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已成为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具有极大的市场诱惑力,它与经济密切的内在联系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在这样的形势中,以往一般被认为是社会公共财富的医学科技成果的商业价值,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一、医学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联系的特点 科学技术只有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才能真正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科学技术只有物化并进入市场,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医  相似文献   

2.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几项对策。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关键在于法律制度的建设.对中外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保障制度、法律促进制度、法律合作制度、法律激励制度的异同作比较研究,还可以为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条件是要有法律保护,主 法律环境可以为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本文就科技成果转化中成果权益的确定、成果的配套性保护、各方主体的协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虽然不少,但转化率并不高。法律对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理应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但是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分析,我国现行法律仍然存在对科技成果权利归属规定不明,法律保障不力等问题。应当在严格执行现有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加强法律的“立、废、改”工作,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依法、健康、有序转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6.
朱一飞 《法学》2016,(4):81-92
我国法律确立了高校对其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同时将技术转让设置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路径。但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让率极低,而通过技术开发合同、技术咨询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等形式完成的隐性技术转让则大行其道,其实质是一种法律规避行为。反思和检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可以发现,高校科技成果的权利归属存在逻辑错误,成果转化的路径设计亦有缺陷。未来应当系统性地重构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在科技成果的权利配置中采取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同时拓展高校科技成果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7.
成熟有效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对提升安全生产领域关键技术和装备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对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新型呼吸阀系统”推广转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对于实现危化品运输的本质化安全,促进浙江制造业大省的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和更安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现代法学》2018,(2):119-131
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国家委托开发的科技成果的转化环节阻塞,根本原因是存在制度障碍,旧的不利于成果转化的管理机制阻碍了法律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相关规定的有效实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改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规定虽然更加具体明确,但仍受桎于旧的行政管理体制,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效能。因此,清理、废除与法律相抵触的行政规章势在必行,同时,上述两法修改时因迁就旧的管理体制而制定的某些规则也应再作修改,以期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机制,为实现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法律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保证。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关键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本文试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环境中,专利权交易是科技成果从不具备产业化生产能力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流向生产领域的必要桥梁.专利权交易包括专利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和专利权作价投资等几种交易方式,这些交易方式各自具有其独特功能,相互不能替代.相对而言,专利权转让是更适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交易方式,但在以转让的方式处置专利权时,需要合理确定专利权转让价格,并强调专利技术转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学技术转移中的知识产权政策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科技政策和知识产权法律之间长期的逻辑隔阂与理念差异,使得我国大学在知识产权运用以及基于知识产权的技术转移受到了明显的政策限制。从科技成果管理体制与知识产权客体制度的概念差异、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转移的功能缺失与中介缺位、大学国资管理与知识产权利用的政策冲突和调整交叉、大学人事制度与权利利益分享的制度空白和机制失调等主要方面阐述了政策困境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与权属有关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科技成果中的知识产权众所周知,科技成果是人们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等智力创造性活动的产品。随着现代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成果以及知识资产在生产投入中的作用也越发无可替代。科技成果之所以不同于有形资产,是因为它往往在其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中,涉及到充分应用以及转化为生产力等问题。因此,对于知识产权的界定,实际上是要在个人、集体与社会利益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以便使其更有效地发挥产权的激励作用。于是,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资源,产权界定的方法和结果直接影响到所产生的社会收益的大小。二、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阶段的产权…  相似文献   

14.
吴星 《江淮法治》2008,(19):43-43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中心环节,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最直接、最有效的关键措施。今年5月至7月,省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组,对我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对执法检查报告进行了审议。会议期间,本刊记者专门就如何推进科技成果又好又快地转化采访了列席本次会议的4位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学校性质的行政法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发明 《时代法学》2004,2(3):51-57
从民法上来讲 ,高等学校是事业法人 ,而在行政法上 ,我国的公立高等学校是行政主体 ,政府与其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 ;在高等学校内部 ,其与教师、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公权力关系、外部关系和契约关系 ,是行政契约的扩张、延伸 ,因此 ,其关系后果是一种行政后果 ,应采取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之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93年7月2日和1996年5月15日分别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下简称《科技成果转化法》)。两法分别于通过之日公布。前者于1993年  相似文献   

17.
《科技与法律》2000,(2):12-16
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下简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按照有关程序,《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情况的报告》经常委会会议审议交国务院和有关省市,国务院和有关省市也以书面形式向常委会报告了改进执法工作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为了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和矛盾,促进其更好地贯彻实施,我委员会于1999年对该法律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的跟踪,首先听取了科技部关于贯彻落…  相似文献   

18.
《刑事技术》2010,(2):73-73
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公安部党委关于“三项建设”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深入实施科技强警战略,进一步推动公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我局决定组织实施2010年度公安科技成果推广引导计划(简称“引导计划”)。现向国内各社会单位广泛征集科技成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科技成果管理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而知识产权制度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二者的发展存在着差异和不协调。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如何发展,这是一个存在争议而必须研究的问题。科技部十分重视这一问题的研究,组织有关人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科技成果管理和知识产权制度进行比较研究。该项研究从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历史沿革以及概念入手对科技成果管理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功能、管理模式、管理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我国科技成果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论证;对我国科技成果管理和知识产权制…  相似文献   

20.
楚道文 《科技与法律》2021,(3):36-44,64
我国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严重偏低,反映了仅着眼于科研人员收益分配和收入增加的渐变模式已不能满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的协议使用权制度不同,《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提出的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创新,体现了以科研人员为核心的权利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