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自由主义思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平 《探索》2003,(6):73-76
在我国大规模、多层面的利益调整与社会结构分化开始进行的社会变革时期,自由主义重新浮出水面.但是中国的现实国情不会选择自由主义;因为,从文化层面看,哲学自由主义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没有相对应的资源;从社会现实层面来看,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都误读中国现实.自由主义的社会变革主张是具有欺骗性且危险的,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转型中注定会再次被时代淘汰.  相似文献   

2.
反思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中国战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美国金融危机,是美国国家信用的危机,也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破膊政府没有遵循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那一套,而是开始联手挽救经济.反思金融危机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必须反思理论和舆论导向.没有完全卷入"全球化"的中国,有庞大的内部需求尚待启动.在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面前,完全有可能先稳定后发展,并带动全世界经济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胜利 《世纪桥》2007,(6):41-43
本文研究了中国自由主义的基本内涵与主要内容,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中国自由主义走向歧路的原因。自由主义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在中国走向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本文认为最基本的原因是自由主义脱离了中国现实,不能帮助中国完成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以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吴燕 《世纪桥》2010,(3):24-25
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方法,无论是革命式的社会主义,还是改良式的民主社会主义都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作抽象的价值评估。读过谢韬先生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后,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论述,既有对其错误观点的批判,又有对其正确提法的肯定,进而得出结论:中国的前途不能寄希望于某种"模式"而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5.
宪政是近代以来许多中国仁人志士的追求,同时宪政也是一个过程。本文从西方宪政的基石———自由主义入手,分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宪政历程上的理念的逐步形成,找出其合理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利于中国宪政之建设。  相似文献   

6.
宪政是近代以来许多中国仁人志士的追求,同时宪政也是一个过程.本文从西方宪政的基石--自由主义入手,分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宪政历程上的理念的逐步形成,找出其合理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利于中国宪政之建设.  相似文献   

7.
新自由主义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小怡 《学习论坛》2004,20(8):32-35
新自由主义是指 2 0世纪 3 0年代凯恩斯革命以来出现的一股企图复兴传统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其基本理论观点是 :极力主张私有制 ,反对公有制 ;主张自由经营 ,反对国家干预 ;提出“自然失业”理论 ,反对工会组织 ;坚持健全财政原则 ,反对通货膨胀 ;宣扬自由贸易 ,鼓吹经济全球化。对新自由主义不能采取简单化的做法 ,而应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是我们党的不可动摇的原则。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增强党性,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一个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统一的奋斗目标、统一的组织纪律的战斗集体。党如果没有政治上和思想上的一致,就不能形成统一的行动,就不能发挥自己的战斗作用,就不能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新党章明确指出,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是加强党的建设,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提高党的战斗力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衡量一个党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中国法治的宏观界面入手,分析了中国法治进程中的道德因素,认为从宏观上来看法治的品质就是道德性的,从微观上来看中国法治进程中不能忽视道德的作用.我们所要追求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法治,还要有实质上的法治.法治必须具有背景化的价值内涵.赋予法治这个特征也就为中国的法治进路找到了价值层面的合理性与现实层面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 《当代贵州》2010,(23):21-21
革命的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它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政策不能贯彻到底,党的组织和党所领导的群众发生隔离。这是一种严重的恶劣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