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子 《中国减灾》2011,(2):30-31
回顾原始社会,曾经有一个全球性的“灾变时代”,世界各民族印象极其深刻。相当于西方《圣经》“诺亚方舟洪水”时代,以及中国“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时代。由于目前开始出现类似现象,因此我称它为“新灾变时代”。  相似文献   

2.
回顾原始社会,曾经有一个全球性的"灾变时代",世界各民族印象极其深刻。相当于西方《圣经》"诺亚方舟洪水"时代,以及中国"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时代。由于目前开始出现类似现象,因此我称它为"新灾变时代"。  相似文献   

3.
正一口气读罢顾秀莲主编的《20世纪中国妇女运动史》中卷,[1]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妇女不能没有历史,历史也不能没有妇女;国家离不开妇女,妇女也离不开国家。妇女与历史、妇女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和同构,留给后人的不只是"妇女的",同时也是"历史的"和"社会的"。正如李小江在"20世纪中国妇女口述史丛书"总序中所说:"女性学者的学术关怀不仅应该是女性的,也应该是历史的。无论过去还是今天,女性  相似文献   

4.
《民报》作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从创刊之日起就开始有意识地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前后共发表过30余篇译介社会主义的文章,主要承担起了社会主义思想早期传入中国的引介工作。虽然《民报》的译介并未让社会主义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但无疑推动了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早期传入的历史进程。探析《民报》译介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因、基本内容、历史作用与局限,有助于廓清社会主义思想早期传入中国的历史脉络,为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史研究和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供案例素材和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13,(17):63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与重大制约因素。对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肘空分布、灾情损失等进行总结研究,是科学谋划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组织力量编制出版了大型年度自然灾害综合图集——《2011年中国自然灾害图集》,旨在提高对中国自然灾害系统时空格局特征的认识,揭示自然灾害对中国社会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影晌,增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2011年中国自然灾害图集》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2011年我国自然灾害发生全貌及规律,由序图、全国自然灾害综逋、灾害时空特征评价、重大自然灾害事件、附录等部分组成,融准确权威的数据、丰富直观的图表、深入综合的分析于一体,内容全面、系统、科学、实用。年度自然灾害系列图焦的出版,可以帮助灾害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更好地  相似文献   

6.
朱其 《创造》2012,(4):98-100
云南虽地处边疆,但历史上也出现了一批全国一流的书画大家,护国元勋周钟岳就是一位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坛声名卓著的历史人物,由于精擅书法与于右任并称为民国政坛两大书家。他的作品入选《民国书法名家墨迹》和《民国历史人物书法选》、《中国20世纪百家人物墨迹》等,在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秦柳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资本论》虽然在19世纪后半期已经出版和印行,开始向世界传播,但它向全世界更广泛更深入的传播,则是在20世纪。马克思著、考茨基编的《剩余价值学说史》(即《资本论》第4卷)是在1905—19...  相似文献   

8.
经历12个年头,人们久盼的《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终于于2010年9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灾害救助条例,《条例》的出台是我国灾害管理的重大突破,是救灾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从此,结束了我国救灾过程中无法可依的局面,中国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开始步入一个法制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方铁 《思想战线》2002,28(6):100-103
2002年5月云南大学召开了"21世纪中国历史学展望学术讨论会",这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历史学界的一次盛会。与会专家学者对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研究进行总结,畅谈了对21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展望。中国古代史组的专家学者们在研讨中,提出一些重要的学术见解和改革建议。这对今后中国古代史的学科发展乃至整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著者在该书《序言》中介绍说:“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的最终研究成果,也是作者迄今为止所进行的有关中国法制现代化问题探索的一次初步总结。本书以20世纪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三次法律革命为叙述主线,着力研究了中国法律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历史转变及其本质性趋势,旨在把握中国法制变革进程的特殊逻辑,认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模式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张立文先生在哲学领域提出的一系列创新理念,对我国哲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记者近日专程采访了他。20世纪中国哲学的艰难历程 记者:跨入新世纪,人们总有一种回顾与展望的情结。张先生,您能否对上一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作一大体的回顾。 张立文:20世纪中国哲学的主题是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接轨的问题,或者说是中国哲学的现代化的问题。20世纪的中国哲学,无论从“史”还是从“学”的视野看,都可以分为前50年和后50年两大段。 从“史”的视野看,前50年又可分为“五四”前后两个阶段。“五四”前讲…  相似文献   

12.
时下,在中国内地所盛行的“国学热”,中国传统文化热,大家都耳熟能详。那么,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大家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国学,或说中国传统文化都包含在经、史、子、集之中。经,是儒家的经典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如《十三经》等。史,是指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子,主要是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及道教、佛教等方面的著作。集,是总集、选集、别集,还有诗、词、赋,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世纪大扶贫──献给“96消灭贫穷国际年”汪洪义饱经沧桑的20世纪只剩下几年时间了。当人们用理性的眼光回顾20世纪的历史时,不难发现20世纪的发展史,实质上是人类与饥饿、贫穷作斗争的生存史。近百年来,人类与饥饿、贫穷作不懈的斗争。1945年联合国成...  相似文献   

14.
“一位乱世里的非凡女人影响了20世纪中国史”,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如此评价宋美龄。作为“上世纪30到50年代一直代表中国面向西方世界的标志性面孔”,宋美龄的魅力和人们对她的好奇丝毫不因其成为历史人物而稍减。近日,美国知名女性传记作家汉娜·帕库拉完成了最新的传记作品《最后的皇后》,在这部被基辛格称为“盖棺论定的权威之作”里,作者以大量生动的细节和极其详尽的笔墨,描述了宋美龄在美国最后近30年的生活细节。  相似文献   

15.
徐悦超 《长白学刊》2012,(3):160-160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梁启超多年研究历史的治学积累.他在《自序》中说:“蓄志此业,逾二十年.”梁启超涉猎东西方史学著作,结合中国史书的过去和现状,使《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得到系统整理,其条分缕析,言简意赅,有理论,有方法,有例证,有判断.其中许多治史经验和精辟见解对今日之治史者仍有很大启迪,譬如关于中国史的意义之谈.  相似文献   

16.
也谈中国知青史的历史分期柳建辉《中国青年研究》1995年第4期发表方奕同志《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分期》一文,读后令人欣慰。作为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同行,深感问题提出的必要。许多历史课题的解决,各种不同观点的争鸣确是必经之途。正是本着这样的愿望,笔者提...  相似文献   

17.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以近现代史为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通过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现代史的教育,使人们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过程,”在论述对青少年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时,《纲要》再次强调:“要抓好党的基本路线,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基本国情的教育”为什么要将近现  相似文献   

18.
编辑部里陈列着我们杂志20年来的合订本,偶然掀开一页,常常看到只有那个年代的人才会有的笑容和表情,偶尔还会发现几张斑驳泛黄的、出自老编辑之手的字条,于是80年代的气息夹着尘土的味道扑面而来,我们仿佛回到多姿多彩的年代,而在此之前,我们天真得以为我们已将这段历史忘记。我们没有将这段历史忘记,我们曾记载了人们的欢歌、笑语、灾难、惶惑。我们没有将这段历史忘记,我们的记者、我们的杂志在这段历史里生存、发展、转变、调整,刊名也从最初的《中国建设》,改为《现代中国》,最后改为《今日中国》。我们没有将这段历史忘记…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中国文化〔1〕朱立元中国文化是一个大概念,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包括的范围实在太大。《中国文化史》丛书主要在·传·统·文·化的意义上讨论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再加“史”,则主要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史...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中国妇女运动百年史研究,全国妇联于2006年2月17-19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妇女运动百年史》初稿讨论会。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秀榕以及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出席了书稿讨论会。顾秀莲主席在讲话中指出,在21世纪改革开放的环境下修史,我们还面临方法论、研究视角以及史学观点的挑战。她高屋建瓴地阐述了撰写《中国妇女运动百年史》应该处理好的三个关系,即妇女运动史与社会性别史的关系、妇女运动史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系、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创新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