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新 《法律与生活》2012,(16):58-58
看到法庭上争吵的两位当事人针尖对麦芒地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很难想象这对近邻竟是从前关系亲密的同族兄弟。只为那30厘米滴水,两家人闹上法庭。  相似文献   

2.
母冰 《法庭内外》2011,(4):28-29
年过七旬的老父母失望之余要把"连自己也养不起"的"啃老儿子"扫地出门;年轻的妻子在法庭上哭诉丈夫"天天玩网络游戏,就知道让我回家向父母要钱",温情脉脉的亲情、海誓山盟的爱情在法庭上变得支离破碎。前不久,北京市门头沟区法院的法官通过调研发现,该区家庭纠纷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于年轻人"啃老"所引发的。  相似文献   

3.
李赵奎 《行政与法》2010,(10):87-90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城市房屋拆迁许可行为在实践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有的已相当严重。在城市房屋拆迁许可行为实体内容方面,应明确区分两种目的的拆迁即公益性的拆迁和商业性的拆迁,在拆迁许可条件中,解决"一女二嫁"的土地权属问题,同时,将签订补偿安置协议作为许可的一项条件。程序方面应加入通知程序和听证程序,并且对拆迁期限作出更加明确科学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从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到广西北海银滩强制拆迁事件,近些年来,违法违规强制拆迁及各种恶性事件时有发生,不断上演的强拆悲剧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今年1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下称"新拆迁条例")颁布实施后,情况并未根本扭转。"新拆迁条例"明确规定,未签订补偿协议不得强制拆迁,并明确取消了行政强拆,但一些地方的相关部门仍置若罔闻。有关专家表示,遏制违法强制拆迁还需加大"首长问责"力度,并完善司法追责。  相似文献   

5.
昔日俩农民好友为争牛反目成仇 鉴别是否有血缘关系,最准确的办法就是采用DNA技术做亲子鉴定.在民间,这项技术大多用于人类,可如今在农村,这项高科技竟然被用在了牛的身上.在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两个昔日好友为一头小牛的归属权闹上了法院,并且都提出要为牛做亲子鉴定.现在,两家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法院的裁决.  相似文献   

6.
拆迁活动进行的依据主要是《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民众与政府引发的冲突以及一些群体性事件愈演愈烈,非法暴力拆迁事件频发。按原条例的规定,拆迁主体界定混乱及补偿标准较低还有作为拆迁的动机的"公共利益"界定不明等诸多不当之处。学界呼吁大修拆迁条例,在征求意见稿出台后至正式法规出台前我们需要对相关问题加以注意,以期立法的相对完善。  相似文献   

7.
2010年09月07日《中国经济周刊》发表江西省赣州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党委书记刘宏长《强制拆迁必须保留》一文。本文从现实与法理上对此观点进行驳斥,认为必须对现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进行修改,尤其是对于其中"强制拆迁"的规定应当予以废除,采取其它稳妥措施妥善解决经济建设与民生之间的矛盾,缓解盲目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矛盾,确保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素有"天下第一难事"之称的拆迁工作中,暗箱操作、暴力强拆、补偿过低等问题时有发生,饱受各方诟病。近年来,重庆、山东德州、湖南江华等一些地方开始探索"阳光拆迁",人们关心:"阳光拆迁"如何让各环节信息披露由"暗箱"变为"阳光"?利益补偿,如何换位思考、及时到位?城镇化进程,如何让征地赢得民心?  相似文献   

9.
孙欣 《法律与生活》2010,(22):16-17
乘着拆迁的"东风",他们手握巨额拆迁款,摇身变成了"富人"。靠着这些祖宗钱,他们选择了怎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拆迁"是当前中国社会比较敏感的话题,且在该领域中出现的大量相关违法犯罪问题也是近些年的法律热点。而被拆迁居民的住宅防卫权更是热点中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1.
胡清波 《法制与社会》2010,(4):60-61,63
当前不动产征收拆迁补偿实务中遇到了诸多制度或体制问题,如征收工作缺乏具体明确的法律指引、征收与拆迁补偿缺少衔接程序,强制拆迁或变相强制买卖中被拆迁人完全被动,更有个别地方官员滥用政府强制权力、侵犯被拆迁人的合法利益、民权无所保证。因此,本文提出不动产征收拆迁补偿立法应以保障民权为核心,既要考虑法律的内在秩序,也要考虑法规政策在实务中的可行性,在制度上做若干安排:征收必须事先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取消强制拆迁制度;引入"征收决定"程序,区分征收决定和征收执行,征收执行阶段应明确"补偿"在"拆迁"之前;同时引入《拆迁授权证书》以提高法律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因为两份"指甲盖大小"的K粉,司机杨博闯下了"一死四伤"的大祸。这场惨烈的"毒驾"事故背后,是一系列受害者。 清明节的早晨,陈益芬为被杨博撞死的丈夫王帮煜烧纸时,在墓碑旁哭得死去活来。在此前的2012年3月19日,杨博的新婚妻子黄丽玫在法庭上听到丈夫亲口承认的吸毒史后,"一个劲儿地喘粗气"——对这个身处社会底层的年轻女子来说,  相似文献   

13.
一场车祸让一对发小兄弟一生一死。生者的过失以及晚年丧子的痛楚让有着30年交情的两家人险些对簿公堂。是什么解开了他们的心灵枷锁,让两家人准备年年在一起吃年夜饭?  相似文献   

14.
姬新江 《政法学刊》2011,28(1):55-62
现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将其定位为一种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的民事关系,是存在合宪性争议的。同时,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并非处于"配角"的地位,政府应当对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承担不作为义务和保护义务。由于我国的相关法律没有强调正当程序对财产权的保护,导致了拆迁权的滥用,激化了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5.
范富文 《检察风云》2014,(16):27-27
他们是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大里社区的四名干部,被群众称为偷"油"的四只硕鼠。2010年12月,南京市加强保障房建设,选中了大里社区一块3500亩左右的土地。因社区协助街道开展拆迁工作,征地的青苗、迁坟补偿等费用,自然由社区负责支付发放。这项工作接近尾声时,大里社区还有近千万元的拆迁安置款还未用完。  相似文献   

16.
吕斌  彭水明 《法人》2009,(1):92-93
在安吉县旧城区改造拆迁工作中,"阳光政策"始终贯穿其中,这在促进拆迁工作顺利完成的同时,也给其他地区的拆迁改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样本  相似文献   

17.
毛姗姗 《法制与社会》2011,(17):151-152
近年来,因大型公益基础设施建设而强制拆迁,行政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冲突日益严重。2011年1月19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即"新拆迁条例")出台,其出台的过程堪称曲折,共经历了四年的酝酿、两次全国性公民讨论,且汇总了超过十万条意见。基于此,本文将以新拆迁条例的变化内容为依据,阐明行政公权力与私权利对立统一关系,分析新条例中两者相互博弈之表现,并对此进行深入的思考,寻得行政公权力与私权利之和谐。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在这个时期社会有两大特点,一是,各种社会矛盾凸现,如招商引资、土地征用补偿安置、城市建设拆迁中公权力被商业利益"绑架",无节制地侵犯公民和法人的权利引发的突发性群体性矛盾;二是,公民权利意识和维权活动的崛起。  相似文献   

19.
丁一鹤 《检察风云》2010,(14):50-52
经过三场官司和媒体的跟踪报道,侯耀文遗产纠纷愈演愈烈,成为一场娱乐事件。这场"侯门恩怨"随着西城区法院的开庭审理,双方在法庭上唇枪舌剑甚至相互攻讦,种种鲜为人知的细节,犹如层层剥笋,逐渐接近了真相。  相似文献   

20.
位于回龙观的东村家园里的人们,找到了"后拆迁时代"将幸福进行到底的秘籍——无忧的生活背后,是资产忧的生活背后,是资产保值升值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