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画家乔得龙,1952年生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出身艺术世家,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西班牙人。他11岁起在法国波尔多开始习画,但在大学期间主修的专业却是法律和政治。1990年,乔得龙放弃了长期从事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他所热爱的艺术创作中。1996年, 他来中国定居,创作生活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乔得龙的水墨画独树一帜, 摈弃了色彩,借助中国的绘画工具(毛笔和墨)以黑白两色表现大千世界。乔得龙是法国巴黎马莱斯艺术家协会会员。在巴黎和北京,他先后举办个人画展20余次,另外还在上海、香港、澳门举办过个人画展。他赢得的主要奖项包括:12次绘画比赛第一名,第38届贝济耶国际画展金奖,艺术、科学与文学银质奖章,“法兰西功劝与奉献”银质奖章,第81届巴黎冬季沙龙特奖等。其作品被法国波西博物馆等收藏。  相似文献   

2.
《新青年》2004,(4):43
云龙作为一个股评名嘴,总是很自信,但对于爱情,他显得过于小心.现在与他来往的女友琪是位私立学校的老师,云龙对于第6次恋爱,略显倦意;但琪却是初恋,她渴望风花雪月、灯红酒绿、海誓山盟和出生入死的轰轰烈烈的爱情.而云龙总给她种平而不庸的情感付出,她爱他,却总觉得,他不够投入地爱.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农业劳作,大多是春种秋收,而对于诗人作家尹世霖来说,2007年的春夏之交,却是他充分享受收获喜悦的时候。4月1日,尹世霖工作了一辈子的北京二中,为这位退  相似文献   

4.
孙克 《海内与海外》2013,(6):63-64,74
人们常说“书画缘”,这个“缘”字对于邓晓岗来说很有意义。邓晓岗自幼喜爱书画,尤其在书法方面能够早年接触,临帖不辍,为后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包括他从事绘画俱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5.
正我在很多年前就注意到曾恕一先生,还写过有关他指画艺术的文章。那时并不认识曾老,他看了我的文章,来北京举办画展时辗转找到我。从此与曾老包括他的女儿,也是指画家的曾京兰女士相交,曾为父女二人的画集分别写过序言,对曾老的指画艺术和他的生平有了更多的了解。当代中国指画大家一北一南,当推潘天寿与曾恕一。潘天寿的绘画大气磅礴,以笔画为主,指画为铺,以北派风格见长。曾恕一则以指为主,笔画为铺,终身研习指画60余年,画风以墨韵飘逸,生动细腻见长。曾恕一生于1909年,广西兴安  相似文献   

6.
陈玮 《新青年》2021,(2):32-33
见到树脂画,找到人生追求方向 凌迅1987年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市,从小酷爱画画.他常沉浸在绘画中,总是玩得很嗨.他励志从事绘画工作, 成为一名艺术家,每天刻苦学习,顺利考上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相似文献   

7.
引言乔治·凱南是美国統治集团“智囊”人物中一个頗有影响的“俄国通”。他在战后对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思想,如果可以1953年为界线,分为前期和后期的話,那末,他的前期思想,是以美国的軍事力量遏制苏联,遏制社会主义陣营为重点;他的后期思想,則是以軍事压力加上从苏联和其  相似文献   

8.
从步入学堂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如一朵僻幽的山花,在漫漫的人海中,无关风尘地开谢着.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也没有人想去解开这个毫无价值的谜团. 他渴望走进他们中间去,与他们一起在溢满草香的校园小径上欢笑,一起簇拥着上下学,一起逃课到遥远的西山上抓鱼.在旁人看来,这都是些平凡至极的事件,可对于寡言自闭的他来说,却是一连串闪亮而又模糊的梦.  相似文献   

9.
正薛雄出生农村,对于花草树木鱼虫家禽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自小感触其境所以他的绘画贴近生活同时能把自己主观的感受融入,使得所有表现之物象更生动鲜活,也最接地气,这跟都市所了解的自然风光、人文大多通过图片媒体等效果是不一样的。他的作品很有个性,色彩大胆,笔墨豪放,在中国传统水墨画基础上汲取当代西方艺术的长处。主张吸收各家长处,无论中国外国,传统还是现代,学习提炼更好更有内涵的创  相似文献   

10.
我视自默为乃弟--因他的勤奋好学;因他对世态和艺术现象的独立见解;因他极其活跃而义往往一针见血的思想能动力;因他的允满朝气;因他对他的绘画专业的孜孜不倦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虽然闻名诗集《蕙的风》,且背诵其中名篇已久,但拜识汪静之老人,却是在1981年夏,当时我去沪、杭拜访老作家、诗人,在杭州望江路9号拜访汪老及其夫人绿漪,其子翻译家飞白协助接待。此前,我虽读过他所译俄国、苏联诗集多种,知他在广州军区工作,却是初次相见。汪老满头  相似文献   

12.
千古绝唱"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令人回肠荡气。可我们这位"杭州老市长"白乐天先生何曾料到他身后1155年的时候,来自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朋友,也发出了一样感叹:"中国太美了,最忆是江南!"记者在国庆、中秋双节前的一个晚上,于杭州西湖深处玉泉,采访参加"世界摄影家看浙江--杭州之约"活动的几位美国摄影家。他们分别是:汤姆·康隆,劳伦斯·刘,罗伯特·郑和华侨蔡建生。前三位是不会中文的美国公民。他们走的是杭州--绍兴--宁波--舟山一线,(其他还有嘉兴杭州、丽水温州、台州金华三线)。那天是他们为期7天的"杭州之约"的最后一天,所见…  相似文献   

13.
傅煜是一位勤快执着而求实的青年画家,他的油画显示出才气与不凡。特别是在现实主义的写实绘画道路上,他明知此路有艰险、却不畏艰险,这在与他同龄的同行中是难能可贵而又不可多得的。先前,我看了他的人物写生甚是欣喜。  相似文献   

14.
余秋雨在《笔墨祭》中论道:“只有把书法与生命合而为一的人,才会把生命对自然的渴求转化为笔底的风光”。读后使我联想到我的艺友——杨世勇。身材精瘦的他与那一幅幅翰墨淋漓、气象万千的山水画卷,好像是余秋雨这段话的最形象的注脚。杨世勇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湖南湘江之子,血液中自有灵动之气;杨世勇是得天独厚的在当代山水画大师李可染身边数载、耳濡目染、心摹手追、得到“真传”的娇子。可以说在绘画艺术道路上,一起步就得到良好的哺育与搀扶,自然苗正根深。杨世勇还是勤奋好学之辈,他对绘画的酷爱,确实做到了把绘画与生命合而为…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俄罗斯优秀青年画家彼得·罗曼诺夫斯基、孙路萍伉俪油画展在北京北海公园举办。此次展览共展出了两位油画家创作的70余幅画作。彼得·罗曼诺夫斯基今年30岁,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他自幼酷爱绘画,5岁起就接受正规美术培训,经过7年美院附中学习后,顺利考入列宾美术学院。彼得的父亲是大学数学教授,母亲是医生。其曾祖父是前苏联红军将领。彼得自小受红色革命传统影响,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充满好奇和向往。走上绘画创作道路后,他潜心研究俄国革命历史,  相似文献   

16.
正"屡见中伤"还是有一定道理。《清史稿》宝廷本传中大段文字只叙述他上疏同治立嗣事,他弹劾权要如贺寿慈之辈,未见提及。他有不少论及时弊的奏折,当然也不免得罪"亲贵"。所以布局下套之说值得探究。既如李慈铭,视清流为仇敌,"皆不睦"(黄濬《摭忆》语)。在日记中动辄诋毁李鸿藻、"四谏"等,对宝廷行事不检点当然幸灾乐祸,在日记中嘲斥宝廷是"明目张胆,自供娶伎,不学之弊,一至如此"!他还赋诗一首,极尽  相似文献   

17.
忆美国同行伯恩斯教授张森根E.B.伯恩斯教授(1932~1996)比我才大5岁,却于1996年春季因肝癌驾鹤西行了。按孔子七十三、孟子八十四中国古代男子的寿数来说,他实在弃世过早。这位生于美国艾奥瓦州的拉美问题专家,一生写了有关拉美的著作12本,论文...  相似文献   

18.
陈沫 《西亚非洲》2007,(11):42-47
为了维护在南地中海地区重要的战略和经济利益,欧盟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该地区采取新地中海政策。随着欧盟东扩进程的发展,新地中海政策被纳入"欧洲邻国政策"范围。新地中海政策的实施,扩大了欧盟发展模式对南地中海国家的影响,促进了南地中海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也促进了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因而对南地中海国家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南地中海国家的国情与欧洲国家迥异,不可能完全照搬欧盟和欧洲国家的发展模式。对于南地中海国家而言,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充分利用欧盟推行南地中海政策所带来的机遇,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8岁生发画伟人像情结李平祖籍北京,军人家庭出身。父亲李清扬1953年抗美援朝归来驻军丹东,家属随军。就这样,1961年出生的他童年、上学都是在鸭绿江畔度过。李平的父亲爱写字,哥哥弟弟和他从小部爱画画,但坚持到今天对绘画艺术仍孜孜以求的唯他一人。李平说:"大  相似文献   

20.
正漫画家徐进是中国《工人日报》社的高级编辑,长期主持漫画专刊,其作品曾获得过10次"中国新闻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徐进自幼酷爱绘画,上世纪50年代先后在北京少年宫绘画组和中国美院附中苦练素描、水粉、油画,为构图、光线等基本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学时代在报刊上发表了作品,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更激发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