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创新需要个性自由。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富于创新的人无不有着独特的个性。尊重个性自由的社会有利于调动人们创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我国几千年的专制统治和不尊重个性的习惯势力至今仍在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严重存在 ,极大地妨害了中华民族创新力的实现和发挥。家庭、学校 ,乃至整个社会都要认真反思这个问题 ,重视个性自由 ,尊重个性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2.
劳动异化是劳动者制造出来的产品与自己相脱离,成为凌驾于人之上并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正是劳动异化制造出了阶级对抗的历史条件,造成人向动物生存状态倒退的倾向,以及货币拜物教的泛滥,从而成为犯罪产生并存在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3.
发展的异化与异化的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发展是社会学的一个经典性的研究课题。如果说,中国在上一世纪最后的20年着力解决的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经济发展问题,那么,进入新的世纪后,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将更多的是社会发展的问题。但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牵制,出现了一些“发展异化”的现象。如发展的目的与手段相颠倒,发展的主体与客体相对立,发展的机制与规范的失衡、失范等。消除这些异化现象应确立一些基本的发展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突破黑格尔的精神异化和费尔巴哈人类本质异化理论的局限,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脱离人而成为否定人的对立物的劳动异化论;并通过自我异化的扬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两者终极价值的逻辑统一,也是异化谋求自己发展的自然回归。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自由的”发展对成就一个人,尤其是对于个性的的形成所发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促进这种自由发展的教育形式——“对话式”教育。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本文所说的自由教育即是“对话式”教育。  相似文献   

6.
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失去了他的中心地位,变成了达到经济目标的工具,人已经同他人,同自然相疏离,失去了具体联系。人退到了接纳的,交易性的方向,不再具有建设性。人丧失了他的自我感,而依赖他人的认可,因而倾向于求同一致,却又感到不安全。人感到不满足,厌倦。焦虑,并且用他的大部分精力试图补偿或掩盖这种焦虑感”。如果不能切实结束人的这种异化状态,构建和谐社会只能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求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亦即人的"类"特征、人的社会特性和个人特性在个人里的全面发展。个性全面发展是与个性自由发展和和谐发展同步进行的。个性发展有两种形式即个人的社会化和个人的个性化,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8.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个性发展与素质教育具有内在统一性;在素质教育中重视个性发展,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素质教育中重视个性教育,是从教育经验中得出的必然结论。在素质教育中发展学生个性的基本要求,一是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的;二是要从研究学生的差异入手,因材施教;三是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潜能的发展;四是要重视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  相似文献   

9.
人的个性发展是马克思个性观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实现个性自由这一终极关怀的关键。在和谐社会视阈下,人的个性发展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如何看待和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无论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个性观,还是对于和谐社会的建构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孟鑫 《理论前沿》2006,(24):24-25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异化消费是现代社会中出现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应避免异化消费的不良影响,建立和谐的消费理念,把发展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1.
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个体系中,人与社会关系问题占据了突出位置,其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我国社会发展正处在历史转型期,社会矛盾突出,在某些方面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脱节,甚至产生了对抗与对立.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具有暂时性和阶段性特征,发展过程中人的自我异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与社会的关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人自我作用于自身时,这种主客体的对象化活动间接地作用于人与社会的关系,人在实践活动中,只有实现自我主客体博弈关系的内在的扬弃,才能克服人的自我异化,以此来改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12.
公共权力效力大、分布范围广,几乎涉及社会各个角落;作用范围广,涉及到整个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再加上行使公共权力的主体数量多,水平参差不齐,这一系列因素增加了公共权力发生异化的可能性。因此,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来说,如何防止公共权力的异化便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化需要教育先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优质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公共权力异化的内在矛盾机理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川 《理论前沿》2005,(22):16-17
公共权力的异化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它的深层根源是公共权力的“所有权”与“行使权”的分离;导致公共权力异化的内在条件是“职权”脱离“职责”;造成公共权力异化的外在条件是“行使权”与“监督权”的不对称。防止公共权力异化的出路,必须从“职权”与“职责”的统一入手,均衡“行使权”与“监督权”的张力,完善社会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5.
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规范,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社会化讲的是共性,个性则强调的是个体差异或特殊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自觉性相统一的整体自由状况.考察人的个性必须同个人生活的现实时代的具体矛盾运动结合起来.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它对人的个性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全球化内蕴着复杂矛盾,对人的个性发展的作用也是双方面的,因此必须辩证分析,趋利避害,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消费主义者鼓吹"生活就是为了消费",这一思潮冲击着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价值观。消费主义思潮的泛滥,使人们的科学消费观发生扭曲,自我价值观的确定时而迷失,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产生冲击,一系列的伦理危机频频出现。这些异化现象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抵制消费主义思潮的异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充分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的对象化变成了劳动的异化,从而导致人文关怀的失落。未来社会应当是实现对异化劳动的扬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公权力的产生源于私权利,目的是为保护公共利益,但公权力在其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异化,现代法治的核心之一就是对公权力的制约。目前公权力异化主要表现为公权力寻租现象突出、范围无限扩张、行使程序不正当、对私权利的无视与侵犯等。公权力的异化不仅导致其权威性降低,而且造成资源和公共利益受损。法治建设的过程是公权力的回归过程,其有赖于权力的下放与监管、公权力行使者法治理念的树立、公民法治意识的提升及规则秩序的确立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隐喻丰富的自由时间思想。马克思认为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在量上和质上存在着辩证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融合在一起,特别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我国转型社会中,还存在大量自由时间异化现象。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摈弃自由时间异化具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