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新闻     
《台声》2016,(5)
正热点台湾元宵节习俗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在台湾,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吃汤圆、闹花灯、猜灯谜。孩子们则提着花灯到处游玩。台湾灯会在台湾,最受欢迎的欢庆元宵佳节的活动非"灯会"莫属。台湾灯会创办于1990年,如今已走过27个年头。每年的台湾灯会主灯造型皆以该年生肖为主题,辅以副灯、祈福灯区、欢乐灯区等多元花灯艺术,开闭幕当  相似文献   

2.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the Lantern Festival),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相似文献   

3.
姚瑜 《前进论坛》2010,(2):61-61
农历正月十五称元宵节,又称灯节。相传,这个节日最初是为求得蚕丝丰收而祭祀“地神”。最早把这天定为元霄节的是汉文帝。汉惠帝死后,吕后篡权,周勃、陈平等平息“诸吕之乱”,拥刘恒为帝(即汉文帝)。文帝当日传谕大赦天下,晚间军民举为炬提灯笼,游行京城以示庆祝。“夜”,古语为“霄”,正月称元月,于是汉文帝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不过当时还没有张灯习俗。东汉明帝信佛,提倡佛法,令百姓元宵节点灯敬佛,帮元宵节又有“灯节”之说。  相似文献   

4.
史载,元宵节始于西汉。公元前180年的正月十五日,周勃、陈平等人,辅佐汉室扫除把持朝政的吕氏家族,拥刘恒为汉文帝。作为纪念,文帝颁布正月十五日的晚上为“元宵节”。届时,除吃元宵外,还要张灯。自古以来,灯节就是万民同庆的一种群众性活动。诸如制灯、张灯、提灯、观灯、猜灯谜等。均是千家万户齐出动。隋炀帝有“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林开”之句。唐玄宗先天二年,曾在宫外立20丈高灯轮,  相似文献   

5.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一年一度的元宵节,这是春节之后我国民间第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今年的元宵节是公历二月八日。元宵节古称上元节,上元即指农历正月十五,宵即夜,元宵即‘上元夜’之意。元宵节起源很早,汉代司马迁(约前一四五或前一三五——?)在建议汉武帝修改历法、创造《太  相似文献   

6.
易言 《两岸关系》2011,(2):63-64
热热闹闹地过了春节,就是元宵节了。不过元宵节,不算过完年。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相似文献   

7.
正3月2日,正月十五,迎来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节"。那么,正月十五为何称为"元宵节"?这个节日为何要吃"元宵"?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元宵节起源于汉代,据说是汉文帝时为"平吕"而设。公元前180年,大臣周勃、陈平扫除了吕氏家族的势力,拥立汉文帝刘恒登基。因为汉文帝登基的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值得纪念,因此刘恒大赦天下,与民同乐。以后每到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宫游玩,张灯结彩,与民同乐,以示庆贺。因为那时人们把  相似文献   

8.
台声新媒体     
《台声》2015,(4)
<正>元宵节,是我们精神的灯节。一个个过往的日子被洗得锃亮,我们的心灵趋光,在灯下翻晒。那夜,将所有的美好用光挥洒,无数心愿含蓄在光影的造型中,我们不再担忧月的缺蚀,家是我们最圆的明灯。V微博摘登1元宵节,亦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小年或灯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是祭月、赏月的日子,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这是传统新春定义的最后一天。——A。(新浪微博)  相似文献   

9.
吴俸学 《当代广西》2008,(13):55-55
年年坡节,今又坡节。自从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成功地举办了“2000年首届隆林德峨苗族跳坡节”之后,农历正月初九就成了隆林各族自治县的跳坡节。过了除夕过大年,过了大年等跳坡。过去民间的坡节是大年初二到正月十五,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隆林民间的“了年”,因此,不过跳坡节,隆林的春节就没算过完。隆林各族自治县的苗族跳坡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承载着民族繁衍的特殊使命。  相似文献   

10.
元宵的由来     
元宵也叫圆子、汤圆,是元宵节的一种节令食品。吃元宵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五代时期。《开元天宝遗事》说:“都中每至正月十五  相似文献   

11.
花好月圆人团圆,正月十五闹元宵。今年元宵节,杨浦区五角场镇格外出彩。整整一天,黄兴公园北门至亲水台通道区域画像、面塑、糖画、做灯彩、制风筝、书法表演、扎兔子灯、收藏展示、捏汤圆比赛着实闹猛。公园里搭建了“百姓大舞台”,社区文艺团队的沪剧、越剧、京剧、排舞、民族风轮番上演;社区内踩高跷、抖空竹、划旱船、扭秧歌、猜灯谜、敲腰鼓、花灯展示、龙飞凤舞更是喜庆非凡。  相似文献   

12.
正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元宵节,两岸都举办丰富多彩的灯节庙会等传统文化活动,其中吃元宵、赏花灯是最为普遍的习俗。今年适逢农历猴年,两岸同胞赏花灯、逛游园,为元宵节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相似文献   

13.
张玉荣 《小康》2023,(2):32-37
<正>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农耕文明的精华,承载了人们对合家团圆、健康向上、富足美满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并集中展示了我们的民族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闹元宵     
晋中一带,以太原为中心,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夜,都要“闹元宵”,热闹非凡。锣、鼓铿锵入耳,鞭炮、焰火、礼花齐放,龙灯、旱船蜿蜒而行,高跷、竹马姗姗走动,红火情景,美不胜收。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红火”,并评论:“城南的狮子城北的龙,城内的高跷技艺精”,“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清徐县)铁棍爱煞人”。“红火”节目大约有七十余种,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划旱船、耍和尚(大头娃娃)、扑蝴蝶、跑马竹、找腰鼓、耍霸王鞭、扭秧歌、铁棍、背棍、活棍、海蚌舞、跑驴、推车、八音会等荟萃一时,各显神通。元宵之夜…  相似文献   

15.
适当才能令行禁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今年春节是北京烟花爆竹“禁改限”的第一年。春节期间,噼噼啪啪的爆竹声给节日增添了许多喜庆和热闹。但正月十五元宵节一过,全市又都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而原来有些人担心“禁改限”可能会导致伤亡、火灾事故大幅上升的情况并没有发生。据媒体报道,从农历除夕到正月十五,全市没有出现因烟花爆竹引发重大伤亡情况,也没有造成火灾,实现了政府预期的安全管理目标,让1500万北京市民度过了一个平安、祥和、欢快的节日。据调查,有83%的市民认为爆竹让古老的北京找回了浓浓的年味儿,81%的市民对烟花爆竹实行“…  相似文献   

16.
舞龙灯作为传统“龙文化”与“灯文化”的完美结合,由最初的祈雨祭祀,逐渐演变为祈福辟邪的民间习俗。浙江中西部村落“舞龙灯”主要以板龙灯为主,时间一般安排在农历正月初六至十五。表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时代气息,场面恢宏,内容丰富,深受群众喜爱。浙西板龙灯活动一般由板龙制作准备、祈福择日、祭拜、迎灯、盘灯、拆灯这几个关键步骤组成。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10,(4):37-37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隋朝时,隋炀帝就作诗《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歌颂元宵节了。正月十五日是一年  相似文献   

18.
绪伟 《今日海南》2006,(2):46-46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代,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则称“元夜”、“元夕”或“元宵”。我国古代的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十五月满,称为“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满月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着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宫廷用作祭天祈福的日子。汉末道教的重要教派五斗米道把天、地、人当作人格神,尊之为“三官”,认为它们能降福于人。道教徒们则进而把“三官”与时日节候相配,以正月十五为上元,即天官大帝的生日;七月十五为中元,即地官大帝的生日;十月十五为下元,即…  相似文献   

19.
闹元宵     
闹元宵王新民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也就是春节后的第十五天(今年春节为2月19日),是汉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这一天除吃元宵外,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惯,陕西人是日吃“元宵茶”,茶由面汤里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阳、灵宝一带爱吃枣糕,云南昆明人多吃豆...  相似文献   

20.
两会上,来自各个界别的十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就三个“黄金周”假期提出全新设计,认为春节假期应该延长至九天;而“五一”、“十一”则应实行分组错时放假,以此让国人更高质量地享受休假。伍秋才委员表示.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在民间,实际情形是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起,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都算是过年。为了照顾百姓心理和缓解交通压力,他建议:1.如果放假七天,则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