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既不是五形态论,也不是三形态论,而是"生产方式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从生产的技术形式、社会的生产形式和生产的社会形式等三重逻辑出发,构建起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社会形态理论。把握中国道路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需要从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社会形态理论出发阐释中国道路,揭示出中国道路处于由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型期、商品市场经济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等构成的历史方位;有效说明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属性、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历史合理性、基本取向的现代性;正确把握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与"发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三对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马克思以分工与所有制发展状况的不同将整个人类历史分为五种所有制时期,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此之后,随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研究的深入和对东方社会探讨,马克思又提出了资本主义之前的三种所有制形式,对其早期提出的所有制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前后两种资本主义之前的所有制形式所指的具体时期略有不同,但都是马克思对生产关系研究的具体的体现,是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两种所有制理论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交相呼应,共同成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形态演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经济形态演进和区分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主要依据的论述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 ,是确定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水平的理论基础。一、马克思关于五种社会形态和三种社会形态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自创立唯物史观以来 ,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 ,始终重视对社会形态演进的研究。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五形态论 ,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包括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 )。此外还有两形态论 ,把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为止称作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 ,共产主义才是…  相似文献   

4.
关于社会形态问题,马克思晚年的研究发生了明显的空间转向。马克思早期主要剖析以英国为"样本"的西欧资本主义社会,侧重于在静态分工和所有制的角度下解读社会形态结构,在动态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视野下把握社会形态演进,初步形成了分析社会形态的理论框架。马克思晚年着重考察东方社会农村公社存在的普遍性、内在的二重性及其未来的发展命运,在宏观上完善对原初社会形态的认识,考察社会形态的不同演进路径,在微观上分析东方社会落后国家独特的历史境遇及其新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有关社会形态问题的新认识。正确理解马克思晚年关于社会形态问题的空间转向,明确割裂马克思思想整体性的理论本质,阐明马克思晚年在社会结构、动力和发展道路方面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是把握马克思思想整体性和连贯性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认为,公有制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与此相对应的资本主义股份制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占有制。它主要表现为以股份公司形式存在的资本主义"共同占有"制形式和以"劳动者联合体"形式存在的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公有制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公有制理论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了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内的、同时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其他有关成分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经济。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刘子瑛  曹光章 《求索》2012,(4):185-187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在我国学术界经历了长期的探讨和争论。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顺序依次演进的纯粹的单线式五段论理论在普遍适用性意义上被学者一致否定后,如何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成了学界面临的主要问题。对照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社会形态理论属于应用层面的理论,其本质是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根据社会经济形态(即生产关系的总和)来界定和划分社会形态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是最能体现唯物史观核心内容、基本原理的社会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7.
<正> 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人们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只讲对立,不讲统一,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绝对对立起来,错误地认为社会的技术形态和经济形态也是可以超越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超越了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形  相似文献   

8.
曾颖 《人民论坛》2010,(5):50-51
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层面有些部分是重叠的。导致它们不同的原因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不同而形成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同时,在不同的时期,社会形态所包含的内容也会有发展变化,即矛盾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左永品李伟民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具有独立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表面上看来,无论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都具有...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历史 ,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 ,并开始趋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论证 ,而且也为人类历史发展所证明。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物而产生的。作为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否定 ,但是 ,这种否定不是简单的否定 ,而是扬弃 ,即是在吸纳了资本产义社会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基础上的否定。以往的在原始社会以后的社会形态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运动的社会形态 ,而社会…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分配关系上的不平等现象及其对经济生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已经引起注意。但是,在所有权关系上的不平等,以及它对经济生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如何,尚未见到讨论。本文试图就我国目前所有权关系中的不平等问题作点粗浅的分析。一、我国所有权关系中不平等现象的表现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外部形式,都采取了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马克思说过股份公司是资本家集体的所有制)、私人所有制(我国现阶段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从其所有制外部形式判断,基本上属于同一种形  相似文献   

12.
论信息时代的两制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形态和社会形态都是认知社会发展的视野,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和复杂的联系。一种技术形态能对应多个社会形态,一个社会形态也能对应多个技术形态。两者之间既具有多重的对应关系,又存在着相互对应的重心。信息时代将是一个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竞争的时代。社会主义从长久来看具有适应性上的优势。当前资本主义与信息化的结合中,既具有相适应的一面,又蕴含着深刻的矛盾;社会主义虽然从原则上更适应信息社会,这种适应性的落实则有赖于与时俱进的改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竞争的关键在于谁更能进行面向信息时代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马克思社会形态术语、概念的历史生成 ,辨舛所谓“社会经济形态”的误释 ,祛魅有违马克思社会形态学说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说和“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4.
从总体上讲,根据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新编初中思想政治课第二册全册8课书中,有4课书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的来龙去脉,它们构成一个整体,勾画出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的轮廓,可以使学生历史地、全面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第六课垄断资本主义对内对外的剥削和掠夺,是讲述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第三课。在整个资本主义历史发展中,由于基本经济特征的不同,可划分为两个基本阶段。以自由竞争的基本经济特征的阶段,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以垄断为基本经济特征的阶段,是帝国主义阶段。本课书就是论述在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对内对外的剥削和掠夺。讲好这一课,对于全面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与垄断资产阶级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形态说"是贯穿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核心理论构架,以具体社会形态中的生产关系为研究视域,论述了三种社会形式下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样态。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依附性存在的生命政治表现为政治统治权对人的自然生命的惩戒,构成了传统社会政治治理的主导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以物的依赖性存在的生命政治呈现为资本权力对人的独立性的一种规训:既包含对种生命的惩戒也蕴含着对类生命的调节;在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个性的生命政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的基础上。究其实质而言,马克思"三形态说"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视角勾勒出的正是一幅从"人的依附性"到"物的依赖性"再到"人的自由个性"的生命政治学图绘。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在所有制理论上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这些突破,对解放思想。促进生产力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全部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所有制关系具体表现为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处置以及根据所有权获得收益的关系。体现所有权关系最重要的两种权利是控制权和收益权。所有制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实现。实现形式既反映了某种所有制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该种所有制相对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根据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而在自身范围内的调整。我国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生产资料公有…  相似文献   

17.
一、在每小题A、B、C、D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把它前面的字母填入左边的括号内。()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 A只在私有制社会中起作用的客观规律 B只在公有制社会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C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D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规律()2.生产关系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和人的关系。它的发展变化是由: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的 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 D产品分配形式决定的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B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C生…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劳动者是自身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力使用价值即劳动的支配者是联合的个人即社会,劳动力不再是商品。本文着重从劳动力商品理论入手,考察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个人所有制形式演变,进一步分析得出,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人所有制,即"重建的个人所有制"是指对劳动者自身劳动力的占有,而不包括对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的占有。这一结论对深化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商品经济只是社会生产的一种形式,不能反映社会生产方式的本质方面,因此有无商品生产不是衡量是否进入共户主义第一阶段的根本标志,甚至认为没有预见社会主义社会必须保留商品生产,是马克思的理论失误。其实,相对资本主义经济而言,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进步性或者历史飞跃性的最根本方面,集中地表观在社会主义辩证地否定了商品生产,过渡到了无商品社会。在马克思看来,以单一的全社会所有制和纯粹按劳分配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所必然采取的社会经济形式,只能是产品经济而不是商品经济。这是因为,凡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都必须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我国多元化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所有制形式,这就是我国国内的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其典型的经济实体是城乡的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本文拟就我国现阶段的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特点、作用及其发展趋势作一个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