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位于川东北大巴山南麓,地处川、陕、渝结合部的宣汉县,是国内驰名的红军故里.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维舟就诞生在宣汉清溪场,并在此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33军.  相似文献   

2.
正王维舟,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人,1920年在上海加入朝鲜共产党,被称为"入党比建党还早的革命家",1927年经吴玉章介绍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川东游击军总指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军长。王维舟对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迎接红四方面军入川,他做了大量工作,扩大红军,拓展苏区,使川陕边区的农业收成良好;他突破嘉陵江防线,策应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北上;他忍辱负重,带领红军将士三过雪山草地;他给朱总司令送五匹战马,向毛主席畅叙衷肠,真正体现了  相似文献   

3.
正问:您何时参加红军?谈谈您了解的红军反"围剿"情况。答:1928年春,红军到了我家乡。我参加了村里组织的儿童团,整天拿着梭枪查岗、放哨,有时跟着大人跑跑腿。后来,家乡成立了地方武装游击队,我和姐姐都参加了。江西南部是中央苏区所在地,红军在苏区扩大队伍,地方武装游击队被编入红军。1931年,我正式参加红军。  相似文献   

4.
王维舟,四川省宣汉县人,1920年加入共产党组织(当时加入朝鲜共产党,后转入中共,编者注)。曾任红军第三十三军军长、抗日救国军总指挥等职。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和长征期间,王维舟受到张国焘的无端排挤打击,但他以革命大局为重,忍辱负重,最终赢得胜利。突破嘉陵江防线1935年初,为了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二年五月,红军解放了我的家乡。我那时才十二岁,参加了共产主义少年团.我带着红军打了两家大土豪,开仓济贫,没收浮财。后来红军回师赣南,国民党还乡团回来了,说我带红军打土豪,要把我抓去活埋,我逃了出来。一九三三年二月,我到龙岭找到苏区政府副主席吴庭坚,要求去找当了红军的我的舅父。他说我年纪小,不便去,就把我留在龙岭参加游击队。一九三四年二月十七日,我被正式编入中国工农红军  相似文献   

6.
<正>"虽然我已年过半百、疾病缠身,但只要我能走多远,就一定会带领乡亲们走多远!"在宣汉县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巡回宣讲大会上,身患癌症的隘口乡长岗村党支部书记陈仁权的话感人肺腑。宣汉县村干部的激情从何而来?据了解,近年来,宣汉县从政治激励、待遇保障、人文关怀等方面入手,不断探索完善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关怀激励长效机制,确保基层干部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  相似文献   

7.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中共闽粤边特委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闽粤边红军游击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期间,我历任红军闽粤支队支队长、红军被立营营长、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团长兼政委等职。1935年春,敌人调遣了大批兵力驻防漳州,对我根据地和红  相似文献   

8.
我是1932年从江西永新县老家参加红军的,第二年调到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学习。1934年10月,红军卫校随中央机关开始了长征。红军过了湘江后,约在1935年4、5月间上级调我给陈云同志当卫生员。金沙江位于云南、四川两省的交界处,水宽流急,虽然算不上天险,却也很不好  相似文献   

9.
祁禄山的红军标语2003年2月17日清晨,我背着沉重的行囊,跨过于都河,沿着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开始了313天重走长征路的艰苦历程。当我踩着沙子与石块铺成的村道拐进深山里的于都祁禄山乡时,天完全黑了。第二天一大早,年轻的乡干部邹厚华就领我去看祁禄山乡的红军标语。他说;"我们乡的红军标语很多,可我搞不清这些标语是红军长征留下的,还是长年驻在这里的苏区红军写的。"祁禄山与国民党统治的白区相连,是中央苏区的前哨,经军和白军经常在这里发生拉锯战。这儿的老百姓称长年驻扎在这里的红军为"小红军",称长征时经过这里的红军为"大红军",这是根据人数的多少来称呼的。祁禄山乡是我在长  相似文献   

10.
周勇 《红岩春秋》2024,(3):56-63
<正>重庆城口县是红军之城,也是绿色之城。红色与绿色是城口的底色。从2003年10月我第一次踏上城口的土地算起,迄今已经20年。20年中,我到城口的次数已经多得数不清了,那幅“人民好坐江山”的红军标语是我最重要的发现。每次到城口,我都离不开一个话题——红军历史文化与红军城的建设。为此,我参加过红军挥师城口70周年、80周年、90周年纪念活动。回首过往,探寻“人民好坐江山”红军标语就是我与城口联系的主线。  相似文献   

11.
见证了中国农业发展、农村变革、城乡人民致富的历史进程,共享了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成果——四川省宣汉县农村信用社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自1996年10月与农业银行脱钩以来,宣汉县农村信用社提出了激情干事  相似文献   

12.
我的家乡在将乐,1934年1月,我在家乡参加了红军,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革命队伍中长期从事医务工作。我找到党,并决心参加红军是在青少年时代,那时的福建,军阀混战,土豪劣绅与贪官污吏相互  相似文献   

13.
我们艰难的跋涉 1933年5月,中央红军在江西苏区扩红,我不到20岁,担任乡苏维埃政府青年团主任.我带了7个青年参加红军,我们被编在红军第三师九团当战士,我第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任团司令部书记.  相似文献   

14.
正这些年,我"走走党史",首先断断续续地走完了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同时也走了红二十五军的部分长征路。这里,根据我"走走党史——长征行"的体验,谈谈对红军长征若干问题的一些看法。一、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红军长征早已成为历史。但对它的研究仍然是个常研常新的课题。在走长征路的过程中,我萌生一个疑问: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怎样才能全面  相似文献   

15.
我们艰难的跋涉1933年5月,中央红军在江西苏区扩红,我不到20岁,担任乡苏维埃政府青年团主任。我带了7个青年参加红军,我们被编在红军第三师九团当战士,我第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任团司令部书记。1934年10月,主力红军北上抗日,我所在的红九军团通过绵江上路了。我的工作是负责部队的宿营报告和转达次日出发时间、电令文件等。每打完一仗,我都要及时将下面报来的资料分类报告给首长,为此经常饿着肚皮来往于首长和前线之间。  相似文献   

16.
换盐巴跟上红军就走1933年6月,我的家乡川北旺苍县白水乡来了红军。那天正逢赶集,父亲叫我去换些盐巴。只见街上到处是人,有几个剪着齐耳短发、穿灰衣服、打着绑腿的女红军在人群中讲着什么。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扩红”报名  相似文献   

17.
每当我看见那个灰色精致的针线包时,我总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第一次参加作战时的情景,想起那位从战场上救了我生命的红军班长。 1935年7月,当我身着破裤,打着赤膊,光着脚丫报名参加红军的时候,含笑领我走进红军住房,给我换上衣裤的便是这位红军班长。他是江西人,当年二十七八岁,身材魁梧,浓眉大眼,圆脸红润,声若洪钟,十分威武。很可惜,当时部队里正在查AB团,不准随便问姓名,所以,我至今仍不知他的姓名。参加红军的第三天,班长就带我参加了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后,国民党蒋介石妄想把红军消灭在长征路上,多次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我中共中央领导人充分利用运动战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1935年11月,红军队伍抵达陕北。红军到了陕北后,党中央召开了会议,分析了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日本已经由东北侵入华北,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为了民族抗日大计,党中央向国民党政府发出了共同抗日的呼声。在红军抵达陕北之  相似文献   

19.
1934年2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七军团解放了将乐县城。在攻打将乐的战斗中,我红军消灭了敌军一个团,缴获长短枪900多支、无线电台1部。红军发动群众  相似文献   

20.
《福建党史月刊》一九九一年第十期刊登了华满荣摘自《美报》中的文章——《红军第一张军报》。文中提到一九三○年七月二十九日创刊的《红军日报》是红军第一张军报。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妥。据笔者所知,截今为止,红军第一张军报应是红四军政治部一九二九年七月二十七日在闽西创刊的《浪花》第一期(创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