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政党的性质是由它所代表的阶级或者阶层的性质决定的。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由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决定的,共产党执政只有坚持党的性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所谓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实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也是对共产党执政的目的和要求的最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3.
本文结合学习十六大精神,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我们党怎样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要坚决扫除与人民当家作主相对立的各种制度的遗毒,克服和纠正那种忽视或“淡化”人大制度的错误思想和做法,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时期实现执政为民的基本途径和保障,依法执政就是通过法律的形式将人民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强制力的保障,使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权益得以实现.为此,必须完善法律体系,提高立法质量,树立法律尤其是宪法的权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科学而丰富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三个方面着重论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当家 作主是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关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问题,最早出现的一种权威提法说,三者是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后来,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将其规定为有机统一.提法虽然稍有不同,精神则完全一致.我们对三者的有机统一,仍然应该给以辩证的理解.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过程中,人民当家作主和党的领导两者既是统一的,又存在矛盾,两者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依法治国是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矛盾统一的条件.只有以辩证的观点看待三者的关系,才能把握有机统一论的真谛.  相似文献   

8.
杨建平 《理论学刊》2006,(10):30-32
反映时代特征,推动社会进步是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则。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为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严明的法制环境、完善的制度环境,使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真正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理论意涵与价值意蕴。其主要围绕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展开,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爱国统一战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为理论构成。其核心要义是以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为目标指向,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为本质要求,以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与促进国家政治关系和谐为必要条件,以推进选举民主制度和协商民主制度协同发展为关键之举,以促进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为重要方式。其时代价值体现为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根本指南、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实践遵循、更好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势的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10.
钟雪梅 《实践》2003,(10):42
党的十六大把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目标,三个文明一起抓,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如何看待我们党在今后社会主义民主受治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党怎样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是事关人民民主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的“以德治国“思想是对国内外治国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在治国方略上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密不可分.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实行依法治国,又有助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依法治国对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的完善和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坚持依法治国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是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思想的精髓。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 ,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是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对中国古代“礼法结合“治国思想的批判继承.法治社会下的“以德治国“思想继承了传统“德治“思想的精髓,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对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践行和发展,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以德治国”的思想,对我们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弄清其科学内涵、意义及实现途径,并将其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执政兴国,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必须保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55年长期的革命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执政方式和领导方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定和发展,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党的自身状况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及时总结执政方式和领导方法上的经验教训,根据新的实践加以改革、创新,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征 ,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