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我朋友因患肾癌不幸去世。他的妻子一直与公婆住在一起照顾他们的起居生活。后来她的公婆也相继病逝,他们遗留了一所私房共三间。请问:丧偶儿媳能否继承遗产?  相似文献   

2.
徐德群 《西部法苑》2001,(10):63-63
2000年2月15日,盛某与曹某签订书面购车协议一份,双方在协议中明确约定,曹某出售给盛某的面包车,曹某保证该车挂户某局3年。协议签订当日,盛某将车款10580元交付给曹某,曹某将挂户于某局的一辆昌河面包车及随车工具、证件交付给盛某。同年6月,盛某对该车进行年检时,要求某局出具年检手续时,遭拒绝。又查明,曹某转卖的此车是1997年3月从某局处购得,某局在买卖协议中明确约定要求曹某于1998年6月30日前办理过户手续。  相似文献   

3.
和丽军 《时代法学》2013,11(4):66-75
根据我国《继承法》,不仅丧偶儿媳或女婿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后能成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兄弟姐妹间、旧社会形成的一夫多妻家庭中子女与生母以外的父亲的其他配偶间形成扶养关系的,也均互有继承权,该规定直接突破了世界通行的继承权仅在血亲及配偶范围内的传统基础。无论从继承权产生的基础,还是从姻亲继承产生的源流上分析,我国基于赡养扶助行为授予姻亲继承权都是对继承权基础的直接违背,也是对现实生活中民众继承习惯的背离。通过对姻亲的赡养扶助行为与继承权关系的分析,找出合理的路径与渠道对其实施赡养扶助行为后的权益进行补偿,始为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法制与经济》2003,(8):63-63
编辑同志: 刘某和父母因某些原因发生矛盾,因而声称同父母“脱离关系”。请问:刘某这种说法有法律效力吗?以后他与父母还有权利义务关系吗? 李伟李伟同志: 从法律的角度讲,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不可消灭的(子女被他人收养者除外),不论  相似文献   

5.
祸不单行 73岁的毛生春老人是一位老石油工人.当年,他跟铁人王进喜坐同一列火车来到大庆参加石油建设,从此便扎根在油城大庆,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洒下过辛勤的汗水.  相似文献   

6.
姬婧 《公民与法治》2011,(23):48-49
与老人同住时间久就能多分遗产吗? 案例:80多岁的王老头去世了,王老头生前有5个子女.4个分散居住.最小的儿子王煜则在10多年前搬到老人家陪伴老人。10多年的时间里,子女们共同赡养老人.逢年过节前来探望,平日里捎点时令水果。兄弟姊妹做得都不错,可平时还是王煜做得比较多.至少老人大部分的饮食起居都是王煜照顾的。  相似文献   

7.
<正>|纠纷背景|2015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某镇进行棚户区改造,按照此次棚改政策,居民王某可以将现有的五层半房屋调换四套商品房。王某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丈夫李某于2010年去世。她计划对未来的四套商品房进行如下分配:三个儿子得各一套,自住一套,女儿李小某因早年嫁至外村不分配房子。李小某闻讯当即表示反对,要求王某把欲留自住的一套房子分给她,并称在房屋产权问题未弄清楚以前,不会签字同意拆迁老房子。各方当事人为此争执不下,遂申请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法治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法制意识不断提高,在现实生活中,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我的合法权益、反对侵权行为。继承法是指我国在1985年10月1日颁发的一部保护个人合法财产继承权的法律,其中规定了继承时间、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财产分割等等继承相关问题。然而现阶段,我国继承法中存在的问题层出不穷,不能有效地解决现实纠纷,保护居民合法的财产权益。本文主要分析了对修正继承法的几个问题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目前所进行的《继承法》修订过程中,学者把继承权丧失作为十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其实,继承权丧失就是忘恩负义制度适用的结果。在优士丁尼法中,忘恩负义制度的作用场域是横跨人身、财产关系的所有无偿的权利变动情形,如解放奴隶、赠与、继承。忘恩负义成为据以撤销无偿的权利变动的原因,它是这种权利变动的利益阀门。在现代民法中,继承关系和赠与关系中的忘恩负义被分别规定在继承法与合同法中,前者已被不配所指代,而后者则留其实而丧其名。尽管忘恩负义制度体现在具体规范上已是残缺不全,但它仍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它与慷慨德性相结合,统领着整个无偿的权利变动领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具体个案及其判决入手,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法治建设并非静态的法制建设,更不是单纯的法律建设。我们在不断完善立法的时候,一定不能忽视了法律意识的提高问题,尤其是我们的司法工作人员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法律是非常理性的,我们,尤其是我们的法官们,千万不能感情用事、“道德用事”,而是要切切实实地做到“法律用事”才对!”  相似文献   

11.
《同家公务员法》最为引人沣日的亮点之一是明确对公务员的家庭牛活作出规范,对包养情人、拒不承捐赡养抚养义务、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公务员予以严厉惩处。《公务员法》被圈际上称之为中国政府的“管官铁律”,近些年来,某些官员处理家庭问题出现两个极端,一些官员将亲情摆在党纪国法之上,为了给老婆孩子谋好处,不惜以身试法;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社会》2006,(2):37-37
问:我刚满16周岁,是某大学一年级新生。父母4年前离了婚。法院判决我由母亲抚养,父亲每月支付抚养费400元。我考取大学前,父亲能够按时支付抚养费,但当我成为一名大学生后。父亲却停止了抚养费的供给,理由是大学教育不在抚养范围之内。请问:少年大学生能否继续申请执行抚养费?  相似文献   

13.
法官信箱     
《当代审判》2003,(7):36-37
  相似文献   

14.
吕甲木 《经济与法》2001,(12):12-13
我国现行婚姻法是于1980年由五届全国人大第3次会议通过的,2001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决定对《婚姻法》作出修改,修改后的婚姻法共六章51条。为便于论述起见,我们暂把修改后之婚姻法称为新婚姻法,虽此称谓并不规范,因其系对现行婚姻法(1980年婚姻法)作出修改之结果,而并未废止现行婚姻法之效力。婚姻法历来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宗教之婚姻价值观之体现,是最具人文、地理特色的。新婚姻法吸收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于司法实践中所生之积极成果,并移植了文明国家婚姻家庭法之先进规定。  相似文献   

15.
杨斌 《中国公证》2011,(10):47-49
我国《继承法》并未明确规定转继承制度,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继承法解释》)作出了较为简单的规定外,没有其他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对转继承做出更为明确的规定。因此.关于转继承的性质以及转继承过程中是否发生夫妻共同财产问题一直争议较大。在公证实践中也出现了同类案件结论大相径庭的现象.这不但影响了公证的整体形象.也使得公证风险大为增加。  相似文献   

16.
1963年秋,浙江省杭州市千岛湖镇某局职工李保福经人介绍认识了时年20岁的张芳并迅速与之结了婚,婚后,几个孩子相继出生。七口之家就靠两口子的微薄工资度日。家境虽然清苦,但夫妻却是相敬如宾,小日子过得自自在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司法》2012,(7):56-59
公民的继承权是宪法赋予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公民实现继承权的最主要形式就是顺利地继承被继承人遗留的遗产,这同样也是《继承法》立法的主旨之一。我国现行《继承法》立法中对于公民如何实现继承权的规定较为简单,尤其对于无纠纷背景下公民如何实现继承权的具体规定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而在实践中,公证机构在无纠纷的情况下办理的继承案件的数量已经大大超过法院审结的继承纠纷案件。无纠纷背景下公民实现继承权的实践要求《继承法》的立法修改过程中能够对此进行一定的支持和呼应,而公证机构在这种实践中所发挥的有效作用也应该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18.
(外)孙子女是否属于《继承法》第16条所谓“法定继承人”,在现行立法框架下殊值讨论。鉴于(外)孙子女仅仅享有代位继承权,而我国立法对代位继承又采用“代表权说”,因此该权利应只被视为法律对(外)孙子女的一种特殊保护,与法定继承人所享有的法定继承权在性质上截然不同。所以,(外)孙子女不属于《继承法》第16条所谓“法定继承人”。  相似文献   

19.
黄绪清 《律师世界》2001,(10):36-38
修改后的“婚姻法”以下称“新婚姻法”在总结1980年婚姻法实施20年来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婚姻家庭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客观情况,在结婚、离婚的条件,夫妻共同财产,家庭暴力和保障老年人权益等方面,对1980年的婚姻法进行了重大修改和补充,使我国的婚姻法更切合实际,具有操作性和中国特色。本文就我国新婚姻法中关于夫妻共同财产问题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以求教于同仁。一、夫妻共同财产在婚姻法修改前后的异同婚姻是男女两性建立夫妻关系的结合形式。婚姻关系一旦成立,随之派生出夫妻人身、财产、子…  相似文献   

20.
邹芳 《中国律师》2005,(9):64-66
投保人与保险人在保险合同成立前的缔约过程中,其相互关系已非同一般的陌生人。虽然保险合同尚未成立,然而当事人通过合同的缔约过程,可能相互了解了对方的一些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一方可能已为保险合同的缔结作了大量的工作,为保护善意缔约人的利益,法律直接规定了缔约双方当事人应负有的前合同义务,如协力促成合同缔结的义务,保守对方当事人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义务,以及如实告知与说明义务等。如实告知与说明义务作为保险合同订立过程中当事人的一项重要义务,对于保险合同的订立至关重要。不仅如此,如实告知义务与说明义务的履行与否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