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众》2019,(20)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的压力逐渐加大,时间银行这种新型的互助养老模式日益受到关注,成为各个地方积极探索的养老模式新选择。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为高龄、独居或者特别需要人群提供志愿服务,将提供志愿服务的时间进行储蓄,待自己年老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支取时间兑换服务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2018年上半年,民政部明确将时间银行纳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并争取在试点的基础上建立能够全国推广的运行模式。目前,南京已有4个区在开展"时间银行"试点,并拟在2020年实现时间银行积分全市"通存通兑"。  相似文献   

2.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是我国养老产业模式的创新途径,志愿者通过劳动服务获得时间货币进行积累存储,以供将来自己需要时提取兑换获得同等的养老服务待遇,是社会养老新途径。互助养老还不完善,依然存在服务信誉、货币通兑风险等各种问题,需对其提供相关法律制度保障,通过完善制度增加信誉,吸引更多老年人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  相似文献   

3.
在承受巨大压力的中国家庭养老亟待社区和机构养老机制缓解之际,如何挖掘互助精神在养老实践中有可能发挥的作用,乃为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可以由此探究有助于老年人积极生活的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与互助精神交叉互动的关系。虽然"爱心时间银行"在中国面临着发展时间短暂、运作经验不足、规模较小和需要进一步制度化以保证可持续性等问题,但以"爱心时间银行"为依托的互助养老精神,有可能促进兼爱交利的良好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4.
"碎片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难以满足城市老年人多方面、高质量的需求,以整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为抓手,实施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是破解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有效路径。广州"3+X"模式以"大配餐"为突破口,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搭建一体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共建共享机制。但是,老龄化社会政策不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性质定位不清、资源的地域限制、公共资源垄断等因素制约着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要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提质增效,就要以积极老龄化和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基础,厘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公共事务的边界、各级政府与社会力量的责任,完善及整合涉老助残政策及设施,推动精准养老;强化省、市、区、街协调能力,制定统一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引导政策和支持措施,减少因政策而产生的区域不平等和过度竞争,破解公共资源垄断;以"公益银行"为平台,搭建助老共同体,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从他助转向互助、自助。  相似文献   

5.
张仁才 《中国民政》2007,(10):56-56
浙江省天台县民政局积极探索一套能体现服务价值、激发志愿者服务热情的新机制。今年初,以始丰街道落雁社区为试点,建立阳光社工服务站,开展"时间银行"储蓄服务,为社区居民户发放"时间银行存取卡",并发动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将"我为他人"的服务时间存入社区时间银行,以便日后支取"他人为我"的接力服务,从而营造一个"无私奉献、互惠互助、邻里真情"的良好社区氛围。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天台县民政局积极探索一套能体现服务价值、激发志愿者服务热情的新机制.今年初,以始丰街道落雁社区为试点,建立阳光社工服务站,开展"时间银行"储蓄服务,为社区居民户发放"时间银行存取卡",并发动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将"我为他人"的服务时间存入社区时间银行,以便日后支取"他人为我"的接力服务,从而营造一个"无私奉献、互惠互助、邻里真情"的良好社区氛围.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四川省眉山市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站位群众视角,直面养老服务痛点和难点,围绕哪里养老、怎么养老、谁来养老这3个问题,探索出"综合体+"城市普惠养老新模式,将养老服务深入社区、嵌入小区,实现"家门口享老"。构建体系布网络。眉山市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将打造"综合体+"模式作为发展城市养老的重中之重。一是规划破题。  相似文献   

8.
正居家社区养老,任重而道远。济宁是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发祥地。近年来,为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济宁市秉承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努力,深入挖掘儒家传统文化资源,推进机制创新,着力打造文化养老,充分发挥儒家文化"孝悌为本、邻里互助、乐善好施"等独特文化优势,构建济宁"幸福养老"的大格局。政策保障,标准先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把养老服务尤其是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列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梅山街道成立了社区互助“时间银行”和“图书银行”, 对于全面提高社区志愿者服务水平,提升社区志愿者队伍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谓”时间银行”,是指辖区内时间充裕、愿意帮助他人,或热心服务社区公益事业的居民,自愿将自己的时间存入“银行”,并由社区管理人员将社区内需要帮助和可提供帮助的人员组织在一起,进行互助,同时组织会员为社区公益事业服务,并将他们的服务时间记录下来,当达到一定服务时间后,“时间银行”授予他们一定的荣誉,或当需要帮助时与“银行“联系,由银行管理员安排联络,用别的客户存储的时间帮助解决自己暂时的困难。“时间银行”组织机构:均由社区党总支、  相似文献   

10.
将"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引入"互联网+"互助养老概念,可以为老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在"互联网+"智慧互助养老服务模式中,社区养老信息平台、智慧资源和养老服务志愿者广泛链接,各个养老服务渠道实现互联互通。政府、企业、家庭要协同合作,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1.
正"服务嵌入"是指由社会各方主体提供的多层次养老服务嵌入到城市居家养老这一过程中,然后由老年人根据自身养老需求无偿或有偿使用这些服务。从嵌入主体来看:第一,服务嵌入的主体是多元化的,也就是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的性质不是单一的,有不同性质的嵌入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社区、市场、社会公益组织。第二,服务嵌入主体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应是多层次的。一般来说,政府  相似文献   

12.
时间银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辛萍 《人民论坛》2012,(17):140-141
时间银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对于缓解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压力有很大帮助。然而,由于缺乏制度规范,缺少技术性支持,缺少规范化培训以及缺少持续性激励,我国时间银行的发展受到了制约。要促进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就要运用整合的养老工作机制,以实现社会养老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3.
王玉 《长白学刊》2022,(5):113-122
以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发展被认为是打破普惠金融推广壁垒的关键路径。然而,当数字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又出现了新的制约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阻滞因素,主要包括征信体系不完善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数据开放和共享不足引发的数据泄露问题和服务成本高企导致的金融机构推广动力不足问题。这些问题的涵盖内容恰好和区块链的技术范围部分重合,区块链的去信任化机制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区块链的时间戳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可有效防止数据泄露,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机制能够降低经营服务成本。因此,区块链赋能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应有如下路径:以区块链技术优化金融平台,以智能合约优化股权众筹方式,以区块链技术优化金融征信查询机制和创新支付结算方案。短期内,促进区块链技术和数字普惠金融结合的可行的应用场景有“区块链+征信系统”“区块链+银行”“区块链+数字货币”。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国银行加大公益养老投入,发挥渠道、科技、风控和长期公信力等优势,创新开发中银"时间银行"公益互助养老平台,支持我国互助性养老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平台由中国银行企业基金会一北京中银慈善基金会作为注册主体,由集团旗下综合经营公司一中益善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平台的运营管理,提供给各地政府、高校、协会组织和养老机构等使用,作为政府部门开展养老服务和社区治理的管理工具,成为老年人满足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的线上社群,也为志愿者参与社区助老活动提供信息渠道和记录账户。  相似文献   

15.
区块链和新零售是互联网经济时代的产物。区块链理念具有去中心化、安全性、高效性的特点,以区块链理念为指引发展新零售是充分契合"一带一路"区域的商务发展思路。特邀商家入驻联营模式是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传统商务和电子商务的融合形式。为确保区块链理念指引下的"一带一路"区域新零售模式形成并可持续发展,应从交易支付、技术支撑、政府扶持、银行支持、物流服务、参与机制等六个方面完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公共养老服务难以全面覆盖农村和家庭养老功能严重弱化的背景下,农村社区互助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互助养老的内核是互助,公共性是其发展基础和根本动力,而现实中的公共性缺失则直接导致了互助养老的发展困境,具体表现为老年人互助意识淡薄以及村民在互助养老中参与不足。在农村改革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乡土公共性缺失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宗族制度衰落和村级组织凝聚村民作用弱化、村庄整合能力下降相伴随的村庄的日益原子化,而村庄的空心化与原子化相叠加,又进一步加剧了乡村的公共性危机。促进农村互助养老良性、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培育乡土公共性,应对的具体策略包括发展社区公共事务凝聚村民、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和重建乡土公共精神。加强乡土公共性建构,才能真正破解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困局,而互助养老的发展又将进一步促进乡土公共性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17.
<正>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地处东部边城,下辖18个村、6个社区,6.7万人。统计数据显示,60周岁以上老人约1.65万人,包括留守老人近4000人,其中空巢、独居、"三无"老人、五保老人300多人。好邻养老社以不集中居住为特色,倡导邻里互帮,构建互助网格,设立互助聊吧、互助菜园、互助餐厅、互助缝补等互助项目,提供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在村民集中居住的小组开设服务站,租用村民房子根据实际情况布局改造,一般4到5个村民小组设1个服务站点,方便老人到站点活动。好邻养老社是当下贴近农村养老服务需求而出现的新型互助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和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近年来,济宁市充分发挥儒家文化孝悌为本、邻里互助、乐善好施等独特文化优势,蓬勃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工作,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农村互助养老院建设等方面走出了济宁路子,形成了一批服务内容全面覆盖、社会力量竞争参与、人民群众普遍认可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经验做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制日益完善,服务能力水平持续提升,惠及了全市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21,(12)
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七普"数据显示,我国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百分点、6.61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相对严峻,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趋势较为明显。互助养老作为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新型养老模式,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互助养老是建立在互助基础上的家庭、邻里、社区成员之间在生活照料、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13,(5):24-24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鄂政办发〔2012〕83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到2015年,力争居家养老服务和为老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覆盖全省所有城市社区,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覆盖50%以上的农村社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基本形成。《意见》明确,着力提升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要把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点。在城市,已建有居家养老服务站、"星光老年之家"的社区要通过设施改造、功能提升,转型升级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