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要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发展,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完善农村体制机制破解农村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重点论述了法治对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指出了当前农村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法治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所在。法律不健全和执法不严、滥用职权,导致了无法形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机制,因此,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难以根除。针对于此,文章提出了大力加强法治,促进农村发展的建议。并呼吁在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同时,大力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以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早已有之 ,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 ,“三农”问题发生的背景是不同的。现阶段的“三农”问题是在我国已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的“三农”问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滞后是新阶段“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核心是农民增收。因此 ,围绕农民增收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马晓河撰文认为,当前“三农”问题主要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问题,二是农村市场消费问题,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其他问题要么是由这三个问题引发出来,要么与其紧密相联。在现阶段,归结起来“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越来越大。同城市相比,农村发展落后首先体现在投资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供给明显滞后,同城市的差距越拉越大。城乡投资差距不仅反映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且还反映在民间投资方面。农村投资增长慢,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也慢,进而农民收入的增长也不会快。受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7,(1):46-47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解决“三农”问题,探索农村教育的新方法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首先,农村教育必须符合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其次,要树立农村教育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思想;第三,农村教育应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十六大”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并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们要认识到“三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解决“三农”问题这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 ,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8.
浅探司法独立制度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和正义是司法活动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而近年来,司法腐败现象却屡见不鲜,是什么妨碍了司法的公正?这一问题已成为国人瞩目的焦点话题,也引起了广大法律工作者的思索。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许多重要的因素都可以归结到司法独立上来,而司法独立的关键在于法院的独立。司法独立应该以法院独立、法官独立和审级独立为要素组成三重结构。这种结构分析是逻辑划分的结果。首先将法院作为一个整体以内外为标准进行逻辑划分,分为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其次将法院以上下为标准进行逻辑划分,各级法院都相对独立,概括而言为审级独立。而法院…  相似文献   

9.
农村非营利组织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非营利组织是依法成立的,以农民为主要成员,以非营利性、志愿性、自治性为原则的一切农村共益性和公益性民间组织。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兴起和存在是"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需要,是农民对宪法权利结社自由的追求以及社会结构转型的必然产物。农村非营利组织在缓解农民就业压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准公共物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日益成为解决"三农"问题不可或缺的组织载体。  相似文献   

10.
农村政策调整的几个难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山 《新视野》2003,(3):13-16
“三农”问题并非出在市场经济或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主要源自于我们体制上的障碍。必须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格局,构建具有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国家政策框架,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文章分析了当前进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县乡机构改革、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方面遇到的和将要遇到的难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两个飞跃”思想,抓住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和农业生产方式改造这两个关系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指明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趋势。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本世纪头20年,要建立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三农”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三农”问题的产生原因错综复杂,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制度安排的不合理,从而导致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并给“三农”难题的解决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13.
和林格尔经济模式是近年来在内蒙古中部呼和浩特市郊区新近崛起的经济类型,其建造的盛乐园区引进的企业,与周边的农村、农民和农业紧密耦合与协调,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人力资本的积累,实现农业现代化资金的投入和土地集中,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均有着巨大的作用,是一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金钥匙。这一模式要进一步带动“三农”经济发展应注意:不能脱离“三农”发展城镇化;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和绿色产业;致力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建立和完善低保制度是最终解决农村温饱问题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未解决温饱的人口主要是丧失劳动能力或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人群 ,对这些人口继续沿用开发性扶贫方式 ,不仅成本很高 ,而且也很难根本解决问题。中国政府完全具备这样的财力与能力 ,通过建立农村“低保”制度 ,从根本上全面解决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15.
马智凯 《奋斗》2004,(8):17-18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旨在提升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能力,提高农民的生存、生产和生活质量。文章根据科学发展观,提出从发展度、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等三个方面研究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利益指标体系;通过福建与全国的69项利益指标实际数据,计算福建对全国的比较系数,指出总体上福建优于全国但发展很不平衡;进而提出制定科学规划、促进城乡协调、致力工农协作、调整产业布局、形成聚集效应、有序深化改革、利用价格杠杆、强化税收监控、实行特殊政策、提高协同意识等10条建议。  相似文献   

17.
淮安市作为发达省份中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特点鲜明,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以期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这个题目有点突兀,如不简略的话,原题是:取消农业税,其意义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大家知道,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都"以农为主",实行重农主义。但历史上的"重农"是以重税为前提和根本目的的。明白点说,是只重"民力",即赋税,而无视"民利",即农民的利益。统治者肆无忌惮地横征暴敛,沉重的赋税压得农民喘不过气  相似文献   

19.
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地区间农村内部贫富差距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解决,学术界对这些差距的认识还不够充分,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有效防止这些差距进一步扩大等方面都未取得共识。本文对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及开支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试图从城市、城镇、乡镇企业在各地区的分布状况等方面来说明差距产生的原因以及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潜在可能。以便唤起大家对西部农村的关注,对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的关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解决“三农”问题,一靠政策,二靠人才。说到底,就是要吃科技饭、走人才路。要做到这一点,抓好大规模培训是最现实、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基于这个现实,在人才培训工作中,我们注意抓了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