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曾经引发了一场关于“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争论。这场争论的焦点上升到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高度。经过两种模式的比较和市场取向改革目标的最终确定,到20世纪90年代末,这两种模式之争,以“温州模式”优越于“苏南模式”而终结。  相似文献   

2.
自 2 0世纪 30年代大危机以后的三、四十年的时间里 ,凯恩斯的“赤字财政”政策一直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推崇的首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它对资本主义各国走出危机以及后来经济的高速发展 ,都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 ,对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一、西方“赤字财政”政策产生的理论依据2 0世纪 30年代的大危机之前 ,在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据支配地位的经济理论是以马歇尔、庇古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他们认为 ,资本主义制度始终可以依靠市场价格机制自发调节经济体系 ,而且总能调节的恰到好处 ,各个经…  相似文献   

3.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需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经验。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一、当代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的理论渊源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宏观调控理论 ,自 2 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 2 0世纪 30年代大萧条之前 ,占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4.
李学文 《新视野》2006,(2):72-74
20世纪90年代,台湾当局因应民间教改团体的要求,大张旗鼓地进行教育改革:进行本土化教育,入学方式采取多元化,实施小班教学、开放式教育,中小学教科书改采审定制,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等。虽然在实行教育改革问题上台湾朝野之间达成了共识,但是,在改革实践中,教育改革的三个层面——“教育部”、“教改会”和民间教改力量在教改的理念和内涵上却存在着相当的分歧与争议,致使各种矛盾突显,造成“四不一没有”的教改乱象。台湾当局向学生灌输“台独”思想不得人心,改革措施不符合台湾的实际,生搬硬套西方理念,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致使改革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5.
西方公共部门管理中的顾客导向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在西方管理实践中出现了一种以顾客满意作为目标取向的管理模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许多国家的仿效。顾客满意战略在西方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广泛运用,是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一场变革,预示管理学科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有力地推动了西方国家的重塑政府运动。正如管理专家罗萨多所说的那样:顾客取向和质量优位意味着与传统的决裂,意味着新的游戏规则,是一场管理上的革命。探讨顾客满意战略在西方公共部门管理中的运用,对我国当前的行政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顾客满意战略的理论渊源   公…  相似文献   

6.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职能的变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职能的变革是围绕着政府功能的重新定位和政府组织结构的重塑这两个主题来进行的。这对于正在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职能变革运动是在全球化趋势、自由主义思潮复兴的背景下进行的,其内容首先涉及政府功能的重新定位、政府组织结构的重塑,包括政府间关系的调整、政府内部组织的再造。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一)政府功能定位的市场化取向市场化取向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趋势,其实质是政府与市场的功能选择问题———政府的退却和…  相似文献   

7.
张才国 《探索》2006,(6):185-188
早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术界以丹尼尔.贝尔、李普塞特等为代表就断言意识形态已经“终结”;20世纪80年代以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为标志的冷战结束,又在东西方学术界掀起了新一轮“意识形态终结”的狂潮。人们不禁要追问:意识形态真的终结了吗?一方面,他们宣告意识形态已经衰微,历史已经终结;另一方面,他们又拼命地为自己所推崇的意识形态进行辩护,把历史的终结点引向了资本主义,引向了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制度。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其所谓的“终结”就是没有终结。  相似文献   

8.
西方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及其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方社会建设理论大体经过了产生、发展与反思三个大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以追求社会和谐、社会均衡为目标的社会秩序理论的产生,是西方社会建设理论产生的标志;20世纪30年代后,以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社会福利理论与福利国家理论获得了重大发展,西方社会建设理论逐渐走向成熟;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第三条道路”理论与“社会投资型国家”理论的产生,标志着西方社会建设理论进入了反思阶段。  相似文献   

9.
新自由主义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梅 《理论学刊》2004,(10):66-67
新自由主义是 2 0世纪 3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学思潮。它在国家干预主义盛行的“凯恩斯时代”受到冷落 ,在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涨”时得到兴盛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在全世界不断扩张。新自由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表明 ,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 ,其本质是为资本主义进行辩护 ,它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战后高速发展时期后面临新的一轮经济危机,长达28年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不平衡发展的加剧趋于崩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试图凭借经济实力,从发展中国家寻找新的市场和投资场所,发展中国家也需要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来建设本国经济。这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往来日趋密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为中国扩大同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加强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提供了条件。然而,在“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充分就业均衡的自然趋势”和“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指导下,信守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然而,现实是无情的:20世纪30年代,西方各国相继发生了极为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这一严酷现实,古典经济理论及其经济政策主张受到了怀疑,各种新说不断涌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主张加强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的英国经济学家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贷币通论》(1936年)。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比起古典经济理论,的确算是一场“革命”,但它也是不全面的。凯恩斯…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帝国主义”是人们进行理论探讨和政治斗争的焦点;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化”又成为各种理论和战略相互冲突的焦点。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东西方政治力量的对比,而且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  相似文献   

13.
赵光武 《新视野》2000,(1):61-62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它涉及艺术、文学、语言、历史、政治、伦理、哲学等观念形态的诸多领域。它以西方发达国家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已由国家垄断走向国际间的跨国垄断阶段 ,即晚期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为背景 ,以逆向思维分析方法批判、否定、超越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 ,是当代西方社会经济、政治的观念反映 ,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今世界的诸多矛盾冲突。它产生以后30年多年来 ,广为流传 ,虽由势盛逐渐走向势衰 ,但其影响几乎波及全球。“后现代”一词在…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9,(5):56-56
刘巍在2009年第10期的《瞭望》上报道:多年来,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杨东平一直关注和研究中国教育改革和教育公平问题。他说:对比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发生异变。大学变得越来越浮躁,与80年代的理想主义和安心求学的状况很不相同。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来自.市场和商业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6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采取了“福利政策”,普遍实行了养老金、失业救济、带薪休假、免费教育、低收入家庭补助等社会福利制度。到8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一般已占本国政府总开支的1/2到2/3,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以上,因而它们便竞相宣称自己建成了“超级福利大国”。于是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也便据此声称,资本主义的本质已经发生变化,变成了以全社会福利为目的的“福利主义天堂”。我们也有些同志被所谓“福利国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有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和世界格局的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更好地对第三世界进行控制,采取各种做法,来追求经济全球化,目的是维系其在资本国际大循环中对世界的主导权。近几年中,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经济全球化,逐渐改变了以前的一些做法,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已超越了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的范畴,形成了一个新阶段,对这一点我们要引起重视。一、资本主义国家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管理体制的调整,使本国就业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本世纪60年代起至80年代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中,注重对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抓紧对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改造、利用、探索、提高,使布局更  相似文献   

17.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领域内进行的一场根本性变革。这场根本性变革,正深刻地影响到政治、科技、教育等多方面的改革。因此,目前在教育界,许多人都在探讨,如何通过深化教育改革,使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在这一探讨过程中,有人提出了要使“教育商品化”,要“把教育推向市场,面向市场,按经济规律办学”,“教育要由市场来调节”等观点。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在进行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18.
当代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取向与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摆脱财政困境、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政府行政效率,相继掀起了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热潮.诚然,西方各国因其国情不同,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内容与进程也不尽相同.但是,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各国之间的信息和技术交流日益频繁,西方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这就使得西方国家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突现出一些共同的制度化取向.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19.
对西方政府治理新模式的思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剑平 《唯实》2003,(6):41-44
2 0世纪 70年代末 80年代初 ,西方政府兴起了以“新公共管理运动”为主要内容的治道变革。其目的是要建立一种新的治理模式 ,来解决日益严重的问题。这场影响深远的治道变革 ,引发了“中国官僚制变革 ,治理新模式同中国适应性”等重大问题的思考 ,同时对中国的行政改革 ,建立新型治理模式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许斌 《学习论坛》2001,(8):38-40
西方现代化理论产生于 2 0世纪 5 0年代后期至6 0年代初 ,是一种探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 ,其代表人物为罗斯托和帕森斯。从严格意义上讲 ,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 ,而是一种基于某些基本立场的理论观点 ,即 :通过对欧洲 17世纪以后的工业化历史经验的概括、抽象 ,解释当代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问题。它以进化论为原则 ,强调非西方国家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社会内部 ,突出“传统”与“现代”的两极对立。概而言之 ,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基本框架就是社会进化论。正如我国现代化理论专家罗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