又颇具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民法上物的扩展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中物的范围与人类的进步有着一致的步伐。远古原始社会是一个神圣的社会 ,自然宇宙的一切无不具有神圣的性质。人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有节制地利用自然 ,能被用来满足人类需要的自然之物极其有限。在基督教的观念中 ,大地万物包括人皆为上帝所创造 ,人类未敢洞悉其秘密 ,人类生活于大地、节制地利用大地万物是为了向万能的上帝负责 ,希望能进入彼岸世界。市民社会的发展破除了自然宇宙的神圣 ,解放了人的观念和欲望 ,而科技理性则使人类获得了控制、利用自然的力量。张狂的观念与科技理性携手 ,使人类认为 ,自己不仅可以、并且能够认识自然宇宙中的一切 ,造福人类 ,从而大踏步地开始了对自然宇宙和人自身的物化进程。于是 ,民法上物的观念也随之不断地扩张 ,从地表至地心、从江河湖海至日月星辰、从树木草芥至雷电风雨、从猛禽野兽至人 ,无一不可以成为物。人类控制自然、改造自然 ,人类研究、解剖自身 ,给人类带来了福祉 ,可其负面效果也是灾难性的。人在物化自然的同时 ,破坏了自然 ,使人类因此丧失了存在的根基 ;人在研究、解剖自身生命奥秘的同时物化了自身 ,导致了人的异化。这就是市民社会中的人所面临的两难结局 ,因此民法上物的范围充分扩张 ,其结果是人的升华 ,抑或是人的堕落、异化 ?  相似文献   

14.
反腐倡廉:世纪工程─—第七届国际反贪污大会述评本刊记者李国明真的是那句有名的西方谚语,“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吗?多姿多彩而又多事的二十世纪,人类在享用并陶醉于自己创造的巨大物质文明的幸福时,也同时受困于物质文明的负面,如人的物化、科技失控的隐忧、...  相似文献   

15.
国际前沿的生物基因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挑战。本文论述了基因犯罪以及生殖陆克隆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如何处罚的这一全新法律问题,并向人们展示了生物科技时代刑事法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基因、伦理及其法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是跨世纪的伟大工程。它不仅通过揭示人类生命活动的遗传学基础而带动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而且工业、农业、环境保护也将从中获益匪浅。同时,人类基因计划的研究对人类原有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的冲击也是空前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自1990年正式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人类基因组计划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读出人类基因组30亿个核苷酸对组成的漫长序列(即基因组全部ATCG语言);第二阶段是读懂这部认识人类自身的“天书”(即读懂基因是全部由30亿个ATGC符号组成的序列)。人类基因组计划的…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日本各机关纷纷围绕各类主题制定面向新世纪的新战略。日本的“科学技术会议”(即日本的科技领导小组)于1999年1月设立了“研讨ZI世纪社会与科技的恳谈会”,从各个角度来探讨未来的科技,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将反映到2001年五月政府机构改革后正式成立的“综合科学技术会议”的政策中去。日本的“国际交流战略研讨会”,以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为中心,新近提出并发表了有关国际科学技术交流的中长期战略。虽然该“研讨会”只是日本科技厅主管国际合作交流的科技振兴局的咨询机构,但是提出的战略建议仍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8.
陈红霞  王鹏 《河北法学》2002,20(5):149-152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原有的法律秩序、伦理道德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起人们对新技术及其所带来后果的恐惧和疑虑,而克隆生殖正集中体现了这一问题。通过对克隆人法律地位的确定,引申到相关法律关系的调整,进而认为通过对克隆生殖的法律规制,既可以解决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有利于新的伦理观,法律观的构建和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已经出现了整体社会“未富先老”的情况,而等到未来不少老年人可能会出现“无钱养老”和“无人养老”相结合的情况。本文认为,一方面,通过智慧科技,把那些人力做不到的、做不好的或者是不愿意做的事情交给机器或者系统去完成,可以提升老年人的满意度;另一方面,通过利用老年人的智慧(经验和知识),去帮助解决一些企业中遇到的难题,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可以提升老年人的价值。本文探讨了智慧养老的含义和模式,对智慧养老发展的机遇和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中国宪法学研究会联合主办了21世纪的中国宪法学学术讨论会。来自内地和香港的各大院校以及有关杂志的专家学者近60人参加了讨论会。与会者普遍认为,宪政带给人类的影响超过有史以来任何一种科技发展的影响。21世纪将是一个多元化的宪法学世纪,中国宪法学者要有历史使命感,实实在在地研究并解决当代中国的宪政问题,使宪法学成为一种具有超前性、创造性、指导性的科学。现将该次讨论会研讨的主要问题及观点综述如下:一、21世纪中国宪法学面临的挑战与会者普遍认为,中国走向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